有依據「中華新韻」創作的詩詞作品嗎?

手機用戶50046165537


所謂中華新韻的誕生,與“平水韻”優劣問題,已是老生常談,很多學者專家都已經有言在先,頭條上也有很多民間高手,唇槍舌劍,江湖風浪,此起彼伏,這裡就不多言。根據自己的寫作經驗,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認為一首好的詩詞歌賦,重在意境,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經驗,以及對文字的精雕細琢,格律只是框架結構的調整。

對於“中華新韻”的理解為:韻部劃分的依據:普通話;韻部劃分的標準:同身同韻;平仄區分的原則: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只分平仄,不辨入聲;多音字歸屬原則:字句斟酌,音隨意定,韻依音歸;與舊韻書的關係:倡今知古,古仄今用,雙軌並行;今不妨古,寬不礙嚴。

現將三首古詩呈現大家,以飧讀者,均為“新韻”

【七言•論詩】

詩詞意境首為先,組詞造句格律填。

可惜文壇多迂腐,卻將平仄論高遠。

【七絕•夏夜】

人靜蟬鳴唱未休,綠籮架下景天遊。

清風猶解逐涼意,悠送蓮香過榭樓。

【七律•淺賦清秋】

寒蟬悽切咽枝頭,浮雲飄渺水寒幽。咸陽古渡適垂釣,未央晴波邀扁舟。湖岸輕風搖葦絮,池中錦鯉戲殘藕。亭臺樓榭賞琴弈,人間醉美是清秋。

【浣溪沙•湯圓】

尤愛浮沉霧海中,雲團絨雪兩相逢。月波碧碗玉玲瓏。

歡聚品嚐馨逸遠,眷思縈戀意籠蔥。原來滋味是鄉情。

謝謝頭條!謝謝問答給予答題機會!





兵法天下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按】中國古典詩詞,說白了主要是特指唐代近體詩和唐宋詞。要知道為什麼詩詞不能用《中華新韻》的問題在哪兒嗎?首先要知道古代詩詞是用來幹嘛的?不弄清楚這個問題,光糾結是沒有用的,就是甩碟子砸碗也白搭。古人作詩填詞大都為曲譜填詞,那個詞句與平仄有關,平仄與字聲音調有關,(字聲與樂譜標號不符,歌星是不唱的)《中華新韻》是北京話,與那時的讀音變化太大,如果管了押韻,它又管不了句子中聲調,怎麼辦?如果硬性用上了,從字面上看,詞是好詞,讀得讓人激情澎湃,但那個樂調呢?不管了?不管就是跑調了!如此,現代詩歌用《中華新韻》不管是押韻,還是句子中的字聲與音調一致,至於這個詞用在唱歌上是否諧音?因為現在演唱是硬唱上去的。總之,在這一塊可以說丟了許多精微的東西了。《中華新韻》適合現代詩歌,《平水韻》適合古典詩詞。前者是為了與時俱進發展文化,後者是為了傳承傳統文化。具體地說,《平水䪨》適合古典詩詞,也符合現代詩歌押韻,但《中華新韻》只適合現代詩歌及戲曲唱詞等體裁的押韻,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這裡只是負責地說,與態度無關,

與詩詞的技術有關,這不是偏見!

到底區別在哪呢?這個前面之前回答說過Z次了,上面也簡略的做了些說明。如果有耐心,如果真的想弄清楚,不妨參讀鏈接詞條會得到一定的答案:

如果這個問題能隨隨便便的解決,《三上詞話》用20年“路上、腿上、枕上”時間,克服不可想象的困難解決這個問題,到底是為了什麼?


三上詞話作者


有些日子(兩年多)沒有寫詩(新詩)填詞(包括歌詞)。過去寫的,短的能記住幾首,長的還能記住幾首?試試看,開始默寫:

西風昨夜駐窗前,夢裡青花落地寒。都是春耕夏澆水,枝繁葉茂再來年。~按七絕填的,但是夏澆水還是夏挑水,中間都是平聲(譜上應為仄聲),不想改,所以就當順口溜。

【如夢令】

花語草萌三月,乍暖還寒聲咽。

今日又風涼,卻盼送來雨夜。

雨夜、雨夜,潤育純情綠葉。

~那年冬,天津少雨,旱情嚴重,盼雨,與詩友接龍時作。

【西江月】

春夜逢君囈語,清晨暗自唏噓。此時絲絮漫空集,花瓣紛紛如雨。

小憩午間片刻,再尋夢裡依稀。意亂情迷緒難離,已是相思不去。

~雨過天晴,空中柳絮飛舞,公園落櫻一地。

【虞美人】

西風瑟瑟天突冷,細雨黃昏影。

正值十五探冰蟾,怎個群星意懶月蹣跚?

愁眉困緒窗前路,風亂飄零舞。

舊趣琴音唱多回,又怎花好月圓愛升輝?

~那年中秋有些晚,還趕上雲遮月,心情有些惆悵。

【滿江紅】

昨夜西風,挾狂雨,窗前影錯。

一剎那,驚雷轟頂,青花夢破。

已是寒來吹冷夜,紛紛雁去人空落。

黯回首,檢點舊時光,情羞澀。

思無緒、人寂寞;天際遠、風蕭瑟。

入耳聲不斷:再來、振作!

縱使冬臨天凍水,消冰融雪春來過。

背行囊,昂首踏新程,琴音迫。

~歌詞,歌名再來,按滿江紅填寫,當然演唱歌詞有重複句。

【惜秋華】

樹染情濃,漸西風,醉舞長街黃葉。

雲少霧稀,群星簇擁冰月。

伊人你在何方?可把我相思心閱。

情曳,入水逐波穿越。

清冷鎖長夜。

找尋舊時曲,亂翻殘書頁。

咖啡苦、啤酒澀,攪翻腸液。

惆悵寫滿星空,月影處、誰在嗚咽?

情曳,愛一人,這般累也。

~那年寫的西風三首歌之二【情曳】,另有之一【淒涼犯】填寫的【綠皮車】、之三【望遠方】填寫的【遠方】。

【瑞鷓鴣】

聽說你遠嫁他鄉,一縷憂傷催淚行。還記得花前細語,也曾經月下端詳。

這一首愛之心曲,唱不回悽美月光。收拾起時光過往,去尋找愛我新娘。

~原本是兩首瑞鷓鴣為骨架的歌曲,這是開始一首,後一首前兩句竟然忘了,唉!


蕎麥花991


我認為中華新韻也可以寫出好的作品,甚至比平水韻更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和喜好。詩,絕句也好,律詩也好,都只是一種文體,我們寫詩,不是追求與古人相近,更不是完全效仿古人。既然現在大家都在說普通話,用漢語拼音,那麼用中華新韻來作詩填詞顯然更貼近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只是在用新韻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一下入聲字,這也是寫詩填詞的一個常識。當然,我也不反對用平水韻,但是使用平水韻對個人在這方面的知識素養要求比較高,普通詩詞愛好者使用中華新韻可能比較合適。

上一次家裡百合開了,家人讓我寫首詩,我用中華新韻寫了一首五言律詩,如有不妥之處還望賜教:

《百合》

清和展笑妍,滿院布香雲。

綠莖託嬌萼,芳菲趁暮春。

纖腰行嫋嫋,素手攏勻勻。

勿憾無殊色,得雪一縷魂。




by夏蟲語冰


使用中華新韻創作近體(格律)詩,和填詞!不僅沒有任何障礙,還大輻度提高了寫作效率。也不會影響作品的質量。詩詞作品的優劣,和用什麼韻沒有一點關係!韻,只是創作詩詞的一個工具。僅此而已!譬如:用相同的面料、依相同的尺寸縫製一件旗袍,用手工縫製和用縫紉機縫製,成品質量會有差別嗎?但是工作效率卻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中國詩詞學會推出【中華新韻】就是為了廣大詩詞愛好者創作格律詩,或填詞提供一個“精良”的工具。來替代那個“毛病”眾多、“文物級別”的工具-平水韻的。十多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作者使用新韻創作。愛好詩詞的朋友可以去網上的【詩詞吧】逛逛,會發現好多用新韻創作的作品,很多都是清新雋永、古意盎然。我就認識不少使用的新韻駕輕就熟的愛好者。今天,在此帖出我一個同學【梅影竹蹤】的幾首(新韻)作品,供大家參考。

五律【再詠櫻桃】

(新韻)

爭俏庭園內,

含羞匿遠岑。

酸甜當任口,

栽採自憑人。

流彩三千路,

送君一粒心。

枕中籍芳骨,

夢裡有餘溫。

(注)民間有把櫻桃核裝枕頭可助眠一說

七絕【西湖老十景】

一、平湖秋月

景點簡介:西湖十景之一。秋夜月明,湖面平如明鏡,月映於水面,清澈明亮。觀月最佳地點在西湖西岸,立有“平湖秋月”石碑,亭臺樓閣,清茶嫰藕。憑欄望去,不遠處三座樓閣依岸傍水,柳絲婆娑,花團錦簇,更有明月一輪懸於夜空,映入湖中,靜怡出別樣情懷。

水上瑤臺假亦真,

閣光花影俏佳人。

有餚無酒何謀醉,

蘸取清暉月一輪。

二、西泠印社 (新韻)

景點簡介:西泠印社是大清光緒年間建在西湖邊上,研究貯存金石,玉刻書畫之所。

作畫行書循五色,

刻石篆意在心中。

硯臺盛得西湖水,

寫盡人間各不同

三、雷峰夕照(新韻)

景點簡介:雷峰塔建於西湖南岸淨慈寺前面的夕照山上。神話故事白蛇傳裡的白娘子,被法海囚於雷峰塔下。

佛光夕照慧山河,

法海淨慈難仿摩。

今古真情知幾許,

雷峰塔下問白蛇。

四、蘇堤春曉

景點簡介:蘇堤,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為疏浚西湖所建。杭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功績,將此堤命名為蘇堤。

西湖春早暖風輕,

黃綠盈堤隱白紅。

野鶩橫斜人倒映,

波光一捧敬蘇公。

五、麴院風荷

景點簡介:麴院風荷景點位於西湖西岸,緊鄰嶽王廟,原是一個引金沙澗水釀酒的酒坊。院內亭宇樓閣,荷花池裡栽的是菱荷-長兩個角菱角的荷花。

池裡菱荷酒裡香,

金沙澗水兌霞光。

隨風飄入嶽王廟,

盛世鄰家當慰腸。

六、斷橋殘雪

景點簡介:斷橋位於西湖白堤東端,背城面山,視野開闊,是是冬季觀賞西湖雪景的最佳處。每當瑞雪初晴,如站在寶石山上眺望,橋的陽面已冰雪融化,而橋的陰面仍白雪融融,所以陽面是“雪殘橋斷”,陰面是“斷橋不斷”。神話故事裡的許仙和白娘子,就是在此相識。

斷橋不斷雪初融,

一石一冰聯袂呈。

四野陰明皆過眼,

缺圓心上許多情。

八、花港觀魚(新韻)

景點簡介: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西湖西南端,園內遍湖斑斕鯽鯉,漫野四時繁花,又有曲橋山亭,沉醉於此,人間天堂。

春品杏花秋賞菊,

排雲鯽鯉著霞霓。

一杯老酒咂黃綠,

天上瑤池過眼低。

十、雙峰插雲(新韻)

景點簡介:天目山東去,遇西湖分南北,南、北群巒最高峰稱南高峰、北高峰。雨晴後,尤其是梅雨晴後,遠眺雙峰,峰間雲霧忽濃忽淡,峰頂時隱時現,蔚為壯觀。

攜手穿雲兩弟兄,

湖分天目各成峰。

如佛跌坐託飛塔,

閱盡臨安各不同。

【梅影竹蹤】為本人發小、同學、同好,喜靜思、不善交遊。自學詩詞,作品豐裕。逐字推敲、嚴守格律。無論平水、新韻,均駕馭輕熟。近年來多用新韻,自感優勢突出,遂讚美有加,心無旁騖。



橡木桶61955766


你問這個問題的起因,也許是你想學詩詞但不懂平水韻吧。我的答案是:新韻你可以放心使用。新韻和平水韻並沒有高低貴賤的區別,當前詩界也採用的“雙軌並行”制。但不懂平水韻的作者作品質量一般都不高。所以不要想著繞過學習平水韻和詩詞理論。

你的問題“有沒有用新韻寫的詩詞”,我的回答是:有。我曾拜師於現在的湖北省散曲學會副會長新洲教育局畫家施行榮(嫣墨)女士門下,師父的作品常有用新韻寫成的,在當代已屬高水平詩人,她的散曲在湖北一帶非常有代表性,散曲和詩詞都是相通的,你可以在網上看一下。

下面圖片裡的作品是截取的她最近發在QQ空間的一篇的部分。



格律詩吳迪強


有肯定是有,但現在詩詞不是文化主流,就算有也只有小範圍流傳而已。

從問題描述看,依舊是新韻和平水韻之爭。其實根本沒必要爭,講道理嘛……

研究古詩詞,當然要用包括平水韻在內的各種韻書。如果自己的方言接近平水韻,寫詩自然可以用平水韻啊。如果是說普通話的,或者方言不接近平水韻,自然就可以用新韻了。

韻是為詩服務的!

所以任何排斥符合主流發音之韻的,都是詩詞界的罪人。因為只有符合發音的韻,才能讓人在創作時,寫的順心,讀著順嘴,聽著順耳。才能真正創作出好的詩。


浸淫之辭


彆扭的亂作一首,自評:嘔!

鳳棲梧.絕情谷底

粉跡蘭痕銷幾許?

隔斷琴心,暗引愁千斛。

明月多情空寄語,

落紅偏作無情雨。

一片傷心難入曲,

彈與花聽,又怕花悽楚。

十六年來相憶苦,

如今方解情何物。

他媽的,入聲與上、去相押,會被人罵死!忍不住吐個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