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種野草,古人稱它爲「不死藥」,如今成「搖錢樹」畝產萬元

在農村野外有著許許多多的野草,特別是在春季到來以後,農村野外各種各樣的野草叢生,許多野草看似普通或是其貌不揚,但卻有大多,很多老農民就很喜歡野草,有些野草不僅能當野菜來吃,還可以當做草藥來治病,甚至是有些農民朋友把這些野草當做經濟作物來種植,靠種植這些野草來發家致富,下面筆者就介紹這麼一種野草,它是農村裡非常常見的野草,但價值卻非常高。


農村一種野草,古人稱它為“不死藥”,如今成“搖錢樹”畝產萬元​不管是生活在農村裡還是城市裡的朋友,應該都見過這種野草,它就是“麥冬”,很多朋友可能見過,但是卻不知道它名字,麥冬長的很普通,是如今城市裡一種常見的綠化植物,它的果實比較特別,初生時是綠色,然後會變成黑色或是藍色,看起來就像是“藍寶石”一般,很多人都以為麥冬除了綠化觀賞外沒啥別的作用,其實卻不知麥冬的價值非常高。

農村一種野草,古人稱它為“不死藥”,如今成“搖錢樹”畝產萬元​筆者曾在《神農本草經》上看到過,麥冬在河南禹州被稱作“禹韭”,而關於禹韭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傳說在大禹治水成功之後,莊稼豐收,老百姓吃不完,於是大禹就讓把吃不完的糧食倒河裡,河裡便長出來了一種草,這種草就是麥冬,老百姓稱此草“禹餘糧”,不過由於此草產於禹州,且形似韭菜,於是叫它“禹韭”。後來老百姓發現麥冬可以治病,並且具有“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的功效,因此古時候的人也把麥冬稱作“不死藥”。

農村一種野草,古人稱它為“不死藥”,如今成“搖錢樹”畝產萬元​其實傳說中的麥冬具有的那些藥用價值,並非是假的,而是真實的,麥冬的入藥部位就是它的根,在《神農本草經》與《本草分經》中均把麥冬的根列為上品,入藥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燥乾咳、陰虛癆嗽、喉痺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症,此外在現代研究中還發現,麥冬的根還具有促進胰島細胞功能恢復、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常被當做茶飲來使用。
農村一種野草,古人稱它為“不死藥”,如今成“搖錢樹”畝產萬元​正是由於麥冬有這些作用,使得它受到人們的歡迎,而在一些農村裡,也有農民朋友專門種植麥冬,在筆者所生活的村子裡,就有農民朋友種植,在之前筆者也有去了解。據農民朋友介紹,種植麥冬一般畝產可達1500到2000公斤,而現在市場批發價一般在9到10元一斤,另外種苗一般是6毛多一公斤,每畝能賣3000元左右,而每畝需要種植麥冬10000株,期間還需要施肥,所以,出去這些成本以外,種植麥冬每畝的淨收入一般在14000到20000元左右,而且麥冬管理起來也很省心,堪稱農民朋友的“搖錢樹”。

各位朋友,你們瞭解麥冬嗎?歡迎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