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發現有個聲討誰賣的八斬刀不正宗,我也來談談詠春八斬刀

在現行教育體制下的孩子們,往往覺得“存在即合理”“祖宗的東西才是正宗”,殊不知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侷限性,每個時代的東西都受到當時社會環境的約束。

引申開來講最具爭議的誰誰誰的詠春是正宗。葉問當年在佛山和在香港教拳,流程和內容都大相徑庭,或由於生活所迫(需教拳為生,為了留住更多的學生),或在實踐中尋求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或因地制宜(適應當地人的生活觀念),亦或是其他什麼原因,暫時不論。

功夫無非是“守,破,離”三個階段,尚未精通必須“守”,即師父教的東西,精通之後開始“破”,修改不適合自己的地方(錯誤的,身體條件限制的,和自己理解有衝突的),而後是“離”,小說中“無形的狀態”。

無論你學的是哪個支系,好好練就是了,但是不要固守,多吸收別的好的東西,少說拳,多練拳。師父個人的理解是會很大程度改變詠春的方向的。梁挺系的很能打,很多招式的練習;梁相偏軟,更注重聽勁;佛山詠春保留了很多好的招式在現代詠春裡都被去掉了(可惜大多人空有其形)……我師父喜歡用笑傲江湖裡華山派“劍宗”和“氣宗”去比喻,當然我無意貶低任何流派,只是想知道,你學的到底是功夫,還是詠春?詠春難道等同於“木人樁”“六點半棍”“黐手”這些名詞麼?

回到原來話題,談談時代的侷限性。

材料:兩百年前冶金工業不發達,金屬材料的性能遠不及現在,製造的水平也完全依賴於鍛造者的水平,現在市面上隨便找一把T10燒刃的刀子,強度和韌性都可能優於那個時代,更何況是大量特種合金的出現(SKD11,D2,440ABC等等),高精度的熱處理流程控制。

使用: 刀的出現一定是為了使用,當然也有藝術性同樣高的唐刀,但只要用,再好的刀都會損壞,這也是唐刀這種高成本刀被淘汰的原因之一,損壞就需要更換,所以註定了不會有精緻而高成本的刀。

觀念:個人的理解對於刀的變遷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早年八斬刀主要用於水上對搏,需要格擋和刺的用途,於是求輕巧,只有前端開刃,不需要很高的硬度,卻要求一定的韌性,護手有實際作用,所以絕對不會用銅合金。

所以我想說,只有真正用刀的人才知道什麼才是自己心目中的八斬刀。

於是有了以砍和切為主的寬頭重心靠前的樣式,於是有了黃銅的護手,於是有了以刺為主的尖刀樣式,於是有了讓重心後移的血槽,於是也有了便於銷售的“八斬刀”,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選擇你心目中的八斬刀就是了。

最後談一下我心目中的八斬刀。

A)實用看來是不會有機會了,所以更多的是把玩和練習,所以我會選擇性能均衡易於保養的材料。

B)刀身的長度在翻轉刀時為一斬,即刀尖不超過手肘

C)護手圓潤,翻轉動作時流暢

D)刀柄和刀身是一體的而不是焊接的,這是出於強度考慮

F)刀柄和刀身有一定夾角(約10~15度),便於刺的動作

G)用於練習的一定不需要開刃

H)用於砍的刀要有一定重量,用於刺的刀要輕巧不會牽拉手臂

I)熱處理硬度57~58,保留足夠韌性

J)重心合適

自上而下(對練,砍,刺)

無意間發現有個聲討誰賣的八斬刀不正宗,我也來談談詠春八斬刀

手柄在到中間的情況一般出現在直柄的刀中,目的是將力嚴軸向傳遞給手臂的橈尺骨。

從結果上來說刺的力學傳遞就是要軸向傳遞給橈尺骨,使刀成為手的延伸。

為什麼我偏愛有夾角的曲柄設計?直柄在做刺的動作時很難打直,個人覺得不舒服,且遭遇抗力時主要靠握力和護手前端固定。曲柄打直較自然,且可用手掌大魚際作為支撐,實際力的傳到任然在刀的軸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