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亞歷史學家詳解中國球迷爲NBA球員取的外號,真的很皮!

大家都知道NBA球員們的外號很多,而美國的球迷朋友們聽慣了美國人取得外號,這不,日本及東亞歷史學家、羅格斯大學助理教授Nick Kapur(斯坦福大學本碩、哈佛博士)長篇科普,為外國網友介紹中國球迷給NBA球員起的有趣外號。

美國東亞歷史學家詳解中國球迷為NBA球員取的外號,真的很皮!

NBA在中國相當受歡迎,但是官方渠道採用的都是無聊的音譯,沒有利用好漢字音和意的雙層含義。所以中國網民就在這些官方譯名的基礎上來了點小發揮。

Lebron James - 小皇帝 "The Little Emperor"

典故是來自於英國的“國王詹姆斯”,但是在中國之前一胎政策的環境下,小皇帝也是用來描述“寵壞的獨子”的俚語。

大家在詹姆斯年輕的時候喊小皇帝這個外號比較多。但現在主要是詹黑這麼叫。他的球迷更願意稱詹姆斯為“詹皇”

典韋是三國時期的一員猛將,曹操忠誠的左膀右臂。有一次魏國遇到叛軍的埋伏,曹操率軍撤退,而典韋為了掩護曹操犧牲了自己。典韋的名字讀起來跟德維恩-韋德也有些相似。

景德鎮是中國陶瓷之鎮。所以景德鎮之子就被用來調侃NBA的假摔藝術家。哈登被認為是這項藝術的集大成者,所以他就榮膺景德鎮鎮長。

美國東亞歷史學家詳解中國球迷為NBA球員取的外號,真的很皮!

Russell Westbrook - 威少 "Wei Dude"

威少的中文音譯太長了,所以中國球迷就縮略了一下。

而且他們用的是彰顯統治力的“威”,替換了有防衛之意的“衛”。

Steph Curry - 庫昊 "fucks the sky"

庫昊是極其精巧的一個文字雙關。鑑於Curry的一個音譯是庫裡,而“裡”字是“日”和“土”的結合,考慮到庫裡的投籃頗有射向天空之感,中國網民覺得說他“日天“比“日地”更準確。所以他們就用“天”代替了“土”。

庫裡的其他常用外號還有“萌神”和“小學生”,靈感均來自於庫裡嬌小的身軀。

Giannis Antetokounmpo - 字母哥 "Letters Bro"

這個很明顯啦,揚尼斯-阿德託昆博的姓太長啦。

美國東亞歷史學家詳解中國球迷為NBA球員取的外號,真的很皮!

科比的外號叫“蝸殼”是因為其跟“我科”的讀音相近。

在科比年輕的時候,中國球迷都管他叫小飛俠,或者皮特-潘(A little flying warrior的直譯)。後來他就變成了“嘮嗑”,跟“老科”讀音相近。

Andre Miller - 莫文蔚 "Karen Mok"

大家覺得安德烈-米勒長得像香港女演員、流行明星莫文蔚。

Manu Ginobili - 妖刀 "The Demon Blade"

吉諾比利的外號可能是最叼炸天的。由於吉諾比利能通過如歐洲步這類的鬼魅的腳步靈巧地殺入禁區,中國球迷就賜予了他“妖刀”的外號。

美國東亞歷史學家詳解中國球迷為NBA球員取的外號,真的很皮!

"The King of Eights" was a nickname for several historical Chinese rulers.

特里斯坦-湯普森在2015年(由於合同問題)沒有參加球隊訓練營,最終跟球隊簽下了8000萬的大合同。可是他2014-15賽季的場均數據只有8分8籃板。

八賢王這個外號的來源是幾位中國古代的統治者。

Klay Thompson - 佛祖 "The Buddha"

由於阿湯的短捲髮讓中國人民想起了傳統中國戲劇作品中佛祖的髮型,他們就給克萊起了“佛祖”這個外號。

Tim Duncan - 石佛 "The Stone Buddha"

自然是出自鄧肯不露聲色的個性。

Thus Pau Gasol is 家嫂 (jia sao, "Sister-in-Law") since it sounds a bit like "Gasol."

有時候,如果一個人太軟,或者跟爺們的形象不符,中國人民就會給他起女性化的外號。

所以保羅-加索爾就被調侃為“家嫂”(哥哥的妻子),同時也是因為家嫂跟加索爾的讀音有些相似

美國東亞歷史學家詳解中國球迷為NBA球員取的外號,真的很皮!

Kevin Durant - 書包杜 "Schoolbag Du"

因為杜蘭特以前經常揹著書包參加新聞發佈會。(杜是杜蘭特的簡寫)

Michael Jordon - 幫主 "Gang Boss"

喬峰是中國傳統武俠小說中的丐幫掌門人,所以中文譯名中同有喬姓的喬丹就被廣大中國球迷稱為喬幫主。

考辛斯Cousins的意思就是表親,但是中國球迷選了更女性化的“表妹”作為考神的外號。

球迷朋友們,看了美國學者的釋義是不是覺得有的外號自己作為一箇中國人都說不出它的來歷呢,這就是NBA,帶給我們多麼多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