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社評|唯有直面「性騷擾」,才能捍衛大學的面子

中大“長江學者”張鵬性騷擾事件再次讓教師群體蒙羞,但學校處理意見卻閉口不提“性騷擾”。唯有直面性騷擾才能捍衛大學的面子。

隨著7月8日一篇反映中山大學“長江學者”張鵬教授性騷擾女生的文章——《她曾經以為自己能逃開教授的手》在朋友圈刷屏,張鵬被中山大學停止任教和取消碩士生、博士生指導教師資格,終止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聘任合同,並被報請主管部門,取消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稱號。此時,距這位教授最早的性騷擾劣跡已經過去了七年。

北科社評|唯有直面“性騷擾”,才能捍衛大學的面子

中山大學對這一事件消極應對的態度受到輿論的批評。披露的信息顯示,中大一些女生今年4月份就向學校反映了張鵬的性騷擾惡習,五四青年節時他甚至被五位女生舉報到了中大紀委,然而張鵬並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理,舉報者才在近日選擇了網絡曝光方式。

在媒體的持續跟進中,中山大學依舊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直到7月10日晚中大官網才發佈“情況通報”,公開對張鵬的處理意見。而在這份通告中,全程未提“性騷擾”三個字,而是用“師德師風”“教師職業道德”等詞來代替。

長期以來,高校一直是性騷擾、性侵的高危地帶。最近接連曝出的廈大教授吳春明、北大教授瀋陽(後在南京大學任職)、北航教授陳小武、人大教授張康之(後在南京大學任職)等事件,已經令教師群體蒙羞。而張鵬也已經是今年以來被指曾性騷擾學生第四名“長江學者”。

儘管事件如此密集,由於事關大學的面子,“性騷擾”對高校來說依然是一個無法直面的禁忌話題。

大學的面子固然重要,但不管是大學之“大”,還是高校之“高”,都不是一味迴避性騷擾指控就能夠捍衛的。事實上,唯有直面性騷擾,始終態度鮮明、堅決反對,並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才能更好地捍衛大學的面子。大學也是一個複雜的社會,不可能是一片淨土,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最為關鍵的是是否有直面性騷擾醜惡的勇氣和決心。

直面性騷擾,也不是處理幾個當事人就能夠解決問題的,而是需要學校從根子上分析性騷擾事件發生的根源,並建立起完善的應對機制。

究竟該如何去做?以下三個方面不容忽視:

其一是將德才兼備落到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處。高校是科研的重要場所,也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師德始終是教師隊伍的核心。師愛為魂,身正為範,這也是對師德的根本性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充滿愛心,還要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教師作為一個龐大的群體,我們不必苛求所有人都能夠像聖人一樣為人處世,但身正是一個最為基本的要求。身不正,何以為人師表?

遺憾的是,多年來我國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出現了很大的偏差:過於強調術,主要考察教師的學術能力和頭銜,而忽視了德的要求。這導致的結果是,很多教授在學術上有較高成就,但卻出現了師德崩潰。不管是張鵬,還是之前被曝光的幾位長江學者,都是如此。

張鵬在學術上的榮譽並不少,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專注靈長類動物研究,是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跨學科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委員,2016年青年長江學者。這在學術界,是一份十分靚麗的履歷。但從師德方面來看,他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高校教師。很難想象,從2011年到2017年這麼長的時間跨度裡,他一直在性騷擾女學生及女教師,可見其行為並非一時衝動,而是道德品質存在嚴重問題。如果學校將師德的準繩和標杆落到實處,想必張鵬不會如此囂張。

其二,建立完善的性騷擾懲處機制。在高校中,很多教師掌握著學生學業的生殺大權,不管是單科成績的評定,還是畢業論文的審核,都是如此。另外,教師群體中論資排輩現象十分嚴重,越是水平高的教授,掌握著越多的學術資源。這樣的局面讓高校教師隊伍中容易出現權力尋租的現象。

一些高校中存在的情色與學業、情色與學術的交易,就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個別高校教師之所以能夠肆無忌憚地實施性騷擾,也與其手中掌握的評定、審核權或者是學術資源具有很大的關係。在平日裡,為了不給自己惹麻煩,絕大多數師生在面對性騷擾時都選擇了“忍氣吞聲”,但這種局面往往會讓部分師德不正的教師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因此,當前高校迫切需要針對性騷擾問題建立完善的懲處機制,通過制度約束教師的行為,避免權力尋租在兩性關係中蔓延,並能夠及時將性騷擾或者性侵者逐出教師隊伍,情節嚴重者移交司法處理。

近些年,當有明星教師出現性騷擾醜聞時,高校往往出於功利性的衡量取捨,僅僅通過取消榮譽等一些輕描淡寫的方式進行處理,並不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其實,教育部在“北航陳小武事件”發生後,早就亮明態度:對觸犯師德紅線、侵害學生的行為堅持零容忍態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各高校應將主管部門的要求落到實處。

其三,構建起能夠充分保障師生權益的性騷擾救濟體系。首先,學校要設置專門的組織和人員,為師生提供性騷擾事件的反饋通道,並及時為受害者提供救濟。高校之所以性騷擾、性侵事件頻發,學校反饋渠道的缺失是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曝出的一些性騷擾、性侵事件,大都是在當事人離開學校多年以後、甚至是出國後才發聲。

因為缺乏合適的渠道,舉報者常常舉報無門,有的甚至還要遭受打擊報復,身心遭到重創。在20年前的北大教授瀋陽性侵事件中,受害女生高巖最終自殺。如果有相應的舉報通道,受害者就可以及時獲得幫助,避免類似悲劇發生。另外,積極支持師生建立防範性騷擾的互助組織,這樣師生在遭受侵害後就不會感到孤單,可以更加有效地進行維權。

北科社評|唯有直面“性騷擾”,才能捍衛大學的面子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朋友圈轉發

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瞭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