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冤相報何時了?岳飛和金兀朮的後人握手言和,了斷近800年恩怨

近日,一段岳飛和金兀朮後人聚首的了斷800多年“恩怨”的新聞可謂是抓住了人的眼球,據悉是因為一直岳飛的後人生活在平頂山市湛河區北渡鎮,而金兀朮的一支後人生活在汝州市紙坊鄉完莊村,一開始他們的後人並不知道原來自己家族800年前的“仇人”會生活在離自己不到十公里的地方,最後還是在媒體的撮合下才讓雙方走到了一起。

冤冤相報何時了?岳飛和金兀朮的後人握手言和,了斷近800年恩怨

可能有些細心的朋友發現了個問題,就是他們這兩個後人居住的地方都離北宋的都城汴梁不遠,離岳飛和金兀朮當年大戰的郾城也不遠。

根據金兀朮的後人的介紹:他們的祖上金兀朮當年率兵南下準備攻打北宋的時候,在汝州修建看一座宮殿,然後他便將自己的家屬安置在這裡,如果自己出了什麼意外也能讓後人在此繼續繁衍後代,而之前在他們的家族中曾經有很多的老墳、石碑,其中一個石碑的主人正是金兀朮五世孫完顏正叔,時間是公元1282年(也就是元朝剛建立不久)。根據石碑上面記載,汝州城東10公里有北嶽行宮,原為完顏宗弼所修,由於年代久遠而受損,完顏正叔予以重修。不僅如此上面還記載著一條家規祖訓,那就是金兀朮的後人就算是不娶不嫁,都不可以和姓岳的通婚。

冤冤相報何時了?岳飛和金兀朮的後人握手言和,了斷近800年恩怨

那麼為什麼岳飛的後人也會居住在這附近呢?

根據岳飛後人的描述是:在岳飛和岳雲父子當年被皇帝殺死後,岳飛的第三個嶽霖僥倖活了下來,並在宋孝宗皇帝在位時期得以為岳家平冤昭雪,而其後代真是因為當年家族的變故使得大部分人都四處遷移分散的生活開來,以免被一網打盡斷了香火。

目前,除了這裡在北渡那邊仍有3000多麼岳飛的後人在哪裡生活,而且哪裡還保存有清乾隆時期修建的岳氏家廟,後改名“岳飛紀念館”,每逢岳飛誕辰日,岳氏後裔都會彙集於此,舉行祭祀活動。

冤冤相報何時了?岳飛和金兀朮的後人握手言和,了斷近800年恩怨

能看見曾經不共戴天的仇人,到現在都能舉杯釋懷,相聚在一起握手言和,那麼人生還有什麼是過不去的呢?過去的事情讓它遺留在歷史的塵埃中,不要以為歷史遺留的問題而把上一代的仇恨遺留給下一代,我們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活好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