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爲何容易愛壞男?只因父母忽略一件事

新年初始,李小璐和PG one的事情吵得網絡沸沸揚揚……

好女為何容易愛壞男?只因父母忽略一件事

01

“好女孩”看上“壞男孩”

好女為何容易愛壞男?只因父母忽略一件事

本來李小璐和PG One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塊的兩個人。

李小璐出生演藝世家,父親李丹寧是原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演員,母親張偉欣是至今仍活躍在影視圈的著名演員。受父母影響,李小璐5歲時便和朱時茂合作了電影《我只流三次淚》▼

好女為何容易愛壞男?只因父母忽略一件事

後來,她又相繼在十幾部影視中出鏡。17歲時,李小璐憑藉《天浴》一片拿下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PG One 呢?據黃奕前夫黃毅清發文爆料的疑似PG One小號顯示,PG One原名王昊,1994年4月19日生,中學沒念完就輟學,整日上網打遊戲。父母年輕時都喜歡混社會。母親現居北京照顧PG One的生活。PG One每次帶女生回家時,其母全都知曉並刻意幫他掩護,同時對於吸毒的態度是默許。

雖然上述資料並未實錘,但前一段時間PG One的嘻哈作品因歧視婦女、宣揚毒品、太過低俗被全網封殺卻屬事實▼

好女為何容易愛壞男?只因父母忽略一件事

李小璐根正苗紅,名流之後,有為青年;PG One草根匹夫,出身平凡,嘻哈少年。且不說他們有不軌行為,單是他們能成為關係非同一般的朋友,就實在讓人百思不解!

這不禁讓我想起當年的“大師”王林和趙薇、成龍、馬雲等名流結交,還被許多人認作乾爹的事情。當然,也許後來很多人跟王大師的結交,只是看中了他的人脈關係網,但是早期和王大師交好的明星,想必也是看中了王大師身上他們不曾有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東西在吸引他們呢?

好女為何容易愛壞男?只因父母忽略一件事

我想這可能和“好女孩為什麼容易被壞男孩騙”屬於同一個問題。

02

"好女"為何容易愛"壞男"

好女為何容易愛壞男?只因父母忽略一件事

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班上有一個男孩,經常調皮搗蛋,不好好讀書,可他的調皮搗蛋裡透出的玩世不恭,卻讓班裡的女生暗暗傾慕。男孩十分聰明,或者說十分狡猾,他很懂得怎樣討女生歡喜,說俏皮話,寫情書,竟然把班裡的幾位乖乖女依次拿下。還真是應了那句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好女為何容易愛壞男?只因父母忽略一件事

然而那些“壞男孩”們,為什麼一方面被成年人討厭,另一方面卻被同齡異性喜歡呢?

在這麼多年親自養育兒子小銘的過程中,我終於發現了真相。

很多“爸媽堂”微信公眾號的老朋友都知道,我們養育小銘的方式是採用世界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理念

主張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由,只要不傷自己,不擾他人,不壞環境的行為通通都可以被允許。因此,小銘的活動邊界比一般的孩子大了很多,或許在那些經常被大人下禁令的孩子眼中應該叫做廣闊無邊。

記得有一次,小銘放學後在幼兒園門口的空地上玩一堆建築用的沙。

好女為何容易愛壞男?只因父母忽略一件事

旁邊的小朋友川流不息地走過。我發現,許多孩子眼裡都透出驚訝和羨慕。

有個小女孩比較“任性”一點,她站在旁邊看小銘玩沙,彷彿一個流著涎水看別人吃糖的人。她的奶奶比較溫和一點,沒有像其他家長那樣要求她立刻離開,但卻不停地說:“沙好髒,你不準去玩哈!”小女孩乖貓一樣地回答:“奶奶,我知道啦,我只是看看,不會玩的。”後來小女孩只得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我想,小女孩一定因此而覺得小銘“好酷”。

心理學家們反覆告誡家長:禁止就是誘惑!小時候,對孩子禁止越多的事情,長大之後就越容易成為誘惑。比如,小時候不被允許吃糖的孩子,長大後比較貪戀甜食;小時候不被允許自由做事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叛逆……

許多成年人喜歡看言情劇、武俠片,也不過是為了彌補自己年少時未曾獲得浪漫戀情,展示俠義情懷的遺憾。

你可以馬上翻看一下自家孩子的書架,無論是繪本圖畫書還是文字書,大部分都是講的壞孩子的故事。比如繪本里暢銷的《小偷波波》《大衛不可以》《和甘伯伯去遊河》《三個強盜》……文字書裡經久不衰的《淘氣包馬小跳》《西遊記》,金庸小說集,鄭淵潔童話集等,很多主人公都是“不守規矩”的“壞孩子”。

然而這些書中的人物,無論孩子還是我們都竟然喜歡。因為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做了我們過去不敢做的事,說了我們過去不敢說的話。

當然好書不僅僅在於他只會講“壞孩子”的故事,滿足小孩子的好奇心,更在於,它能通過“壞孩子”的故事,展示最終的結局:要麼是“壞孩子”最終迴歸正途,要麼是“壞孩子”最終落了個慘相。小孩子就是在這種“壞孩子”一身的泥濘中汲取營養,逐漸變得越來越好的。

遺憾的是,很多高知家長,從小就對孩子嚴格管教,不準“學壞”,甚至對講壞孩子故事的書也嗤之以鼻,讓自己的孩子在“無菌”的溫室裡長大,等到孩子終於從無菌溫室裡出來的時候,很快就會經歷一場“災難”。

李小璐疑似出軌事件在網上引發了軒然大波,看到女兒一夜被千夫所指,李小璐媽媽忍不住發聲:“二人夫妻恩愛,,正準備要二胎”,更是放話:“有事媽扛著。”

為人父母護犢心切的心情,我們自然可以理解。但從李小璐過去的一些生活細節中不難看出,李小璐父母對女兒生活的有太多掌控和包辦。李小璐曾在採訪中透露,自己從小到大的拍戲收入都是父親在打理,即便是結婚以後,也仍然由父親掌管。

所以李小璐現在所經歷的事情也許正是一個“好孩子”的“災難”。希望她將來從這一劫中掙脫出來之後,能夠從此自帶免疫。

好女為何容易愛壞男?只因父母忽略一件事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到泰坦尼克號上的肉絲(Rose)和傑克(Jack)。從片中我們很容易看出傑克是個有幾分玩世不恭的普通小夥,而肉絲則是根正苗紅、循規蹈矩的名媛。

固然,人的好奇心、對自由的嚮往能夠被教育、規矩和利益暫時壓抑,但是慾望的火苗從未熄滅。

當肉絲心中的火苗,和傑克這根恰好能夠彌補她對另一個世界嚮往的乾柴相遇時,一場可歌可泣的愛情大戲隨即上演。

腦補一下,如果給《泰坦尼克號》拍續集,最後肉絲和傑克雙雙獲救,掙脫社會階層的枷鎖,終於結合到了一起會怎樣呢?

好女為何容易愛壞男?只因父母忽略一件事

婚後有很長一段時間,肉絲一定會跟隨傑克進入他的世界,體驗她從未有過的另類生活……不過,到最後,她或許會發現傑克的生活並非她真的想要的:柴米油鹽的日常,一地雞毛的瑣碎,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的差異……

其實,肉絲想要的不過是,藉由傑克來掙脫父母套在她身上的枷鎖而已。當枷鎖真的掙脫之後,她遲早還是會歸回自己潛意識裡的主流世界,一個在觀念上她早已接受的世界。因為婚姻到最後一定是拼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如果兩人的結合僅僅停留在一方對另一方物質或者經歷上的嚮往,等到滿足慾望和好奇心,塵埃落定之後,三觀登場,最後的結局絕不會是“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03

養個“壞孩子”,自帶免疫力

好女為何容易愛壞男?只因父母忽略一件事

人類的發展主要是在奴役與解放中掙扎,個人的成長也主要在管束和自由中進行。

很多人生的悲劇其實早就在的家庭教育中寫好劇本。

小時候,畏於父母的權威、不敢反抗的孩子,長大以後,在荷爾蒙的刺激下,在同伴的引誘下,就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決定:把愛情建立在"逆反"、"抗拒"、"維護自尊"、"滿足好奇"的沙土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三觀合的大理石上,最後的悲劇又怎麼可能避免?

這種“父母越反對的事自己越要幹”的心理現象,在心理學上有個很好聽的名字:羅密歐朱麗葉效應。顧名思義,它源自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人們的自由受到限制時,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而從事被禁止的行為反而可以消除這種不悅。所以才會發生當別人命令我們不得做什麼事時,我們卻會反其道而行的現象。

說一千道一萬,家長們,為了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明天,請允許TA現在就做個“壞孩子”,不必太聽你的話,儘量去經歷和體驗各種人和事。直到TA發出“不過如此”的感嘆後,你就大可放心,TA會如《金剛經》所言:“萬綠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因為他已經真正懂得自己真正的需要!

(更多精彩內容,請添加微信公眾號:爸媽堂,破解養·教難題,每日暖心推文、經典兒童故事,24時自助查詢,歡迎免費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