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意見 加快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門《關於加快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要求各地高度重視並採取切實措施加快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

《意見》要求,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不斷擴大殘疾人接受職業教育的機會,每個省(區、市)集中力量至少辦好一所勉強全省招生的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

《意見》要求,加快發展發展殘疾人高等職業教育。鼓勵職業院校與現有獨立設置的特殊教育機構合作辦學,聯合招生、學分互認、課程互選,共同培養殘疾學生。《意見》提出,對獲得國家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等獎以上獎項或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的殘疾人,以及具有高級工或技師資格、獲得縣級勞模先進稱號的在職在崗殘疾人,經相應程序後,可由高等職業院校免試入學。

《意見》要求,改進殘疾人職業教育的辦學條件,加大對殘疾人職業教育的投入,加強殘疾人職業院校基礎建設,加大對接受職業教育殘疾學生的資助保障。同時,修訂《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制定殘疾人職業院校辦學標準。

《意見》要求,加強殘疾人的就業指導和援助。

職業院校要針對勞動力市場需要和殘疾人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提高殘疾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意見》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部第一次專門為殘疾人職業教育出臺的文件,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辦好特殊教育”精神、深化新時代教育體制機制改革、落實《殘疾人教育條例》《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的重要舉措。《意見》的出臺實施,對完成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提升殘疾人受教育水平、推進教育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力幫助殘疾人提高就業創業能力、更好融入社會、實現脫貧增收,最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