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趟西藏,對人的改變有多大?

童話社


我曾經去過9次西藏,其中騎車走過四條進藏路線:青藏線,川藏線,中尼公路和唐蕃古道的一大部分。我也兩次前往西藏阿里轉岡仁波齊神山,共計轉神山四圈,只是在阿里旅行,就前後達兩個月。說以上這些,是想說,對這個問題,我應該是足夠有發言權的。



我對西藏是非常喜歡的,所以我才會一去再去,甚至有朋友開玩笑,說我上輩子一定是個藏族人,才會對那裡有那麼深的熱愛。


西藏作為世界屋脊,它的地理位置放眼全球無可取代,它的生態與自然環境獨一無二,它的景色大氣壯美過目難忘。相信這一點只要來過一次西藏的人,就都有目共睹。


去西藏那麼多次,要說改變,就是我相信這世界上無論多麼喧囂,最終也還是會有一片相對純淨的所在,在高原,在與天很接近的地方,在諸神匯聚的神山聖湖之地。雖然很多人一再說西藏已經變了,變得不再純粹,但我每次回去的時候,都仍舊能在那裡找到淳樸與悸動的感覺。



他們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我看來,一千個遊客眼裡就有一千個西藏。而我因為去過西藏,深愛西藏,知道我會再回西藏,所以會一直堅信,無論世事變遷,世界上終歸會有一片屬於淨土,只屬於熱愛它的我和我們!


關注@桔豬 看不一樣的世界!


桔豬


西藏,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人的夢想之地,不論是在校大學生還是在職青年,對於西藏都有一種嚮往,不論畢業旅行還是暑期旅遊,或者辭職旅行,大多都為了去西藏。那麼西藏究竟有怎樣的神奇力量吸引著人們呢?去了一趟西藏,真的對一個人產生影響呢?其實不然,其實很多人嚮往西藏,無疑是西藏的地理位置,自然風光,以及藏地密碼的吸引。說到影響,不能說會影響到每一個來到西藏的人,也難以影響其一生,雖然有,但普遍情況只能說,多多少少會有些許觸動。

就以我自己為例,來說說這個影響吧。從2013年開始,我每年一次西藏,從未間斷。為何我那麼喜歡西藏——以下所有隻能針對我個人的人生經歷和感受。

2013年之前,我患有嚴重的抑鬱症,一直沉寂在消極的灰暗世界裡。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幫熱愛騎車的小夥伴,在大家的影響下,以及藥療的幫助下,我也買了一輛車,有空的時候就去和他們一起騎車旅行。漸漸,我的症狀似乎有所好轉。直到有一段時間,我聽到夥伴們提到318,他們說這是每一個熱愛騎車的人的單車夢想。但是318,那條遙遠的川藏線,一直在聽聞卻從未接觸。這引起我的好奇,當然我沒有騎車前往,我有心臟病,雖然動過手術,但因為抑鬱症的關係,心臟時常疼痛,也許是心理疼痛。

但在2013年的時候,我走了一條滇藏線前往了西藏,徒步搭車40天,我認識了更多的人包括藏族同胞,在抵達布達拉宮廣場的時候,我哭的稀里嘩啦,難以控制的情緒,無法言表。那時我告訴自己,我要每年來一次,在我還活著的時候——生命足夠燦爛的時候。

於是2014,2015,2016,2017,2018...每年都來。期間也去過甘南,川西等其他藏區。西藏給我最深的記憶是在2015年,也是這一年給了我難以抗拒的影響力。我在八廓街轉經的時候,突然心臟疼痛得厲害,無法忍受。當時救心丸擱在了客棧。後來一個轉經的藏族婦人給我喝了酥油茶,然後和我的同伴一起陪著我,直到客棧的夥伴送來救心丸,我才得以完全恢復。這件事我至今難忘。

而在這一年,母親希望我跟隨她信仰基督教,但宗教信仰,對我而言很模糊,甚至空白。我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地方就是西藏。我跟母親說,我要尋找合適我的自己的信仰。母親因為苦難生出她的信仰,那麼我呢?於是我每年去西藏,去藏區其他地方,一開始是為了風景,但後來是為了信仰。

藏族人那明眸的眼睛,就像是高原的星空,那般璀璨,他們至純的微笑,一直打動著我。這就是西藏給我的全部影響,可以說這種影響會一直延續下去,等到有一天,我找到我的信仰,那麼這種影響興許是伴隨一輩子的。

所以,我喜歡西藏,喜歡西藏的一切。


蘇丹卿


人的一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這句話沒錯,我有幸去過很多次,要說去西藏,對人的改變有多大,我想不是短時間能看出來的。但是西藏給人第一印象是來自心靈的震撼。

第一次去西藏之前,對他的認識還停留在高中歷史那一點點知識裡,還有電視劇裡的輕描淡寫,為了能更深入瞭解西藏,便勤奮地查閱資料,做攻略,瞭解西藏的歷史演變的同時,收穫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識

在城市生活慣了,自己的世界只有眼前這麼大,認為一些美麗的景色只出現在別人的世界裡,但當你到了西藏,你的視野變得開闊,價值觀都會發生改變。藍天白雲是那麼純淨,沒有一點雜質,湖水清澈見底,平靜如鏡。更神奇的是,在最不適合人類生活的地方,竟然有最淳樸的藏民和民風,藏羚羊不止出現在動物世界裡,一切都活靈活現的擺在你眼前。

來西藏最大的收穫就是

淨化心靈,越野車行駛在公路上,看著一路的美景,再糟糕的心情也會隨之不見,沿途能看見很多磕長頭的信徒,看他們虔誠的樣子,不禁感嘆信仰的力量,自己不斷地反思,我們是不是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迷失了方向呢?站在布達拉宮的下面,感覺自己那麼渺小,宏偉的建築是那麼的震撼。在大昭寺繞著轉經筒走一圈,看看當地藏民是如何為自己和家人祈福。

走入藏區,學會了克服困難,因為初來西藏,定會有強烈的高原反應,特別是開車駛入藏區的時候,車子一顛一顛的,那滋味十分難受,這個時候就要靠你堅強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不斷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就像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麻煩,但不要回避,勇敢的迎難而上,突破自己,才能看見更美的風景。關注

@寒江,分享更多精彩世界~


寒江


去一趟究竟對人會有多大影響,人的變化會有多大?

其實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就有這麼一個朋友,去了一次西藏因為高反再也不敢往高處走,不僅藏區不敢去了,就連雲南、青海這些高原地區也不敢去了,他說哪裡實在沒有意思。


也有人去了西藏,看到了美景的同時,自己內心受到觸動,對於那些磕長頭、圍著大昭寺轉經的人一下子有所領悟,原來信仰可以這樣直接、無私、透明和執著!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淨化。


我到藏區多次,西藏環線跑過,接觸了很多的藏人和宗教人士,對於藏區的寺院、宗教以及他們的信仰有了一些瞭解。從內心覺得他們是值得尊重的人。

人不能沒有信仰,不能沒有敬畏,不能只是自私的想著自己。我雖然沒有信仰,但尊重任何信仰,但我很鄙視偽信仰,一些人利用信仰麻痺別人卻抬高自己,把自私的理由說得冠冕堂皇。


我去西藏最大的感受到了一種真正信仰的力量!對人性與社會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書影


很多人都說,一生中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哪怕路上會遭遇堵車、泥濘、塌方、泥石流;

哪怕隨著海拔越來越高,會讓你喘不過氣,讓你流鼻血,讓你嘔吐,讓你止不住地後悔和害怕。

當你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站在布達拉宮前,跪在大昭寺廟裡的神像下,看著身邊形形色色的人,你會想,大家來這裡都是為了什麼?

當然,絕不僅僅是因為,西藏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雖然,很多人說珠穆朗瑪峰是可以儲存靈魂的地方。藏語中的“珠穆”是女神的意思,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地形極端險峻。

高聳入雲的珠穆朗瑪峰一直也是人類想要證明攀登能力的聖地。幾十年來,珠峰上留下了上百位勇士的屍體。每一具屍體又像一個個路標,指引著後來者繼續攀登。

一位曾成功登頂珠峰的人說過,站在峰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看世界。

也不只因為到了這裡,才可以近距離瞻仰佛教聖地布達拉宮。

雖然,這裡是聖地,也是寶藏。

很多人都想看看吐蕃王朝、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盛況再現,想近距離觸摸歷代喇嘛冬宮的居所。

當然,也絕不會只是為了尋找世界上最美麗的雪蓮花。

雖然,墨脫被稱為“隱秘的蓮花”。雖然,這個藏身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深處,開滿蓮花的聖地,迷醉了所有的世人。

這是一片從來沒有開發過的處女地,走進浩如煙海的叢林,在這裡能體會到最原始的慾望,感受到生與死的距離。所以,對於徒步愛好者來講,走進墨脫也必然成為了夢想,徒步墨脫已被評為中國十大徒步線路第一位。

當然,也不單單只是為了欣賞米堆冰川。

這座位於波密縣玉普鄉境內的海洋性冰川,常年雪光閃耀、景色神奇迷人。

這裡主峰海拔6800米,雪線海拔只有4600米,冰潔如玉、景色優美、形態各異、姿態迷人,更值得稱奇的是,冰川周圍有成群的牛羊、古樸的藏式民居、雄偉壯觀的雪山,有常年不離的攀羊、猴子等野生動物。

當然,也絕不僅僅是為了看看岡仁波齊。

雖然,這座位於西藏阿里地區的“神靈之山”,是西藏地位最高的佛教聖地,也是世界公認的神山。

岡仁波齊峰是也被印度教、藏傳佛教、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在峰巒起伏的群山之中,獨具雄姿,氣勢磅礴的岡仁波齊峰凌空直聳雲霄,峰頂常年被皚皚冰雪所覆蓋,就像戴上了一頂壯觀的銀冠,與朵朵白雲渾然一體,舉目遠眺,真有“神浮盈空”之感。

當然,也不會只去觀賞西藏的三大聖湖:瑪旁雍措,納木錯、羊卓雍錯。

西藏大約1500多個湖泊,像一顆顆晶瑩的藍寶石,鑲嵌在綠茸茸的草原上,藍湖靜謐,瑰麗迷人。其中瑪旁雍錯、羊卓雍錯、納木錯被稱為西藏三大聖湖。源遠流長的宗教文化和美麗的傳說,彷彿女神的面紗,給湖泊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令人心醉神迷。

雖然,西藏還有很多值得來的理由:南迦巴瓦峰,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聖地;還有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峽谷;古格王國遺址;世界上最高的寺廟絨布寺;最大的寺廟哲蚌寺;羌塘草原;鹽井古鹽田;魯朗花海牧場;怒江七十二道拐……

這些都是吸引你到西藏的理由,又都不是全部。

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寺前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地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

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了歲月和朝聖者的痕跡。

其實還有他們沒有看到的,就是有些朝聖者沒到拉薩,就已經死在了路上。他的同伴,會從他身上取下一顆牙齒,繼續往拉薩的方向走。

這個時候,拉薩就是他和同伴的天堂。

香巴拉是天堂,是世外桃源,是理想淨土。一路向西是為了擺脫在都市裡壓抑與束縛,經歷了艱辛和疲憊後,找到自己,就值了。

也許,有你在的地方,就是香巴拉


雲易者


喝一罐可樂,對人的改變有多大?

從決定去西藏看一看的剎那,他就有所改變。不僅如此,世界也因此發生了改變。

開始找各種攻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對西藏有了新的瞭解,瞭解布達拉宮的歷史,瞭解納木措的美麗,瞭解在八角街走路的規矩,瞭解酥油茶和糌粑,瞭解客棧聚集地仙足島,瞭解最靈驗的財神廟扎基寺,瞭解火車和飛機時刻表以及票價,瞭解紅景天,瞭解防曬霜。。。



做好出行計劃,買好旅遊裝備,第一次發現自己原來做事情很有條理,然後內心就蠢蠢欲動,瞬間想出1001個理由跟老闆請假,第一次發現自己如此睿智。然後淡定地出現在老闆面前。。。老闆不給假?沒關係,炒掉他。然後,第一次發現自己具備如此的勇氣。

踏上行程了。心情大好,看見窗外的一棵樹都會驚訝,太特麼綠了!然後發現身邊的旅客,每一個人都那麼可愛,彷彿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都跟自己一樣,都要去西藏,去滌盪心靈。。。然後,火車駛上高原或飛機飛進高原上空,第一次覺得自己漂浮在天上。

到了,到了,看到蔚藍天空下的布達拉宮了!比文字圖片視頻裡的,更美,更奪人心魄。看到轉經筒了,在藏族阿媽拉的轉動下,轉經筒發出吱咯聲。看到大昭寺前虔誠磕大頭的信徒了,那麼美,那麼讓人感到安詳。走,去喝酥油茶,就去攻略裡被頻繁提及的瑪吉阿米,果然是黃色的房子。再來一塊糌粑,兩塊炸羊排,三個藏包子。。。



於是,他在拉薩、日喀則、林芝。。。在大昭寺、哲蚌寺、小昭寺。。。在納木措、羊卓雍措、拉姆拉措。。。在光明甜茶館、革命甜茶館、東姑寺甜茶館。。。在可以去到地方都留下了足跡。




時間有限,還是要回去。即使留在西藏,時間仍是有限,仍要離開。

改變已經發生了,有的看得見,有的需要去覺察。總之,一切終將歸於平淡。


喜提娛與樂




去一趟西藏對人的改變,短時間內說不上,但是對人的觸動還是蠻大的,沒去西藏之前,你不知道的事情太多,去了西藏之後,對人生的觸動很大。

高原上是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但是這裡卻居住著一個民族,這裡的人叫做藏族,而且藏區只有一個民族,那就是藏族,關鍵的問題,藏族的人民,非常的樸實,他們踐行著自己的信仰,每天會有太多的信徒磕長頭,為自己家人祈福,為來世祈福,為生命的輪迴祈福,而且就在這片生命禁區。

西藏的每一個山和湖泊,都有自己神奇的力量,西藏所有的山都是神山,西藏所有的湖泊都是神湖,證明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轉山轉湖,轉經筒。

而且每一個湖泊,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它的名字一定是,和藏族的藏傳佛教有關係,非常神奇。

去一趟西藏,就像去一趟西天一樣,跋山涉水的走很多的路,特別是自駕遊,沒有半個月完成不了整個行程,對人的耐心也是一種很大的磨礪,另外會知道自己的渺小,自己內心的齷齪,不可言表。

多數的人到西藏,都是為了尋找自我,尋找屬於自己心靈的那份感受,多數人都迷茫,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於是來到了西藏,希望找到答案。

實際人生的答案就在你的眼前,探索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答案,時刻保持好奇心,時刻保持一顆童心,那樣的真誠和無邪,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態度。

西藏對人的改變,是慢性的,可能會影響一生,讓你思考更多,始終沒有想得通的事情,最後通了。

這就是旅行和去西藏的一些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好了,就不多說了,關於去西藏,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私信我,我會直言不諱有問必答,最後祝每一位驢友能夠去西藏玩的開心


川藏自駕遊


丫丫以前聽說很多人去過西藏後都收穫了很多,甚至啟迪了心靈什麼的,曾經也是對西藏充滿期待。在16年時有機會走了一次川藏線,到了西藏的拉薩和林芝。一路覺得風光很美,感受到信仰之於藏民的力量,但是除此之外要說對自己有多大的改變卻並沒有。


也許你會說你還沒進入西藏的真正腹地阿里,你只是純粹的觀光旅行,可是我想說的是,你指望一次旅行來給你帶來多少改變那純粹是扯淡!不要把改變自己的力量寄託於所謂心靈旅行。所有人的改變應該是由於內心的成長,由量變到質變,外在的環境刺激僅僅可能會有一個導火索,一個加速器。最關鍵的都是內在。


如果你自己本身“冥頑不靈”,或者出門旅行就是下車打卡拍照上車睡覺,那麼你就算去上一百次西藏,可能也就是收穫了更多可以在朋友圈展示的照片而已。

嗨,我是中國國家地理風景評審師,旅遊體驗師彭博丫丫,目前已走遍中國除寧夏外所有省份,行走數十國。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行走並探尋這個世界。


丫遊記


這是個挺有意思的問題,因為一趟西藏旅遊,確實對我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的改變。

第一次進藏時,我對西藏的瞭解,僅限於知道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這兩個名字,對其他西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一無所知。

和所有初次進藏的人一樣,西藏給了我巨大的衝擊。這種衝擊,不僅限於對比強烈的景色,還有它豐富龐雜的歷史文化印記。

說真的,我當時的感受和所有人一樣,完全處於眼花繚亂的呆滯之中。就像一個誤入寶山的盜賊,被滿地財寶耀花了眼睛,不知道該從哪件撿起。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不瞭解就不瞭解了,並不影響什麼。但對西藏曆史的茫然無知,卻深深刺痛了我,為我打開了另一扇大門。

這件事能夠充分說明,一個人的成長經歷,會怎樣影響他對事情的看法。

我在一個歷史氛圍濃厚的家庭長大,小時候家裡能給我提供的兒童讀物,只有摞起來比我還高的《文史知識》

這次令人沮喪的西藏之旅,讓我心中頗為不甘,既然以前不曾瞭解,那就現在開始吧。

之後幾年裡,我所有的時間都被西藏曆史填滿了,市面上所有能找到的涉藏書籍、論文都成了我的寶貝,家裡書架的面積再次擴展。

但西藏的歷史,真不是那麼容易接近的,且不說它和我們完全不同的邏輯基礎和價值觀,就是那些曲裡拐彎的藏文名字,記憶起來就是一件極其令人苦惱的事情。

既然好記性不靈了,那就爛筆頭大法吧!就這麼著,讀書筆記居然記了二十幾萬字。

但在記筆記的過程中,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西藏曆史中年代和空間的跨度太大,一鱗半爪的記錄,很難構建出一個完整的歷史結構模型。

而我又堅持認為,一個完整的歷史模型,是分析歷史事件為什麼會發生的邏輯基礎。

目前出版的西藏通史不能說寫的不好,只是面對的是研究人群,不適合初學者。既然沒有,那我就自己寫一本,把西藏曆史從原點到現在梳理一遍,順便弄清楚那些著名的歷史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件事的結果就是,那本已經寫了一百多萬字的《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一本通俗的西藏通史讀物。

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這是目前最通俗的西藏通俗史讀物了。如果我寫的您都覺得枯燥,那老先生們的作品,您就別去比劃了,保險您看不下去。

這本書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出版,對西藏曆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天涯論壇看,我會把它更新完的。

這就是西藏對我的改變,它讓我從一個歷史愛好者,變成了一個西藏曆史狂熱的擁躉。也讓我真正理解了西藏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以及宗教為什麼會成了西藏社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作為寫作的副產品,現在我設計西藏旅遊線路時,開始向文化方向傾斜,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比例大概四六開,以文化旅遊為主。

這就是我之前在講到某個線路時,會說到路邊的某座寺院絕對不容錯過,因為某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曾在此留駐,抑或這裡發生的事件曾改變了西藏曆史的走向。

說真的,神山聖湖的景色雖然絕美,終有窮盡之時,但歷史的車輪是不斷向前的。如果不瞭解過去,你將很難理解藏族同胞的舉動,你對西藏的認識將永遠侷限在浮萍的表面。

西藏是所有人的西藏,也是每一個人的西藏,每個人對它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但這種解讀需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而尊重的基礎恰恰是對歷史的瞭解。



藏地讀行


西藏:天然特有的高原風光,執著虔誠的藏族信徒,遍佈藏區的紅白兩色寺廟,無法解讀的各種藏族符號,還有五彩風馬旗迎風招展,西藏的種種神秘令無數人期盼嚮往。西藏風光顏色大致是:兩藍(天藍,湖水藍),兩白(雲白,牆白),一綠一紅(樹綠,屋頂紅)。在西藏令人印象深刻的兩件事,第一:高原缺氧,讓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珠峰大本營因缺氧那一夜與死神擦肩而過,警醒人們冒險代價之大。第二:信仰的力量,對於佛教虔誠的信奉者,匍匐在神山和聖水間,與塵土為伴,用身體丈量著與佛的距離,,,對他們的行為心中油然而生的敬意,被這種精神毅力感染著,每每想起感動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