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檢之韻」隴川縣人民檢察院民族文化專題宣傳學習材料之《傣族的名片》

傣族是雲南省特有民族。我國傣族總人口有 1261311 人(2010年),居於雲南的有 1222836 人,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景谷、雙江、新平、元江、金平7個與其他民族共建的自治縣。其餘散居在景東、寧洱、瀾滄等縣。

「陇检之韵」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民族文化专题宣传学习材料之《傣族的名片》
「陇检之韵」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民族文化专题宣传学习材料之《傣族的名片》

傣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傣族文字各地不盡相同,分傣那文(德宏)、傣泐文(西雙版納)、傣繃文(瑞麗、耿馬、瀾滄等地)和金平傣文、新平傣文5種。前4種文字以印度梵文為基礎,經過不同的發展演變過程,逐漸形成不同風格的文字。現較為通用的是西雙版納傣文和德宏傣文。

風俗文化:傣族男子文身的習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驅邪護身、裝飾身體。男孩到11歲左右,即請人文身,文身的圖形大多以虎、豹、獅、龍、蛇、鷹為主。所文部位大多是四肢、胸腹、背部,一般文一條腿需兩天,文全身需七八天。

傣族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粉色上衣,腰身細小,下襬寬,下著各色筒裙。德宏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著對襟短衫,黑色筒裙。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稱為“花腰傣”“大袖傣”等。如玉溪市新平的傣族婦女用長達丈餘的特製花腰帶系筒裙,由此而得名“花腰傣”。

「陇检之韵」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民族文化专题宣传学习材料之《傣族的名片》
「陇检之韵」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民族文化专题宣传学习材料之《傣族的名片》

生、鮮、酸、辣、野是傣族飲食特點。傣味中以酸為美味之冠,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傣族地區潮溼炎熱,昆蟲種類繁多。傣族也食昆蟲,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傣族有食花習俗,經常採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鵑、甜菜花、芭蕉花、刺桐花、金雀花等,有30多種。

幹欄式建築是傣族居住的特點。西雙版納和德宏瑞麗一帶傣族的竹樓別具風格。德宏多數地區的傣族則住平房,剖竹為牆或以土坯為牆。傣家竹樓室內用籬笆將房屋分成兩半,內室較小,是臥室,禁止外人入內;外室較寬敞,靠裡部分為堂屋,是接待客人的地方,靠外部分設有火塘,火塘及架在它上面的鐵三腳架是神聖的,不能跨越不能踢,更不能隨便拆掉。

歷史上傣族地區有招贅上門的習俗。傣族舉行婚禮時,都要舉行隆重的“拴線”儀式,由老人用潔白的棉線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把兩人的靈魂拴在一起,並祝福新婚夫婦相敬如賓,白頭偕老。

傣族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時間在傣歷六月下旬或七月初(公曆4月中旬),約在農曆清明後10日舉行。它象徵著“最美好的日子”,節期一般是3天。

「陇检之韵」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民族文化专题宣传学习材料之《傣族的名片》

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

由於南傳上座部佛教主張男子在一生中要過一段脫離家庭的宗教生活,才能除苦積善,成為受教化的新人,成年後方有社會地位,所以過去農村中佛寺很多,送子弟入寺為僧很普遍。特別是在西雙版納的農村,未成年的男子幾乎都要過一段僧侶生活,識字唸經,然後還俗回家,有的就終身為僧。

「陇检之韵」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民族文化专题宣传学习材料之《傣族的名片》

傣族的醫學很發達。傣醫治療疾病,除採用內服、外用、內外合治三種療法外,還有一些獨特的治療方法,如睡藥、敷藥、蒸藥、薰藥、研磨藥、刺藥等。傣醫常用成方有萬應小藥丸、五寶藥散、大成金丹以及目疾咽痛方等。現存傣醫藥文獻有《嘎牙山哈雅》《瑪弩薩羅》《藥典》《醫書》《藥書及病理》等。

傣族有傳統的傣戲。傣劇的唱腔、道白均用傣語,唱腔以男腔、女腔為主,劇本多根據傣族民間故事改編,表演以本民族歌舞及民間武術為主,也借用其他劇種表演的程式,形成自己的戲曲風格。

傣族的特色樂器葫蘆絲,用循環換氣法能持續發出五度音程,音色優美、柔和、圓潤、婉轉。象腳鼓因鼓身形似象腳而得名,常與鋩鑼、傣鑔組合在一起,廣泛用於歌舞和傣戲伴奏。

「陇检之韵」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民族文化专题宣传学习材料之《傣族的名片》「陇检之韵」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民族文化专题宣传学习材料之《傣族的名片》
「陇检之韵」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民族文化专题宣传学习材料之《傣族的名片》「陇检之韵」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民族文化专题宣传学习材料之《傣族的名片》

傣錦織工精巧,圖案別緻,色彩豔麗,堅牢耐用。它的圖案有珍禽異獸、奇花異卉和幾何圖案等。每一種圖案的色彩、紋樣都有特殊的含義,如紅綠顏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象徵吉祥,大象圖案象徵五穀豐登。

傣族是製作和使用黑陶最多的民族。傣族的慢輪製陶技藝和手工造紙技藝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陇检之韵」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民族文化专题宣传学习材料之《傣族的名片》「陇检之韵」陇川县人民检察院民族文化专题宣传学习材料之《傣族的名片》

圖:來源網絡

文:來源網絡

審核:楊通、任娜

監製:何學用

2018第96期

掃描左邊的二維碼就可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