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每个城市的角落里都散布着无数

规模不一的旧货市场

和博物馆一样浓缩岁月

只不过更朴素也更凌乱美

北京有潘家园,重庆是董家溪

成都的旧货市场

东三环边上、十陵客运站对面的

亮佳鸿华可以撑起门面

里面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和冷暖自知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简易,巨大,钢条焊接成的市场广告牌,和刚一进去看到的那些东西一样,透露着相互契合的廉价和意料之中的繁荣。

但这里的东西有多丰富,也就意味着曾经有多少个满怀梦想、富丽堂皇的住宅、酒店、发廊……变得衰落。这种惆怅的味道,从一踏进旧货市场就向我扑面而来。

或许,他们只是升级淘汰。那些布满灰尘、款式老旧、价格低廉的物品,辗转到达店主的手里,在清洗之后,又将为新的拥有者带来些许光亮,成为他们心满意足的开始。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小市民的买货和文青的淘货,在旧货市场从来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心境。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旧空调,旧沙发,旧餐桌,旧的发廊三色转灯和洗头椅……巨大的几个大棚里分门别类,矮墙和木板隔出各是各的摊位。掉漆的货车运来新一批的发黄空调外机,中年大叔和大姐,正在擦拭的双开门冰箱很快又将填补店内的空缺,等待被谁选中。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一位大哥选中一台旧电视,老板又强调了一句,“现场告,拿回去之后坏了不能换哦。”尽头那一排的旧木地板店,店主之间叨叨,今天上午还没开张。

中国人还是不太习惯购买旧的家电家具,除非是配备给自己将要出租的房子。或者在外租房,寄人篱下的人自己要置办点简单东西。不太富有,大量这类群体存在的现实造就了旧货市场的繁荣。

一家回收酒店旧物的店铺,在罗列了一堆自己要收购的物品后,干脆直接霸气喊出了“收一切旧东西”的slogan。

成堆的旧床单旧铺盖,还有那些成堆的上下铁床,自离开学校就不曾睡过,大概也就只有那些建筑工地和包吃包住的餐馆才会购置,他们就在你身边你看不见的地方。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各行各业小生意生产资料的添置,从二手市场开始当然最好。以低廉的价格挑中心怡的物品,从而开始摆摊开店。

做餐饮煮面的大桶锅,烤串的炉子,成堆的瓷碗……终于猜出,曾经坝坝宴上和小餐馆里的白色瓷碗很可能就是从这里而来。

那些连锁火锅店标配的模式化的桌子椅子,杂乱地堆在一起,和隔壁蒙灰的水晶吊灯、装饰石柱挤在一起,想了半天也实在不知道谁会继续买走。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就那么堆在那里吧,反正,大概也不要饭钱。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旧旧的市场,稍微收拾得规整些的店会立马在鸿华变得醒目。

进大门右手边最靠近里边的一家创意老家具大型仓库,招牌还是老旧的蓝白灯箱布,一排木结构的装饰,几扇窗子特别,好奇心催促人走进去看看。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工厂就在附近,这家店面算是成了工木刻的展厅。开了大概两年,前几天才翻新得差不多重新开门营业,算是被我遇到了。

桌子板凳改成的地板,墙还是当初的白墙,靠里面的屋顶,竹席成了吊顶。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店里一股浓郁的古风味道,新的老的木材,原色和红漆构成了主色调,木质的隔断和窗花分割成几块区域,每走一步都觉得琳琅满目、极具特色。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手工木质、竹编的灯具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细细打磨过的树皮沙发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花瓶,也是木质的,插着干花点缀恰到好处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那些家具,说不上是清代的款式还是民国的。老料新做或者新料做旧,眼缘到了,喜欢就好。

参考借鉴国外的做法,旧物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一张木沙发,店主说是几种老家具拆了又重新拼成的,那些带花纹的格子,是从老的木床上拆下来的,再重新做成的框。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老柜子上的一层单独拆了出来,加上钢筋的四条腿,成了复古味道的电视柜。一个老外喜欢,前阵买了几件要运回美国。

几款收购来的旧椅子,还是原来的模样,只不过全部拆散开再按照老的方法加固拼起来,依旧没有钉子,不摇不晃,随便坐。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工序更加繁琐,人工更为费钱,一两千多一把的椅子,比旧货市场的那些别的旧物更加昂贵。

显眼的红色高背椅子,小龙坎买过几把。更多的那些家居,是要被卖到诸如三圣乡的民宿,四姑娘山的酒店里……全国各地都是买家,大概算是真正增加了价值。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旧旧的老味道,但鸿华绝大多老家具店还是那种紧紧凑凑、随意堆放。这也是第一眼就打动人的特别。

刚刚拂去灰尘清洗过的小桌子小箱子,价格不过一两百。据说洪河的旧货市场都是从这里来选货,再赚取差价。层层堆叠起来的椅子,看起来似乎也没那么值钱。

在其中淘货是小清新文艺青年的乐趣,总觉得翻开一个木箱子,里面大概藏着一个如海角七号般浪漫的故事。一个游戏机,一个闹钟都是怀念的曾经。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这是时间赋予出来的浪漫色彩。

角落里,岁月共和国的牌匾被层层遮挡,鸟笼陶罐夹杂其中,无序也有序。踏进仓库,老木头的湿润味道和透明瓦片下照射下来的阳光,都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漂浮的灰尘在阳光下凝聚成一束,犹如时光通道将人拉回到几十年前的某间大礼堂旧电影院。那些台灯和风扇,不知还能不能工作……

或许他们所有新的工作就是成为复古的装饰。

东三环的这里堆放着半个成都的琐碎日常

……

每个逛旧货市场的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物品新的价值在挑选和发现中找到,这大概才是旧货市场真正源源不断的活力吧。

无关价值只论喜欢。

他们或许像周围的低矮棚户一样无序,但还是充满对生活的热烈追求。就像角落里丝瓜的藤条,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往高处缠绕,并且开花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