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脫貧戶簽下遺體捐贈書

耄耋老人報黨恩

八旬脫貧戶簽下遺體捐贈書

八旬脫貧戶簽下遺體捐贈書

86歲的崔巍是宣州區飛彩辦事處團山社區一名五保貧困戶,

2014年建檔立卡,2016年脫貧。

日子過好了,崔巍感恩扶貧政策,一心想著做點什麼回饋社會。

八旬脫貧戶簽下遺體捐贈書

2016年5月16日,崔巍來到市紅十字會,在遺體捐贈志願書上籤下自己的名字,成為我市登記時年齡最大的遺體捐贈志願者。

2018年6月底,崔巍的事蹟才被人們知曉,人們感動於耄耋老人義舉。

7月2日,記者見到崔老,儘管年事已高,可老人家精神矍鑠,聲音洪亮。聽說記者是採訪器官捐獻的事,他回屋從大衣櫃裡拿出一個紅色塑料袋,小心翼翼地拿出裡面的“榮譽證書”,用毛巾擦了擦本就沒有灰塵的封皮,遞給記者看。這是安徽省紅十字會頒發給崔老的榮譽證書,見記者在端詳證書,崔老聊起了他享受的扶貧政策。

“一年下來,五保金6000元、養老保險1104元、高齡補助360元,2017年村裡還委託我養殖3頭豬,給了我1350元。”崔老說,這還不算平時居委會、街道辦、宣州區扶貧幹部們的看望,“一年到頭,家裡連米都不用買”。

扶貧政策讓年事已高的崔老不愁吃不愁穿,扶貧幹部每個月上門慰問又讓他打心底感到溫暖。“我雖然老了,但政府從來沒有忘記我!”崔老說,一有什麼事,打貼在牆上的“扶貧聯繫卡”上的電話,就有人來幫忙。

崔老時常感嘆自己活在了好時代,讓他老有所養,他越發想做點什麼來回饋社會。2015年,崔老在電視上了解到,眼角膜捐贈能讓其他人重見光明,於是找到市紅十字會,成為一名遺體捐贈志願者。

成為遺體捐贈志願者後,崔老也遭到了一些身邊人的議論,和他同齡的一些老人甚至勸他“不要壞了習俗”、“身體不能殘了”。崔老告訴記者,當他從電視上得知全國有數百萬的眼疾患者還在黑暗中苦苦等待光明時,他就決心要將這份光明傳遞下去,“人生像是一場旅行,看完風景,走的時候什麼也不要帶上”。

為了讓身體保持健康,崔老每天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時不時地騎自行車鍛鍊身體。“你看,我不戴眼鏡都能看清電費繳費單上最小的字!”崔老說,不但要讓受捐贈的人看得見,還要看得清。

八旬脫貧戶簽下遺體捐贈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