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美國企業民調公布,Google排名跌出前20,它發生了什麼?

近日,美國民調機構Harris Poll發佈了2018年度企業聲譽的民意調查報告,谷歌排名下滑顯著,已跌出榜單的前二十,排名28。

據稱,這份年度民調是為了調查美國民眾對全美100家最知名企業的感受,最早起始於1999年,此次參與調查的美國民眾達到2.58萬人。在調查中,Harris Poll主要參考 6 項指標來對企業進行聲譽評級:社會責任感、產品和服務、財政狀況、感召力、願景及領導力、工作環境。

2017年穀歌在此榜單上排名第8,今年則出乎意料地下滑了20個身位。對此,Harris Poll CEO約翰·格則馬(John Gerzema)稱,谷歌排名之所以下滑,可能是因為近期谷歌沒有推出像以前那樣吸引眼球的新產品。

約翰·格則馬所言非虛。在2017年年末,美國財經網站CNBC的評測員發起了產品測試,評出了“2017年最讓人失望的科技產品和趨勢”,其中谷歌研發的多款產品如谷歌智能手機Pixel 2和Pixel 2 XL、谷歌 Pixel Buds無線耳機均在其列。

除了未能交出亮眼的科技產品外,Google頻頻打破其“不作惡”的口號,或也是企業聲譽大滑坡、被美國民眾“拋棄”的一個重要原因。

2018美國企業民調公佈,Google排名跌出前20,它發生了什麼?

據國外媒體報道,谷歌近日與美國國防部達成了一項合作。這是一個被稱為“Maven”的秘密項目,主要為軍用無人機提供AI人工智能跟蹤技術。而谷歌將開發AI人工智能分析無人機鏡頭畫面,通過無人機的全運動攝像機來捕獲和識別戰區中的人和物體。

此舉在Google內部都引發了軒然大波。一些谷歌員工認為,雙方的這次技術合作關乎機器學習發展和使用的道德問題。一位來自谷歌的技術研究人員在以個人名義接受採訪時表示,“我認為,當你創造一個強大的事物時,你至少有責任考慮它可能被如何使用。”

許多Google員工認為,自己的公司再一次突破了自己“不作惡”的底線。

員工都以為如此,何況媒體和公眾。有媒體報道稱,對於任何一個長期跟蹤這家公司的人來說,聽到谷歌與五角大樓合作的消息都倍感震驚。因為谷歌長期以來一直抵制成為軍工行業的一份子,不與軍方合作是一條不成文的政策。

上溯一兩年,其實從2016年開始,美國公眾和媒體對Google的質疑就出現了加大的趨勢。

最大的質疑出現在2016年。與美國政府太過親密的關係,讓民眾開始“拋棄谷歌

2016年6月,就在希拉里參與總統競選期間,名為SourceFed的獨立媒體爆料,谷歌涉嫌與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的政黨、財團勾結,操縱搜索結果,讓人們只看得到她的正面報道。

SourceFed 給出的論據主要是,在搜索欄打入關鍵字時,"hillary clinton cr" 出現的補全不是 "crime reform"、"hillary cliton ind" 補全的是 "indiana" 而非 "indictment" 這兩個對於希拉里比較負面且討論比較多的關鍵字選項;而在 Trump 以及 Sanders 上搜索負面詞 ("donald trump rac" 以及 "bernie sanders soc")則非常容易出現負面詞。該獨立媒體還發布了搜索演示視頻證明了其觀點。

雖然Google之後予以否認,但它通過技術來參與政治是不爭的事實。在英國脫歐公投期間,一家支持脫歐的網站被谷歌人為挪到了搜索結果的第二頁,而這家網站自創建以來,只要搜索關鍵詞“EUreferendum”,均排在首頁的第一條。後來經過媒體的曝光,谷歌無法承受壓力,最終將該網站又重新提回了第一頁——不過,放在了第二位。其背後是誰是真正的主導?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在隱私問題上,早在2006年,就有媒體報道稱,谷歌已成個人隱私最大洩露地。而在2017年,谷歌更是因為隱私問題成為眾矢之的。

2017年5月,谷歌宣佈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可以獲得70%的真實消費者信用卡支付數據,以此來幫助廣告主更好地優化自己的線上廣告,提高轉化率並且更加清楚自己的顧客喜歡買些什麼。之後便被一個監測機構數字隱私信息中心認為,谷歌的這項服務有可能觸及消費者隱私。

2017年10月,谷歌發佈了一款 Clips人工智能相機,遭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公開抨擊,稱這款相機公然漠視隱私。原因是該相機拍照時不會閃光,也不需要通過語音啟動攝像頭,用戶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被拍照。

2017年11月,據美國當地媒體報道,谷歌承認對部分安卓系統的手機和平板電腦用戶進行了“監視”。即使是在沒有聯網、關閉GPS或是缺少SIM卡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對安卓系統的用戶進行跟蹤。

2017年12月,據《IBTimes》報導,消費者權益運動「Google You Owe Us」指控Google在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期間非法收集數百萬英國iPhone用戶的個人信息和 Safari 瀏覽器數據,觸犯《數據保護法案》。該案預訂2018年在高等法院審理。

……

事實上,目前谷歌無論是在美國本土,還是在歐洲或是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正在因這一問題遭遇用戶和政府的起訴和質疑。

近幾年,谷歌的企業聲譽面臨逐年下滑的危機:在Harris Poll發表的《2015年美國國內企業聲譽指數》中,谷歌排名尚在前五;2017年的此榜單,谷歌跌出前五,排名第八;而今年,谷歌更是跌出前20,排名僅為第28名。反觀同樣是商業公司的亞馬遜,其排名則是穩步上升。

從最早的“不作惡”,雖然這一道德準則一經面世就遭到群嘲,到如今的“做正確的事”,谷歌許多行為開始在公司內部都無法取得員工的認可。連Google員工自己都認為,谷歌早已成為一家純粹的追逐利益的團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