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法——量價共振:五要素、三功能、七法則、五買點、六陷進!

股市上什麼都會騙人,唯有成交量不會騙人;

股票的價格是由供求的關係來決定的,買得人多,賣的人少,價格自然就會上漲,賣得人多,買的人少,自然就會下跌,量能是供求關係的本質。

成交量五大基本要素:

1:成交量是市場行為最基本、最原始的兩大表現之一,也是技術分析的基本要素,是投資人看盤的一個主要焦點。

2: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股價的認同程度,成交量大,表明了多空分歧大,反之,多空分歧小。

3:成交量的大小,可以衡量股票市場或個股交易的活躍程度,並由此觀察和了解買賣雙方進入或退出市場的狀況。

4:成交量是股票市場的原動力,沒有成交量配合的股價如同無本之木,量價共振方能長久。

5:市場總是驚人的相似,當人氣聚斂,成交量增大,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介入,必定刺激股價攀升;股價升至一定高度,投 資者望而卻步,成交量開始徘徊,獲利盤紛紛出手,成交量放大,又會導致人心趨散,股價就會下跌;而當市場恐慌,拋盤洶湧,成交量的放大似乎又成為人氣進一 步渙散的引信;待到股價繼續下跌,成交量萎縮,投資者逃脫唯恐不及,供大於求,股價又走入低谷……如此循環往復。

成交量的三大功能:

1、成交量是股價上升的原動力,也是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2、成交量的增減決定股價漲跌速度

3、成交量的變化能改變個股的'股性'

量價共振七大法則:

第一大法則:隨著成交量遞增股價上漲,這是市場的正常走勢,此種“量增價升”的關係,表明股價後市有望繼續上漲。(底部量價緩慢拉昇,莊家主力拉昇成本小,莊家樂於坐轎子,持續性好)

第二大法則:成交量逐步萎縮,股價卻上漲,成交量是股價上升的源動力,動力不足表明股價有反轉趨勢。量價背離

1:莊股,莊家容易出貨,無量拉昇後面不好出貨,拉昇散戶不入場,容易回調

2:不是莊股,沒有後續的人來,形成拋盤恐慌

第三大法則:股價突破前期新高,但此時量能卻無法突破前期成交量,表明此時股價大概率將掉頭下行。

1:莊股,不能吸引人氣,散戶怕高,回調整理,便於後期出貨。

2:不是莊股,股價形成新高,散戶吸引力下降,走人。

第四大法則:股價期初隨成交量溫和放大緩慢上升,逐漸走勢突然變成垂直拉昇,成交量急速放大,股價暴漲,隨後股價快速暴跌,成交量極度萎縮,此時往往意味著上升行情到了盡頭,即將進入下降通道。(莊家拉昇出貨 ,收陰沒有成交量沒有散戶入場,散戶入場拉昇才能,拉昇中完成出貨,直接轉向)

第五大法則:股價長期下跌後形成谷底,股價回升但量能並未回升,隨後股價回落至前期谷底附近或略高於前期谷底,當第二谷底量能低於第一谷底時,股價發出上漲信號。(主力無籌碼可吸,吸籌結束)

第六大法則:股價下跌,向下突破前期形成的股價形態,趨勢線或重要支撐位等,同時伴隨放大量,這往往是股價進一步下跌的信號。

第七大法則:股價高位震盪滯漲,量能增加或是並未減少,這是股價下跌的明顯信號。(出貨)

成交量判斷最佳買點

1,成交量最佳買點:低位的價量齊升,逢低買入

2、成交量最佳買點:緩慢攀升後開始放量上漲—第一根放量大陽線處買入

3、成交量最佳買點:股價跌至某個重要支撐位—縮量企穩時買入

4、成交量最佳買點:放量突破重要阻力位—突破日買入

5、成交量最佳買點:低位的第一根放量大陽線—大陽線處買入

成交量捕捉莊家機構動向

1、由於大資金運作計劃性強,主力莊家運作時間較長,有的長達數年,在操盤過程中,股票的運行軌跡均在事先都被計劃好,走勢大多不會隨波逐流,有其固定的操盤方式和特點,這就是主力莊家的命門所在!

2、盤口語言、各個階段成交量的變化均會露出許多做盤痕跡和破綻,有經驗的投資者可以此捕捉到主力機構的動向,為跟莊阻擊提供了眾多線索和獲利機會。

3、主力莊家在建倉吸貨時,儘管在大多數情況下,建倉的動作會比較隱蔽,成交量變化的規律性並不明顯,但是,個股漲時大幅放量、跌時急劇縮量是建倉階段成交量變化的主旋律,或者在底部區域明顯有成交量持續放大。

主力在成交量上設置的陷阱

(1)陷阱一:對倒放量拉昇,這是盤中經常可以看到的盤口現象。主力利用人們的“量增價升”慣性思維,在拉昇股價時採取不斷的大手筆對敲,持續放出大成交量,製造買盤實力強勁,以吸引場外跟風盤進入,達到趁機出貨的目的。

(2)陷阱二:借利好放量大漲。一般當個股在公佈中報、年報業績優異之時,以及重大利好消息或有題材出現之前,主力機構一般都能提前掌握各種利好消息而提前推升股價,一旦當利好兌現之時,利用人們紛紛看好買進的時候,往往順勢放量上漲,趁機減倉或出貨,誘騙散戶上當。

(3)陷阱三:借利空大幅殺跌。這 種情況往往出現在大盤和個股已經持續下跌之後,一旦出現利空消息,主力經常喜歡採取放大利空效應,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刻意製造恐慌性破位下行或大 幅殺跌,誘騙持股心態不穩的散戶紛紛拋售股票,以達到主力藉機快速收集籌碼的目的。當主力在建倉後進行振倉洗盤時也會經常採取這種手法。

(4)陷阱四:逆市放量上漲。有 些個股票本身隨大盤同步下跌,或逆市抗跌,構築平臺整理,某一天在大勢放量下跌,個股紛紛翻綠之時,而該股逆勢飄紅,放量上攻,“萬綠叢中一點紅”,很是 吸引眾人眼球,這時候,許多投資者會認為,該股敢於逆勢上揚,一定是有潛在的利好,或者有大量新資金入駐其中,於是大膽跟進。不料該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短 暫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致使許多在放量上攻當日跟進的人套牢。

(5)陷阱五:縮量跌不深:成交量萎縮往往意味著拋壓在減弱,屬於正常的價量配合關係。然而許多累計升幅巨大的個股主力機構就利用投資者的這種慣性思維,利用縮量陰跌的方式,緩慢出貨,讓高位套牢的投資者產生縮量不會深跌的麻痺思想,喪失警惕性,錯過及時止損出局的較佳機會,一步步掉入深套的陷阱。

(6)陷阱六:高送配除權後的填權陷阱:一般在個股有大比例送紅股、用公積金轉送和配股消息公佈之前,主力通常都會將股票炒得很高了。此時,散戶一般都有畏高症,不會在高價位追高買進,而主力再進一步拉抬也無法吸引跟風盤,只好等待送紅股或公積金轉送的機會。

戰法——量價共振:五要素、三功能、七法則、五買點、六陷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