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解決事情最有效的途徑,職場中你要學會以下五種溝通

溝通

1、會議記錄 第11章證據要保存,公開公示不能省

在職場上最大的失敗並不是自己的工作失敗,而是不幸淪為他人失敗的替罪羊。在前面職場之道中,我們說義就是不逃避責任,但職場中,有一種東西必須逃避,那就是——別人甩過來的責任。職場中,沒有信用的表現很多,我們要儘量避免成為他人的替罪羊。怎樣才能讓自己安全的置身事外呢?作者介紹了一個必殺技——會議記錄。會議記錄可以讓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下面作者介紹了怎樣做好會議記錄。

如果你是一個會議參加者。①在會議上,認真記錄和自己有關的任務安排;②寫一封郵件,把自己的工作內容附上,發給所有的相關人員請求確認;③根據確認結果再寫一封郵件,把確認的做法後的工作內容附上,發給所有相關人員,並通知他們將按照確認結果開始工作。

如果你是一個會議組織者,正確的做法則應該是這樣的:①會前認真準備;②安排可信的人做會議記錄;③做好會議記錄;④會議結束前,叫會議記錄員複述會議記錄,並請出席者確認後通過;⑤把會議記錄打印出來,請與會人員審閱通過;⑥發一封郵件給所有相關人員,並把會議記錄作為附件;⑦把會議記錄歸檔。其中發給所有相關人員的那封郵件最重要,該怎麼寫呢?作者給出寫法實例如下:

To:所有相關人員

Cc:相關領導

附件:會議記錄

Title:{主題分類}會議紀要aaaa

Cotent:略

會議的重要內容如下:會議主題:

主題1:

主題2:

決定事項:

決定1:

決定2:

執行事項:

問題事項:

截止時間:

明天(幾月幾日)下午三點,是針對此《會議記錄》提出反饋的截止時間。在那之前,我們會考慮或回應各種意見和建議。否則,《會議記錄》各項內容將正式生效。

謝謝

署名。

2、日報 第12章: 安全工作,預防為上

工作中,怎樣才能做到把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呢?作者的答案是——日報。

日報就是將每天的工作安排向上彙報。日報制度是基於日報的一種管理制度。那作為管理者應如何使用日報呢?要求關鍵任務提交日報,對非關鍵任務要求低些,要關鍵工作的相關人員提交日報,對非關鍵工作的相關人員要求低些。日報的週期,可依據自身的精力,設置為一週一次或一週兩次。

大多數人都把日報當成一個工作日誌來看待,在作者看來,日報擁有以下屬性,足以滿足其成為一個不朽的預防性武器。一、迅速把問題暴露在萌芽階段,二、迅速定位出問題的原因,三、瞭解當前狀況的最佳途徑,四、進行人際關係修煉的好幫手。

日報具備預防性武器的條件,那怎樣發揮其威力呢?一是讓大家知道日報的威力;二是讓大家知道怎麼寫。下面是寫法實例:

To:項目經理

Cc:項目總監;相關部門人員

Title:{項目qq}項目日報(張三)-2009年10月11日-【延期1】-【嚴重2】

  1. 提前,正常,延期
  2. 順利,普通,苦戰,嚴重(要求支援)

今日的日報如下

{昨天}

{今天}

{計劃}

3、拒絕 第13章,一個樸素的問題:如何對手下說“不”

基於”沒有人喜歡被拒絕的論斷,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說不。這裡作者給出了三種說“不”代表性的錯誤認識。認識一,委屈求全論,其主旨就是為了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委屈一下自己權當付雪菲力。好好先生的人際關係是怎樣的呢?——當別人可以輕鬆地向你提出請求,你卻很難拒絕;當別人可以輕鬆的對你說“不”,你卻只能默默承受。卓越管理者的人際關係是怎樣的呢?——當你可以輕鬆的向別人提出要求,別人卻感到難以拒絕;當你可以輕鬆的對別人說“不”,別人卻感到只有愉快接受。認識二,規避風險論

,說“不”可能破壞我的人際關係,這種風險不值得。但作者卻指出,風險就表示機遇,大的風險就代表著大的機遇認識三,好壞不辯論,其主旨就是我想實踐說“不”,可我不清楚怎樣說“不”才是有益的。

作為管理者,要制知道說“不”的執行思路。找幾個必須說“不”的場景,如,違揹你的原則,違揹你的真理、把你當作公務回收站。針對第三種,即你的下屬向你拋來問題,你可以這樣拒絕:第一步,要求求助者寫“問題描述郵件”,郵件中要寫清楚問題的所有相關信息,比如環境、狀態、發生的時間、地點、提示,最好有圖有真相,問題越清晰越好。如果求助者,繼續向你求助。第二步,要求求助者寫“解決方案郵件”回信告訴他,看到他的問題沒有看到他的思路,請他回信告訴你自己的解決方法,然後告訴你哪一種解決比較好。如果求助者還是不呢解決,第三步,把問題公開,要求求助者在團隊內部會上提出該問題,看有沒有誰知道或者有時間應對。

4、有效溝通

第14章有效溝通,知人善任的起源

作者指出,人們遇到的大多數問題都來自於溝通。管理者的有效溝通,需滿足下面四個條件:①溝通的目的性,溝通要有明確的目標;②溝通是雙向性的,溝通不是單向的,而是圍繞目的的雙向交流;③溝通的分工性,溝通的目標應該由溝通對象來實現,而不是管理者;④溝通的成功性:有兩種溝通是成功的,一種是管理者認可了目標達成的溝通;一種是管理者在共同對象執行前決定放棄的溝通

對團隊成員來說,有效的溝通意味著①乾脆不做,在執行前就和管理者說清楚不做;②要做就要一次做好,在執行時不但要徹底達成溝通目標,還不允許衍生出溝通外的計劃。

實現有效夠挺最大好處就是大幅度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那麼有效溝通問題的關鍵是什麼呢?作者通過禪宗“拈花微笑”的典故指出,溝通有效問題的關鍵在於溝通對象,而不在於管理者自身。然後作者把影響有效溝通的溝通對象不存在的問題,可稱之為職場中的【迦葉問題】。迦葉問題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①團隊中有能力的人沒有足夠時間做出來;②團隊中每人能按時按質做出來;③團隊中每人能按時做出來;④團隊中每人能做出來。據此作者指出,團隊中的迦葉問題的實質是團隊的人才短缺的問題。這個問題幾乎是無解的。

那麼,溝通如此重要,如何提高溝通有效性呢?第一步,大力宣傳有效溝通的概念和意義;第二步:把握團隊成員的有效溝通能力;第三步;按照人員的有效溝通能力來分解和劃分任務。(1)分解原則:按照團隊溝通能力情況來決定任務分解得粒度。如果團隊人員溝通能力很強,那麼把工作劃分的太細,則純粹是資源浪費;反之,團隊人員溝通能力很弱,工作劃分的太粗,則憑空增加溝通成本。(2)分配原則;根據個人溝通能力情況來分配任務。每個人的溝通能力是不同的,有效級和混沌級更是天壤之別。如果你在分配任務時,一視同仁,那麼很可能有效級的人會認為你不信任他,而混沌級的人卻認為你故意為難他,很複雜的問題卻不給他交代清楚。(3)順序原則:工作中,前期以低溝通能力要求的任務為主,後期以高溝通能力要求的任務為主。第四部:不斷提高人員的有效溝通能力。

5、知己知彼 第23章:超越工作的溝通

知己知彼,做事前不講條件,那就談不上知己知彼。

而做事前講條件,不但能保護你的利益,而且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你的力量,才稱得上知己知彼。

知己知己是為了什麼呢?知己知彼該做些什麼呢?知己知彼是為了奠定格局,形成有利於自己的開局,對職場人來講,奠定格局就意味著向公司提出儘可能有利於自己的條件。職場人要根據工作及自身情況,向公司要錢、要權、要人、要信任...總而言之,職場人,你需要講條件。

世界上有兩種知己知彼:一種叫做“為知己知彼”,即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直接開始工作;一種叫做“真知己知彼”,即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講好條件後開始工作。

所以,為了奠定格局,我們需要工作前溝通。指的就是人們為了獲得更有利的位置或更多的利益,在工作前與相關組織和人生進行的意見溝通。通俗的講就是,在開始工作前講條件。

那麼,怎樣才能做好工作前溝通?首先要消除兩大誤解:誤解一,既是做了工作前的溝通也要不來什麼好條件;誤解二,急於到工作中顯示自己的能力,以為工作成功了才能證明自己。

其次要知道兩條原則,一、堅決不做犧牲品。這一原則將會有力的支持你去協商!去反對!去戰鬥;二、即使要有犧牲,也必須是有代價的。

以上為《知道力》關鍵字溝通方面的讀書日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