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燈號丨等打完仗,我們就回家

熄灯号丨等打完仗,我们就回家

熄灯号丨等打完仗,我们就回家

奶奶今年98歲高齡,離開家鄉已經80年了,到新疆生活也有70個年頭。她身體非常硬朗,尤其是記憶力驚人,經常給孫輩們講過去的故事。奶奶文化程度不高,可經歷的事件不少,她的腳步從黃河岸邊走過三秦、巴蜀、隴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是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邊疆開發和建設等近現代重要歷史時期的見證人,是家族中的一部“活歷史”。奶奶經常給我們嘮叨的一句話是:“你爺爺生前無數次說過,‘等打完仗,我們就回家’,戰爭早已結束,我們就在新疆終老安家了”。

爺爺是魯西南曹州府人,民國初期因戰亂和饑荒,從小跟隨曾祖父母沿黃河向西遷徙,在北依太行、南臨黃河豫晉交界的焦作地區落腳生存。此地煤炭資源豐富,爺爺十幾歲就下煤窯當礦工,多次在塌方、透水、瓦斯爆炸等高危險境中死裡逃生,這使他養成了堅強、細心、謹慎的性格。爺爺踏實肯幹悟性又高,年輕時跟隨木匠師傅學習木工手藝,由於他勤奮好學、做工精細、樂於助人,逐漸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木匠。奶奶是焦作當地人,家在山水相依、雄中含秀的雲臺山下,因爺爺為家裡製作傢俱而相識,1938年初兩人喜結伉儷。

熄灯号丨等打完仗,我们就回家

1938年2月,侵華日軍攻佔焦作地區,一路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當地居民紛紛離家出逃。剛成家不久的爺爺眼睜睜看著家園被焚燬、平靜的生活被打亂,終於忍不住壓抑已久的怒火,決定投軍報國。爺爺走的那一夜,奶奶很糾結不捨。爺爺說:“我們這樣在荒野中四處躲藏,不是被鬼子殺死就是餓死,倒不如與他們拼死。”奶奶含淚問爺爺何時能回來,爺爺說:“等打完仗,我就回家。”

爺爺沿隴海線一路向西,穿過淪陷區、渡過黃河進入陝西關中,在當時的國統區古城西安加入汽車運輸部隊。爺爺木工手藝精湛,所以,他主要承擔卡車車廂、駕駛室內木質構件的修繕、製作和更換等任務。幾個月後,工作安頓妥當,經批准爺爺回家接奶奶。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初秋夜晚,歷盡艱險闖過敵佔區、爬過封鎖線的爺爺終於在親戚家中找到了奶奶。相思愁腸、驚喜交加的奶奶還沒來得及多說幾句話,爺爺就催促她連夜趕路,甚至顧不上向父母道別。面對前景未卜的生活,奶奶犯了愁,茫然地問爺爺:“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來?”爺爺回答:“等打完仗,我們就回家。”

熄灯号丨等打完仗,我们就回家

爺爺奶奶簡單地收拾了兩個包裹衣物的粗布包袱,委託親戚向長輩捎口信說去西安生活,便隨身帶些乾糧,挎著包袱,頂風冒雨消失在暗夜中。他們喬裝成走親戚的鄉民,夾雜在逃難的人流中,混過敵佔區多個關口的盤查,輾轉換乘馬車、卡車、火車,終於趕到西安。當時,抗戰已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爺爺所在的部隊在西北、西南方向運輸任務頻繁,有時他一出門數週甚至數月才能回家。為了讓奶奶放心,每次離家時,爺爺都會安慰奶奶:“等打完仗,我們就回家。”

1941年底,爺爺所在的部隊調防四川綿陽,編入遠征軍所屬的一個運輸大隊,主要擔負從滇緬公路向大後方搶運物資,不但路途艱險、伴隨保障的時間更長了,而且車隊還經常遭受敵機轟炸襲擾,危險也更大了。奶奶隨爺爺遷到四川后,父親於1942年出生,她的牽掛和擔心與日俱增。那時奶奶非常憔悴,爺爺出門在外,她每天都望眼欲穿、心急如焚地盼望他平安歸來。有時家屬區傳聞有人犧牲,她更是坐臥不安、徹夜難眠,以至於有段時間因嚴重失眠精神恍惚,半夜聽見風吹草動就下意識開門迎接爺爺回家。爺爺看出了奶奶的擔心,每次出門執行任務都會寬慰奶奶說路上很安全,臨行前都會重複那句老生常談的話:“等打完仗,我們就回家。”

熄灯号丨等打完仗,我们就回家

艱難地熬到了抗戰勝利,爺爺奶奶如釋重負深深吁了口氣,終於可以解甲歸田過安穩日子了,爺爺提交了復員申請,做好了回家準備。抗戰時期,由於國民政府無暇西顧,新疆防務空虛,為防止大國插手滲透,抗戰剛結束,運輸大隊就奉命移防甘肅蘭州,向新疆地區運送兵員和物資,爺爺的申請沒有批准。離開四川的當晚,奶奶很傷感,爺爺勸道:“同往從軍的人,很多都犧牲了,他們再也不能回家了,我們能活著就很幸福了。”最後,還是那句承諾:“等打完仗,我們就回家。”

爺爺奶奶跟隨部隊先後在蘭州和河西走廊多地駐紮,1948年進駐新疆,1949年9月起義,改編為解放軍第22兵團一部,新疆和平解放,回家的希望再次燃起。當時的新疆匪患猖獗、流寇橫行,分裂勢力也蠢蠢欲動,新生政權還很不穩固,部隊剿匪任務很重。汽車在運載量、機動性、通行性等方面優勢明顯,對穩疆固邊作用突出,爺爺依然像戰爭年代那樣隨車早出晚歸奔忙在外,出發時總會留下那句讓奶奶依然懷有期待的話:“等打完仗,我們就回家。”

幾年後,新疆局勢逐漸穩定,各項建設事業蓬勃展開。中央決定成立生產建設兵團,爺爺所在的部隊集體就地轉業,擔負起屯墾戍邊的任務。其間,父親上了學,姑姑、叔叔相繼出生,生活也恢復了正常。奶奶思鄉念親的心情更加迫切,與爺爺商量攜家人返鄉事宜。爺爺說:“我從小因戰亂跟隨長輩流落他鄉,後又因戰爭四處奔波,現在剛剛過上穩定生活,再費盡周折返回,既沒有工作,也沒有給咱分地,這一大家子人怎麼辦呀?現在雖然不打仗了,但也要一手握槍、一手拿鎬,在邊疆開荒搞建設跟打仗是一樣的道理。等這仗打完了,我們就回家。”

60年代中後期,中蘇關係迅速惡化,邊境局勢驟然緊張,新疆再次成為反霸前沿。已過花甲之年的爺爺,仍是老軍人做派,隨身攜帶的衣物、日用品裝箱放置床頭,自制的乾糧打包裝袋掛在牆上,入睡前服裝疊放有序置於枕邊,鞋子在床前擺放整齊,彷彿一起床就要披掛出征。這樣的場景一直延續到我兒時。爺爺直到70歲才退休,1978年帶著奶奶返回了闊別40年之久的家,久違的親情仍然親切,但故居早已蕩然無存,鄉土也找不出記憶的模樣,反而有種莫名的陌生感。居住一段時間後,爺爺奶奶反倒思念起生活了30年,用汗水在戈壁荒原上建立起的家。於是,謝絕了親人的再三挽留,回到已經無法割捨的邊疆熱土。爺爺在奶奶想念親人或拌嘴時,也偶爾說起那句奶奶已不再當真,但有撫慰作用的話:“等打完仗,我們就回家。”

進入80年代,爺爺的身體每況愈下,過去因勞累和傷痛積累的病灶發作,起居越來越困難,彌留之際,他拉起奶奶的手說:“‘等打完仗,我們就回家’,這承諾一輩子都沒有實現,我何嘗不想念那太行山下、黃河岸邊曾經的家!從記事起,我就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戰爭年代又常年漂泊在外,目睹了很多陣亡的戰友埋骨異鄉,直到解放後我們才真正過上太平日子,這就是當初投軍打仗追求的生活。現在子女們都已經在這裡成家立業,子孫滿堂其樂融融,我已不忍心再離開新疆了,就在這裡安家吧!”奶奶回答:“我早就知道遠方的家再也回不去了,但每次聽你講‘等打完仗,我們就回家’的時候,心裡都很溫暖,聽了一輩子仍然感覺親切。”兩位老人四目相對、老淚縱橫、心領神會……

歷史的峰迴路轉中,總有一些記憶會貫穿歲月、薪火賡續。爺爺奶奶不畏艱險、積極進取、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深深影響了後輩兒孫,成為家中傳承的精神財富。如今,從爺爺奶奶揮汗如雨、播灑情感的兵團土地上走出來的晚輩已分佈在全國多地,大家都揣著祖輩留下的“家訓”,帶著對邊關的鄉愁眷戀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默默耕耘在奮鬥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