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上的壓軸菜(2)東坡肉

東坡肉,又名紅燒肉、滾肉、東坡燜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後燒的,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

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夾起一塊嚐嚐,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歷史上相傳為北宋詩人蘇軾所創制。東坡肉的最早發源地是湖北黃岡。1080年蘇東坡謫居黃岡,因當地豬多肉賤,才想出這種吃肉的方法。

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記載:“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詩》雲:‘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後來,1085年蘇軾從黃州復出,經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開封,在朝廷裡任職,沒過多久,受排擠,1089年要求調往杭州任太守,這才將黃州燒肉的經驗發展成東坡肉這道菜餚。作為漢族佳餚,後流行於江浙。

年夜飯上的壓軸菜(2)東坡肉

準備材料

豬肉1000克,生薑4片,香蔥50克,白糖80克,生抽70ml,老抽1/4小匙,花雕酒50ml,清水600ml,小白菜100克。

製作方法

1、將五花肉洗乾淨後切成方塊,放入沸水鍋中焯燙5分鐘去除血水,撈出用清水沖洗乾淨。

年夜飯上的壓軸菜(2)東坡肉

2、將大蔥切成長段,薑切片,分別墊入砂鍋底部防止肉皮粘鍋,將五花肉肉皮朝下碼放在砂鍋裡。

年夜飯上的壓軸菜(2)東坡肉

3、往砂鍋里加入老抽、花雕酒、白糖和鹽,蓋上蓋子,大火燒滾後轉小火慢燉1個半小時。

年夜飯上的壓軸菜(2)東坡肉

4、將五花肉從砂鍋取出,肉皮朝上放入一個帶蓋的燉盅內,把砂鍋裡剩餘的湯汁舀入燉盅內,蓋上蓋子入鍋大火蒸20分鐘。

年夜飯上的壓軸菜(2)東坡肉


5、將小白菜洗乾淨後用滾水燙熟,拌少許油碼放在盤中,將五花肉放在上面,最後淋上肉汁即可。

年夜飯上的壓軸菜(2)東坡肉

小技巧

1、用酒代替水燒肉,不但去除腥味,而且能使肉質酥軟味道更香濃。

2、你也可以把整塊肉焯燙後再切成小塊,那樣形狀會比較平整。

年夜飯上的壓軸菜(2)東坡肉

大家喜歡的話可以點下收藏和關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