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乙肝,我还能“爱”吗?——直击“大三阳”的社交圈

得了乙肝,我还能“爱”吗?——直击“大三阳”的社交圈

这两年,

我的耳边不止一次重复着这样的声音,

原本脆弱的心逐渐变得麻木。

我,一个优秀的适龄男青年,

不曾想到,

拥有一段平凡的爱情竟成了我的“奢侈品”。

而立之年,我被“禁止恋爱”

从小,我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担任过团支书,获得过奖学金。毕业后,全身心投入到家族事业中,公司在我的经营管理下也小有成就。我庆幸自己没有坐享其成地成为“富二代”,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直到在公司体检后接到一纸报告,报告上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将我抛出了原本的生活轨迹。

看着体检报告,我恐慌到了极点,不甘心美好前途就这样被“乙肝”断送。同样欲哭无泪的还有我的母亲,事实上,她就是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一直侥幸我能幸免,但事实证明,我依然没有逃过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魔爪”。

从此,“大三阳”便成了我人生的“恋爱禁行令”,数次甜蜜的恋情都以病情的公开而终结,我难过伤心,却又无可奈何。看着垂头丧气的我,母亲的一句话无意间点醒了我:“你不要绝望,乙肝又不是不治之症,现代医学那么发达,一定会有办法的!”看着母亲关切的眼神,我明白,悲伤在疾病面前毫无帮助,我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乙肝并没有我想象中这么可怕——而立之年,我最大愿望就是战胜乙肝!

经过多方打探,我不顾路途遥远来到了上海瑞金医院感染科,找到了王晖主任。王主任耐心听完我的病情,为我安排了一系列检查,看着我的检查报告说:“你的乙肝病毒是母婴传播所致,所以病毒量比较高,肝功能指标也不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达到了300IU/L,治疗难度也相应较大。不过,目前根据你的检查报告来看,幸好你及时就医,肝脏功能受损伤不严重,如果坚持定期规范检查,找准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时机,依然有临床治愈的可能。”听完王主任的话,我瞬间点燃了希望。

密切随访2年后,我开始了每周一次的长效干扰素治疗。治疗之初,我感到浑身乏力、关节酸痛、食欲下降,有时还会发烧,最让我痛苦的是经常处于烦躁不安状态,人特别容易发脾气。好在治疗之前,医生就把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一五一十地详细告诉了我。

就这样,我坚持每个疗程的治疗,治疗其间,定期随访,及时评估疗效,甚至通过多学科会诊评估不良反应的程度,不断调整治疗方案,让我一次次地坚持了下来。

治疗6个月后,长效干扰素的效力让我欣喜若狂——我的乙肝表面抗原指标大幅下降。治疗36个月后,我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并出现了乙肝表面抗体(保护性抗体)。

医生将写有“HBsAg(-)、HBs抗体(+)”的检查报告递给我,说:“恭喜你,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你已经达到了临床治愈 ,可以停药了!”我紧紧攥着检查报告,突然又久违的幸福感使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喜极而泣。

当爱情来敲门

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体会艰辛和战胜各种困难。这样你才会体味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幸运。在经历了3年抗病毒治疗后,我已充分体会了个中的真谛。如今,我不仅重获健康,我还收获了一段甜蜜的爱情。

医生寄语

得了乙肝,我还能“爱”吗?——直击“大三阳”的社交圈

肝功能正常 ≠ 肝脏“没毛病”

肝功能只是代表肝脏的某项正常功能,肝功能正常并不代表一定没有肝脏病变。如有些乙肝病人肝脏已经纤维化或肝硬化,但肝功能可能完全正常。因此配合做肝硬度检测,有时甚至肝穿刺都是必要的诊断方法。总之,要确定肝脏是否健康,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专科的规范检查。对普通人而言,预防则是保护肝脏健康的重中之重。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许多病毒携带者终生不发病。因此,一些应该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误认为“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长期不愿就医,一旦病情严重而不得不就医时,往往已经发展为重型肝炎(肝衰竭))或肝硬化晚期,失去乙肝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学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全程、规范地配合医生进行抗病毒治疗。

定期复查——对抗乙肝的黄金守则

慢性肝炎随着病情的变化,症状也会发生变化。通过定期复查,医生可以在系列检查中做前后动态评估,以判断治疗是否取得了效果,是否出现耐药,及时确认或更改治疗方案,防止出现严重不良后果。

目前,国内外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分为两大类,即核苷(酸)类药物和干扰素。核苷(酸)类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α和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α。

核苷(酸)类药物口服方便,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强,副作用小,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使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肝细胞肝癌的发生。但其在HBeAg血清学转换(俗称“大三阳”转“小三阳”)和降低HBsAg滴度方面作用并不理想,且需要长期服药,有些药物有耐药风险。而干扰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乙肝病毒的清除,疗程相对固定,容易停药,在HBeAg血清学转换和降低HBsAg滴度方面具有优势,适合相对年轻、肝脏基础相对较好的病人,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甚至达到临床治愈。(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

本文转载自“大众医学”,转载仅作观点分享,更多肝胆资讯,免费咨询医生,请关注“肝胆相照公益行动”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