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喜力聯姻背後:國內啤酒業產銷量下降多年 遭競品衝擊

經歷年初的漲價潮和世界盃的熱浪,8月3日喜力宣佈把中國區業務和華潤啤酒進行合併一事,吸引了外界對行業的目光。

8月3日上午,華潤啤酒(00291,HK)和喜力均對外披露雙方的合作。具體合作包括,華潤啤酒控股股東華潤集團(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啤酒集團)擬向喜力出售40%股份,對價243.5億港元。而華潤啤酒集團的股東華潤創業擬以4.6億歐元的總現金對價購買0.9%的喜力股份。此外,華潤啤酒將合併喜力中國區業務。

兩大啤酒巨頭的聯姻,無疑將進一步影響行業格局,未來國內啤酒行業格局會如何演變?另外,兩大巨頭合作的背後是中國啤酒業產銷量下滑多年的行業現狀,那麼未來啤酒業的走勢如何?

產銷量仍處於下滑趨勢

港股華潤啤酒旗下擁有雪花啤酒品牌。華潤啤酒集團持有上市公司51.67%股權。

“喜力的品牌非常響,但它在中國缺乏渠道以及落地的能力,而在這方面華潤剛好可以與其形成互補。這兩者的強強聯合意味著中國啤酒的中高端市場將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三足鼎立”即為華潤、百威英博和嘉士伯。

在朱丹蓬看來:“因為華潤、百威英博和嘉士伯這三個巨頭將展開在中高端市場的廝殺,加速市場佈局,進一步擠壓市場空間。”

據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7年華潤、青島啤酒在中檔酒中形成雙寡頭格局,分別約佔市場份額20%和30%;百威則在高檔酒市場中一家獨大,市場佔有率約為40%。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整個啤酒行業的集中度一直在不斷提升。前瞻產業研究院的《2018-2023年中國啤酒行業品牌競爭與消費需求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啤酒行業CR5(前五大啤酒廠商佔據的市場份額)不足50%,2016年行業CR5增長為74.7%。而截至2017年,國內啤酒行業排名前五分別為華潤雪花(27.8%)、青島啤酒(20.0%)、百威英博(16.7%)、燕京啤酒(12.0%)、嘉士伯(5.7%),CR5為82.2%。

儘管如此,我國啤酒業的行業集中度與其他國家更加成熟的啤酒市場相比仍不高,行業主導者尚未出現。廣發證券研報指出,未來10年我國啤酒行業有望形成雙寡頭格局。70%以上省份競爭格局已定,競爭已趨於緩和,各龍頭已經開始採取提升優勢市場份額、放棄劣勢市場的戰略。

行業龍頭在跑馬圈地,但我國啤酒行業近年產銷量整體仍處於緩慢下滑趨勢。

廣發證券的一份研報分析預測,我國未來10年啤酒行業銷量年複合增長率為-1%左右。而根據聯合國的預測,中國2015年~2030年啤酒消費主力人群(25歲~44歲)佔比會持續下滑,年均下滑0.35個百分點,加上未來健康訴求不斷提升、總人口增長緩慢,長期來看,中國啤酒消費量將呈下降趨勢,但下滑幅度較為緩慢。

我國啤酒業產量在2013年後就不斷下滑。數據顯示,2008年之前,我國啤酒行業總體可保持近10%以上的增長,2009年~2013年,總體仍然保持5%~10%的增張;2013年,我國啤酒市場產量達到5061.5萬千升的歷史高點。

2014年~2017年,我國啤酒整體市場持續低迷,連續四年產量不斷下降,2016年為4506萬千升。到2017年,我國的啤酒產量僅為4402萬千升。

2018年1~2月、3月、4月、5月,國產啤酒產量同比增幅分別為0.7%、2.5%、6.1%、1.5%。而6月份啤酒產量同比下滑2.3%。

受進口啤酒及替代品衝擊

在解釋今年6月份啤酒產銷量為何同比下滑時,朱丹蓬表示,國產啤酒產量6月份出現下滑與世界盃有關。實際上,在世界盃期間,啤酒消費總量實現了增長,但主要被進口啤酒搶佔了先機,國產啤酒並沒有享受到紅利。

進口啤酒的衝擊是目前我國啤酒業面臨的問題之一。國產啤酒產量下滑的同時,進口啤酒卻連續5年保持高速增長。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啤酒的進口量達到了71.62萬千升的歷史高點,2018年1月中國進口啤酒同比增長83.9%。

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消費結構改善,傳統啤酒逐漸失去了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朱丹蓬認為,不斷出現的低酒精飲品等作為啤酒替代品,同樣對啤酒業造成了一定衝擊。

朱丹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於整個啤酒業來說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困境,一是低端這塊沒利潤,二是高端這塊沒銷量。”但他同時表示看好中國高端啤酒的發展,他認為,隨著進口啤酒對消費者的教育、科普,近兩年中國高端啤酒消費人口的紅利相較以前已經有了較大改善。目前,高端啤酒從導入期進入了成長期,市場佔有率暫時不會超過20%,但在未來3年內有望達到35%左右。

廣發證券亦撰文指出,由於量增空間有限,啤酒行業未來的主要增長動力將由噸價提升帶來。今年來,啤酒行業企業紛紛對產品進行了價格提升。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