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放心的進口食用油!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和大豆的進口國。從細分油種上看,食用油主要有大豆油、菜籽油、棕櫚油和花生油,其中,棕櫚油全部依賴進口,其次依賴程度較高的為大豆油。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進口食用植物油主要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進口量位居全國各口岸前列。天津海關為了更好地保護國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嚴格管控進口植物油檢驗檢疫的每一個環節,確保每一滴油都讓老百姓吃得放心。

常見的食用植物油

植物油含有亞油酸、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人體健康所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不同的植物油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是不一樣的。長期食用單一油種很難做到脂肪酸的合理搭配攝入。我們提倡吃不同種類的植物油,這樣會對身體更有好處。下面來了解一下常吃的幾種植物油。

花生油,美味的炒菜油。花生油三種脂肪酸的成分構成基本是1:1:1,富含維生素E。含鋅量是色拉油、菜籽油、豆油的多倍,所以食用花生油特別適宜於大眾補鋅。

大豆油,燉煮菜較合適。大豆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以亞油酸佔絕對優勢,並含有少量α-亞麻酸,維生素E較為豐富。大豆油中的亞麻酸具有降低血脂和血膽固醇的作用。

葵花籽油,不飽和脂肪酸最高。含有大量的亞油酸等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促進人體細胞的再生和成長,保護皮膚健康,並能減少膽固醇在血液中的淤積。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強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

玉米油,維生素E的大本營。玉米油的優勢是其中維生素E的含量高於普通植物油,還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質,對皮膚和抗衰老比較有益。可以用於炒菜,也適合用於涼拌菜。

如何選購食用油

消費者在選購食用油時要注意哪些問題?下面,天津海關就來教你幾招。

第一招:看標識

按國家標準(GB2716)的要求,食用油的外包裝上必須標明食品名稱、配料表、質量等級、淨含量和規格、生產者或經銷商的名稱、地址和聯繫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代號等,國產植物油還需要有QS(質量安全)標誌。生產企業必須在外包裝上標明產品原料生產國以及是否使用了轉基因原料,必須標明生產工藝是“壓榨”還是“浸出”。有的產品包裝上有標識如“5S”壓榨,或“4S”等字樣,其實這些並不是行內的專業標識,而是企業為了配合宣傳提出的概念。

第二招:看顏色和透明度

優質的食用油透明而不渾濁,正常的食用油顏色呈淡黃色、黃色或者棕黃色,一般以淺色為優,油的顏色深,說明精煉程度不高。一級油比二級、三級、四級油的顏色要淡。但不同油脂之間顏色一般沒有可比性,因為國家標準中不同油脂同樣級別的油脂顏色不一定一樣。透明度是反映油脂純度的重要感官指標之一,純淨的油應是透明的。一般高品質食用油在日光和燈光下肉眼觀察清亮無霧狀、無懸浮物、無雜質、透明度好。

第三招:看有無沉澱物和分層

高品質食用油無沉澱和懸浮物,黏度較小。沉澱物俗稱油腳,主要是雜質,在一定條件下沉於油的底層。購油時應選擇透明度高、色澤較淺(但芝麻油除外)、無沉澱物的油。若有分層現象則很可能是摻假的混雜油。優質的植物油靜置24小時後,應該清晰透明、無沉澱。

第四招:聞氣味

不同品種的食用油,都有各自的獨特氣味,可蘸一點放在手心,兩手搓至發熱後用鼻嗅之,可以聞到油脂的清香;如果有異味,則為劣質油;有哈喇味、酸臭味的,說明已變質。

第五招:嘗滋味

用手指沾少許食用油入口品嚐一下,優質的食用油滋味純正,帶有油的清香味,如果有酸、苦、辣、澀、麻等味道(橄欖油會有苦味和辛辣味),說明是劣質油。

日常吃油小建議

最好是在不同類別油脂中替換食用。比較理想的方式是,用不同耐熱性的油脂做不同的菜餚,這樣無需特別調和,自然而然地實現了不同油脂的配合。

不建議食用飽和脂肪酸含量

多的油脂,例如棕櫚油、氫化植物油。

無論選用哪一種食用油,每人每日用量為25-30克。即使健康的油,脂肪含量都超過99%,能量驚人,超量食用,都會催胖。食用油中的亞油酸和亞麻酸都不耐熱,亞麻酸尤其怕熱,煎炸或反覆受熱之後容易氧化聚合,對健康十分有害。所以應當儘量少食用油炸食品。

作者:XXX;來源:中國油脂網;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