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庭,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在《娛樂至死》裡提到關於未來的一個擔憂,就是毀滅我們的終將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我們不知不覺中就身處在了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生活中,幾乎每一個人坐著、站著、走著的人,眼睛都不會離開自己手中那個幾千塊的小鐵塊。

從這個小鐵塊裡,是容納了這個花花世界的別樣精彩,有讀不完的文章,看不完的新聞,聽不完的音樂和八卦,還有千千萬萬張圖片正在加載,朋友圈每天都有更新,你並不想錯過每一刻新鮮動態,還有各款遊戲,裡面構建了無數個虛擬的世界讓你找到足夠的存在感。

什麼樣的家庭,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只要你想,這個小鐵塊可以讓你生活充滿了“樂趣”,並且不用費任何精力和思考壓力。

這就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並且它歡迎著每一個人,從出生那天開始,就成為它的原住民。

最重要的,這些信息從各個地方角落被收集,加工,處理之後,端上來就是一盤已經符合了人類惰性的好菜,這些菜品就像是迴轉料理上的壽司,一盤接著一盤,讓你來不及思考它是否合理,是否真實,只需要你當下感受到滿足且輕鬆就可以了。

對啊,回轉壽司我們從來不用思考要吃什麼,只需要從旋轉的帶子上取下來食物,就行了。

什麼樣的家庭,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所以數以億萬計的信息,通過碎片化的狀態不斷被我們接收,將我們所有的空隙時間擠滿。

聽到震動就忍不住劃開屏幕,看到紅點就忍不住用手指消滅,得知哪裡出事趕緊去微博圍觀,再困也要熬夜化身鍵盤俠……我們從不缺少新聞去大開腦洞。

我們看起來什麼都知道一點,但是我們從來都不知道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於是我們在這樣一個時代裡,逐漸失去了專注的能力,所以我們在大眾娛樂的浪潮裡,逐漸變成了一個從眾者,而少有真正思考我們真正應該專注且堅持的熱愛。

1

有一天,蘇格拉底上課時,從短袍中掏出一個蘋果:

“大家集中精力,嗅聞空氣中的氣味。”然後,他回到講臺,舉著蘋果問:

“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味道?”

什麼樣的家庭,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幾位同學回答:“我聞到了,淡淡的蘋果香味!”其他同學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聲。蘇格拉底再次舉著蘋果從學生叢中走過,“請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聞空氣中的味道。”

回到講臺,他問:“大家聞到蘋果的味道了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回答:“聞到了!”

蘇格拉底說:“非常遺憾,這是一個假蘋果。”

我們,其實很喜歡隨大流。

什麼樣的家庭,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而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當鋪天蓋地的信息湧向你的時候,當一件新鮮事出現的時候,媒體和信息傳遞介質的多樣化,會讓你立刻看到身旁的站隊,所以你也不假思索的跟了過去。

今天大家喜歡蘋果,你也喜歡蘋果,明天大家選擇西紅柿,你也選了西紅柿。

沒有思考,更不會專注。

所以當我們在說: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做遊戲時不好好做遊戲,學唱歌時不好好唱歌,坐不住,亂跑亂跳。”

“我的兒子做作業,總是磨磨蹭蹭,一會兒動這個,一會兒玩那個,一點作業都要做到半夜。”

“我家女兒上課總是不注意聽講,課下什麼也不會,因為這我打過、罵過,總是不管用。”

什麼樣的家庭,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這些問題,可能並不全是孩子的錯。

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從他們生下來開始,手機、電視、電腦、遊戲機……高科技的娛樂方式層出不窮,已經遠超從前。他們面臨的誘惑和選擇比我們多太多。

連成年人都難以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專注於自己,而非娛樂,孩子的問題可能只是效仿了父母的行為而已。

2

科技的發展,信息的爆炸一定程度上是帶給了我們生活的便利。

但是我們更應該警惕這種娛樂趨勢下的環境,要如何保持我們的專注力?尤其是我們下一代的專注力。

什麼樣的家庭,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做作業慢,邊做邊玩、上課聽講,心不在焉、大題不會做,小題總做錯、做事馬虎,丟三落四這些問題可能需要父母更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注意力是一切學習問題的根源,是所有基礎的能力和核心。通俗的來說,注意力就是指專心的想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專心聽課、專心看書、專心思考、專心做作業、專心去考試的能力。

這樣的能力培養並不是靠理論或者口頭上的訓練,更多的在於實踐,這樣的實踐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陪伴,在日常生活中,選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去吸引孩子的眼球,激發孩子的興趣,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坐得住,靜下心來,逐步延長注意力的時間。

什麼樣的家庭,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單純的知識會讓孩子覺得枯燥,那就可以試試將現代社會中的運營法則,以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孩子體驗到社會角色的不同,比如和孩子一起模擬做一個商業項目,讓孩子負責其中一環,讓他自己通過努力去查資料想解決問題的辦法,並擔負責任,在這個過程中既讓孩子感受到實踐的樂趣,而不是簡單停留到書本,更多的是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責任,在實踐中去形成自我約束和專注的能力。

讓孩子自己形成自我思考,敏思踐行的行為習慣,才能真正讓孩子在未來信息更加爆炸的社會里,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有所為且有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