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服用激素類的藥物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兒科醫生琪樂


激素為什麼不能長期服用?有哪些不良反應?

糖皮質激素,是由人體內腎上腺皮質分泌的內源物質,對於體內糖、鹽、脂肪、蛋白質等多種物質的代謝都有調節作用。

長期應用激素會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產生較強的抑制作用,影響腎上腺皮質功能,干擾體內的代謝過程,導致代謝紊亂,表現為庫欣綜合徵(向心性肥胖)、皮膚變薄、骨質疏鬆、高血糖、高血脂、生長髮育遲緩等等。

長期應用激素會損傷消化道,造成潰瘍和出血。另外,糖皮質激素還對神經系統有影響,用藥後可能會導致夜間過於興奮,在劑量很大時甚至可能表現出精神失常的症狀。

最重要的一點是,它抑制了人體的免疫反應,不僅使感染容易發生,在感染髮生之後還會掩蓋感染的症狀和藥物過敏反應症狀,造成“天下太平”的假象,影響對病情和過敏反應的判斷。

激素用藥禁忌證

1、嚴重精神病史;2、癲癇;3、活動性消化性潰瘍;4、新近胃腸吻合術後;5、骨折;6、創傷修復期;7、單純皰疹性角、結膜炎及潰瘍性角膜炎、角膜潰瘍;8、嚴重高血壓;9、嚴重糖尿病;10、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真菌感染);11、活動性肺結核;12、較嚴重的骨質疏鬆;13、妊娠初期及產褥期;14、尋常型銀屑病;15、青光眼。

激素類藥物常見誤區

誤區1:把激素當做退熱劑來使用

發熱是臨床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往往與病毒、細菌、原蟲、黴菌等感染有關。

激素雖能抑制內源性致熱原的釋放和直接作用於下丘腦體溫中樞使體溫下降或防治體溫升高,但同時可誘發許多不良反應。激素既能抑制體液免疫,又能抑制巨噬細胞與白細胞,從而有利於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使感染擴散,甚至激發黴菌或二重感染。

對待發熱,首先應弄清原因,屬於感染的應使用抗生素。對於感冒發熱,可應用解熱藥即可。因此,絕對不能把激素當做一般解熱藥來用。那種“一見發熱先來一針氫可”的做法實屬有害無益。

誤區2:把激素當做鎮痛劑來用

激素雖有抗炎作用,但長期應用,即使是小劑量也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因此,不能一遇腰疼、關節痛都應用激素。

動物試驗證明,激素攝入量與激素性股骨頭無菌壞死有密切關係,當階段性或連續性應用激素的總量超過相當於強的松2000mg時,即可引起股骨頭無菌壞死。

例1:患者,女,67 歲,因感冒到鄉村衛生所就診,醫生給予肌注地塞米松5m g,安痛定2ml, 患者自覺症狀明顯減輕,見效快, 故自此以後,患者每自覺感冒時醫生就給肌註上述兩種藥物。一年後患者出現雙側髖關節疼痛,四肢肌無力不能站立,行走困難。後診斷為雙側股骨頭壞死,因經濟困難,放棄治療。

誤區3:把激素當做“預防中藥注射劑過敏”藥使用

調查發現,兒科或小門診在給孩子使用中藥注射液的時候,常常都要同時使用地塞米松!其目的首先是防止過敏,其次是快速降溫給人藥物有效的感覺!

地塞米松有抗炎、抗過敏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嚴重細菌感染和嚴重過敏性疾病。激素用於中藥注射液過敏、休克後急救,那是在救命;激素用於預防中藥注射液過敏、用在本可物理降溫、口服藥降溫的普通感冒,那是在害人!!


嶺南藥師


臨床有些病,需要長期應用激素,那麼長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呢?主要包括:

①長期應用激素可以出現向心性肥胖,表現為滿月臉、水牛背,多毛、痤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低血鉀、骨質疏鬆。

②長期應用激素還可以誘發或加重感染或使體內潛在病灶擴散,有時候會出現少見的真菌感染,主要是因為免疫力下降有關;

③激素還可以誘發或加重胃、十二指腸潰瘍。所以應用的時候要配合胃黏膜保護藥。

④激素可引起飲食增加、激動、失眠、個別人可誘發精神病,偶爾可誘發癲癇。所以應用激素後大部分人食量增加,出現肥胖。

⑤激素還可以使眼壓升高,誘發青光眼、白內障。

大部分副作用與激素的用量有關,也與應用時間長短有關,所以臨床要仔細把握適應症,認真觀察副作用,必要時及時停藥或者用其他的藥來干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