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二季度高增長背後的隱憂——保護主義、通脹和債務風險

這兩天媒體都在津津有味地評論美國第二季度4.1%的增長率,這與其說是特朗普經濟政策的成功,不如說是他設置媒體議題的成功。很難想象任何其他總統會因為一個季度的數據而邀功請賞,甚至專門開新聞發佈會(當然,發佈會上可以像往常一樣拒絕回答問題)。奧巴馬時期曾有四個季度的年化增長率超過4%,但是沒有一次讓媒體這麼樂此不疲地討論。

這個4.1%到底能對全年的經濟增長起到多強的預示作用,現在還很難說。但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出口在上一個季度的突然增長,絕對不是競爭力突然增加的結果,也不是因為其他國家被迫降低對美國的貿易壁壘,而是由於大量國外企業因為預期未來的報復性關稅而提前囤積美國產品。這種短期出口需求在關稅塵埃落定以後(不管是確定增加,還是確定不增加),自然會立刻消失。

通脹風險

減稅造成的經濟活動增長到底勢頭有多強,我不想妄下結論。但我更關注的是GDP以外的經濟風險。刺激性經濟政策(尤其是減稅)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通貨膨脹增加。特朗普的減稅方案和凱恩斯主義有類似之處,它並不像傳統的保守派那樣側重於減少政府支出,而是通過增加政府負債來為減稅提供資金。這樣的好處當然是不致於讓政府開支過於緊張,但壞處是貨幣供應會驟然增加。光是經濟刺激還好,美國的一系列關稅措施(尤其是針對鋼鐵的)又讓很多原材料的生產成本增加。昨天新聞中剛剛提到,可口可樂公司忽然宣佈對零售商漲價,理由是生產成本的增加。具體漲幅多少並沒有披露,但是既然需要特別宣佈,想必是比較不同尋常的調整。從下圖也可以看出,最近一季度的通脹率已經明顯增加。

美國二季度高增長背後的隱憂——保護主義、通脹和債務風險

(來源:Trading Economics)

通貨膨脹不一定都是壞事。在失業率高企的情況下,用通脹來刺激投資,從而吸引大量勞動力進入市場,所造成的收入增長將會超過物價增長,這也是凱恩斯主義的核心觀點之一。但問題是特朗普經濟刺激開始之前,失業率已經相當低,那麼經濟刺激所造成邊際效益,就會非常有限。你需要很高的貨幣供應增長才能推動收入增長。這時候,經濟增長對很多收入固定的人來說,就會顯得得不償失了。根據6月份的數據,美國小時工資比去年同期只增長了2.7,而同一階段的通貨膨脹率是2.9。也就是說,對於沒有資本性收入的純粹勞動者來說,過去一年的收入是下降的。

特朗普對於通脹的重視程度,顯然不如對於GDP的重視程度。7月19號,他在接受CNBC採訪時打破慣例地批評美聯儲的升息計劃:“我對此不開心。我不喜歡在我們對經濟方面做了這麼多工作以後忽然看見利率漲上去。”

對於他這張大嘴來說,說出這樣的話當然是在大家意料之中的。但是總統干涉美聯儲貨幣政策畢竟是西方國家相當忌諱的事,此言論還是引發了很多爭議。總統出於短期政治利益,很可能會過度開支而導致經濟泡沫或惡性通脹,這種現象在央行不獨立的國家可以說是家常便飯。美聯儲的七名委員的固定任期長達14年,就是為了讓他們能夠免於受總統的壓力。從90年代以來,美國總統完全遵循了對聯儲貨幣政策不發表任何看法的傳統。

特朗普顯然不甘於遵守這種傳統。當然,通脹也會危害他的支持率,但我個人的猜測是他可能更注重搖擺州某些特定行業的選民,如鋼鐵、煤礦等行業的人,這些人從他的擴張政策中獲得的收益可能超出了美國人的平均水平。所以他寧可通脹發生,也不願意美聯儲通過升息來冷卻投資和消費。美聯儲的想法當然是不一樣的,他們可能也有私心,但是沒有動機去特別照顧某些特殊選民而忽視整體性的經濟風險。如果通脹失控,他們作為頂尖專家恐怕會名譽掃地。

如果我們假設美聯儲頂住壓力按計劃升息,那麼通脹應該不至於失控。但是當利息上升,企業的投資和公眾的消費成本上升,目前的增長率也就不可能保持。何況美聯儲也並非絕對安全,至少主席還是每四年需要總統重新任命一次。如果出於某些原因,美聯儲沒有頂住壓力,那我們需要擔心的就是比低增長率更可怕的高通脹了。

債務風險

特朗普式的“大撒幣”經濟政策的另一個危險就是給投資者和消費者一種不符合實際的過度自信。即使是反對特朗普的人,在拿到減稅的好處後,難免不出現一種經濟上的信心膨脹,從而增加投資和消費的行為。投資和消費對經濟體的運行都是很重要的,但它們的好處並不是沒有條件的。投資生產性活動當然會短期增加GDP,但是長期看除非你生產出的東西能賣得出去,否則只會成為庫存而吹大經濟泡沫。比如說一個公司蓋一座樓房但沒有人買,幾年後再把它拆掉,這個過程當然是增加了GDP的,但是其代價是這個公司的債務會增加,從而成為經濟體的定時炸彈。中國的GDP其實有很多屬於這種性質,其風險是相當大的,此文不詳細探討。消費也是一樣,雖然你瘋狂購物會增加GDP,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的收入增長低於你的消費增長,從而無法支付你的信用卡債務,你也許給你的經濟體增加了一枚定時炸彈。

下面兩張圖中,第一張圖顯示美國的家庭債務餘額已經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當然,現在的GDP總額也比以前更高,所以償債暫時不是問題。但是這個趨勢如果持續下去,結果會很難說。第二張圖顯示近幾年美國的信用卡和其他小額循環債務不僅一直在增長,而且在2017年10月和2018年3月出現了兩次比較大幅度的跳躍增長。這種膨脹的消費信心真的是理性的麼?很難想象和減稅政策造成的購買力幻覺沒有關係。

當然,如果特朗普真能想出辦法,讓民眾實際購買力的增長速度超過債務增長,也許這種風險可以被消化。但是,僅僅靠製造業迴流這樣的“產業降級”,靠把失業率在原有的低水平壓得更低,我很難想象會對購買力產生實質性影響。

美國二季度高增長背後的隱憂——保護主義、通脹和債務風險

美國二季度高增長背後的隱憂——保護主義、通脹和債務風險

總之,最近幾個月美國經濟活動的增加是肯定的。但是下半年GDP增速能否保持勢頭,通脹能否有效控制,債務風險能否有效防範,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特朗普自己未必沒有意識到,但是他很清楚,即使出問題,也不太可能在中期選舉之前發生。而保住共和黨在參眾兩院的多數,當然是他目前的首要問題。無論在經濟上是否理性,他的強刺激政策在政治上確實是個聰明的策略。

(撰文:Huey L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