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我看著照片裡,慢慢長大的自己,從手中拿著玩具直到掙著人民幣。那時候玩耍嬉戲,現在是有心無力,兒時有趣的遊戲,現在被我們好好追憶……

——發條卡目索《洋娃娃》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

如果非要給人生設定一個安逸期,那麼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從記事兒起到上初中之前這個階段。這一時期,孩子們還沒被學習壓得喘不過氣,享受家長無時無刻的關愛,每天唱著歌兒上學,幻想著自己揹著一個炸藥包,一拉弦就能把老師炸成“大熊貓”……

一般來說,我們管這段無憂無慮的時期,叫童年。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與現在的孩子相比,二十年前,人們童年的壓力更小,畢竟現在的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已經在跟別人賽跑了。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層層拔高的學習階段,讓很多孩子還未來得及走進校門,便已感受到生存競爭的“壓力”了。

但即使是這樣,孩子們仍然不會泯滅他們的天性。為了留住並珍惜這份童真,大人們為孩子們設立了一個全球通行的節日——兒童節。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遙想當年,大牌哥的學校肯定會提前一到半個月組織排練兒童節聯歡會。上到行將畢業的六年級“大哥”,下到入學不到一年的新生,每個班級都會推舉出那麼一兩個節目,從基本的唱歌跳舞,到快板魔術,再有才一點的還能出個相聲小品。有時候雖然題材幼稚,但是孩子們照著大人的影子,學得都算有板有眼,以至於我現在都還記得三年級那年兒童節,有個跳霹靂舞的六年級學長,一出場便帥爆全場,可以說構成了我對“炫酷”這詞最初的認識了。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當時還沒有什麼SNH48,而這可能就是最初的女團了

兒童節那天,一般是上午聯歡,下午放假,有時候甚至前一天聯歡,六一放假一整天!你問我那會放假了能幹嗎?雖然家裡沒電腦,但我們還可以偷摸地去黑網吧啊……咳咳,當然這是少數男同學去的地方,大部分人還是在父母的帶領下去遊樂園之類的地方,比如鳳凰山和大城山。

說著六·一,回憶的涓流流向了整個童年,在沒有“熊大熊二”、沒有智能手機、更沒有普及電腦的時代,我的童年是這麼過來的。

二十年前,唐山人去這玩

從大牌哥記事起,鳳凰山和大城山組成了我對“遊樂園”的全部記憶。每到六·一的時候,我們家都會和七大姑八大姨在一起聚會,大人們喜歡去逛唐百、華聯,孩子們喜歡去鳳凰山,有時候上午逛完商場,中午在附近的餐館搓一頓好的,下午在鳳凰山公園耍一圈,各式各樣的充氣玩具環繞著我。那時候大牌哥在公園裡戴著一塊錢一個的凹凸曼面具,走著走著就高舉熒光電棒,夠著天空,彷彿自己也能變成光……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多年以後,大牌哥看著鳳凰山門口大爺用水毛筆在地上留下的字跡,不禁想起2001年的那個夏天,他曾經在老爹的帶領下,花一塊錢騎著電瓶車路過這裡,裝著火車頭外殼的電瓶車跑得不快,車上自帶的喇叭一直在單曲循環電子音的“蘭花草”。他記得啟動的時候,看車的阿姨拿著一把一字改錐,照著車屁股上的插孔一捅,車子彷彿整個兒活了起來,嘎啦嘎啦地開始放歌,我就躥進車裡,踩著踏板開始和周圍的小朋友“飆車”,十分鐘一次的歡樂,直到現在都還記得。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自帶按鈕的旋轉飛機瞭解一下,當年還以為能通過這按鈕操控升降,呵,孩子。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想當年我們還能在陡河水庫裡蕩起雙槳,看著小船兒推開波浪......當初嘗試划槳的時候,只感覺這船槳厚重有分量,完全劃不動,像我這樣的小朋友只能在腳踏船上找回自信了……

二十年前,唐山人玩這個

對於孩子來說,唯有玩耍和零食不可辜負,尤其是在暑假的時候,不用提前約定,到了點往樓下一跑,準有人在小區石臺那玩上了。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有段時間特別流行電子寵物,一開始還會有興致養個雞兒遛個鳥啥的,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我家雞仔還活著沒……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除了早期這些傳統模樣的電子寵物,隨著《數碼寶貝》的熱播,他們更多地順應了時代,搖身一變成了“暴龍機”。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上面決定了,由你來當被選召的孩子,去拯救數碼寶貝世界!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聽說攢過這個的人

有的已經結婚了

有的還是單身

……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當年花五塊錢買的第一輛四驅車,直到送給我外甥玩都不知道這貨真名叫啥,肯定不是三角箭!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嗯,那會四驅車從賽道里翻出去,總會興奮地跟人炫耀:“看見沒,我的車會旋風衝鋒龍捲風!”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真正玩過的才會知道,想攆上跑起來的四驅車,電動輪滑可能都不夠使……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2014年,《四驅兄弟》20週年開啟了新連載,講的是小豪和他“兒子”的故事……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啊哦~小霸王其樂無窮~!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到現在我還記得,當年和老爹配合玩《赤色要塞》,打了一下午可算是見到關底的大坦克了,但是就是過不去……

二十年前,唐山人吃這個

玩和吃,一個都不能少,那會我們都吃點啥呢?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樂事?可樂?不存在的,一般的小盆友是吃不起的,一天也沒幾塊錢零花的我們是吃不起這些的。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下面這些才是我們通常吃的零食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五毛一包的雪蓮瞭解一下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家長們最為反對的產品來了,一毛錢一包的刨冰!糖精味十足的色素勾兌飲料,但孩子們就是喜歡喝,比現在流行的維他檸檬茶更上癮!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糖稀這玩意兒更多的是拿來玩的,不是拿來吃的……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那會吃的基本上都是這種辣豆片或者辣豆腐串,辣條什麼的吃的少,所以對“衛龍”也談不上有啥情懷。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童年經典,饞了甚至在大學都網購過兩斤,沒錯,這就是牛羊配!有意思的是生產這款零食的廠家在潮州,有一次我問一個潮州的朋友吃過沒,他居然一臉茫然的跟我說:“冇啊……”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五毛一把的西瓜泡泡糖,那時候買了習慣隨手裝在褲兜,也不管什麼衛生不衛生的,想起來了來一粒。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競爭,小孩子也不例外,比如這吃泡泡糖吹泡泡,兩粒一起嚼,吹個頭那麼大的泡泡,很厲害嗎?不好意思,基本操作(叉腰)。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能讓你變身的“大大”泡泡糖,與此相對的還有“比巴卜”。一個主打超級英雄人設,另一個包裝內附贈各種卡通水貼,盤點童年幾大“對手”零食,這倆算是很經典了。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要說上面這些吃的有什麼共同點,我想莫過於他們都是一兩毛錢就能搞定的零食了,現在去小賣部,放眼望去五毛錢的東西都少……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說起互為對手的零食,就不能不提下面這兩位——小浣熊和小虎隊。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強迫症”要從娃娃抓起,贈品抽獎營銷套路深入人心

二十年前,唐山人的兒童節是這麼過的……

誰還記得這套卡火到連“小熊餅乾”都送正版的

從小圓片到主題人物卡,小虎隊和小浣熊一直在相愛相殺,後來還有小當家、小靈龍、魔法士加入混戰。現如今,只剩下沒卡收的小浣熊和漲了價的魔法士了……

最後說兩句

漫漫人生路,童年、青春,我們都已經路過,很多值得回憶的東西都在行色匆匆間流逝了。一件玩具,一包零食,或者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都成了人生長河的一個記號,在我們回眸時,時隱時現。

兒童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