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炎炎夏日你想不到的古人避暑方法?

1、涼屋

唐代出現了一種供人消暑的“涼屋”。“涼屋”通常傍水而建,採用類似水車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涼氣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沿簷而下,製成“人工水簾”,屋子裡自然會涼快起來。這個方法比“人工風扇”和“葉輪撥風”效果好得多,不論從科技角度看,還是從人文角度看,都是一種進步(哪怕後一種的進步是順帶的)。到了明代,“涼屋”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對此有精彩描述:“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不難看出,明代人已知道在消暑時巧妙利用地理優勢,掘井納涼,天然環保,不乏科學道理。

腦洞大開,炎炎夏日你想不到的古人避暑方法?

2、冷飲

大約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富貴人家就已經開始在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設有專掌“冰權”的“凌人”。西周時期,“凌人”更上升為朝廷中的一個職位,從職者專門負責冷飲的製作,這足以說明當時冷飲之珍貴。春秋末期,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米酒。《楚辭·招魂》中有“挫糟凍飲,酹清涼些”的記述,讚賞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古代甚至還有“冰廚”——《吳越春秋》中就記載越王勾踐出遊時食宿於冰廚,在當時,它堪稱空調房間,可想而知耗用人力和冰量一定相當大。

腦洞大開,炎炎夏日你想不到的古人避暑方法?

唐代開始出現“冰商”,也就是商業性的藏冰戶。冬天藏冰,入夏拿出來賣。有“冰商”賣冰只認錢不認人,高估了人們的“渴望”,反而弄巧成拙。據《唐摭言》載,有人盛夏在街頭賣冰,過路人熱不可耐,都想一食為快。賣冰者自以為奇貨可居,故意把冰價抬高,路人一氣之下都忍熱走開了。不一會兒,冰都融化了,賣冰人賠了本。比起今天的一些房地產商來,這位賣冰人真是不幸。到了宋代,冷飲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詩人楊萬里曾對一種叫“冰酪”的冷飲大加讚賞:“似賦還鹹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

腦洞大開,炎炎夏日你想不到的古人避暑方法?

明清兩代,“每到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舉,頗屬盛事”。到了夏季,將冰送到紫禁城及官府、廟壇,是一種重要的官辦經濟活動。清代的冰窖是由工部都水清吏司掌管,統稱“官窖”,特供宮廷、皇家廟壇與官府用冰。

另外,冰塊取出來,會放在一個專門的容器中———冰鑑,多為陶器或青銅器。使用的時候將盛裝食物的器皿放進去,然後周圍鋪滿冰塊,合上蓋子,就能保鮮食物或者冷凍飲料。

腦洞大開,炎炎夏日你想不到的古人避暑方法?

對於普通人家,降暑的“冷氣”主要來源於水井,在水井中放一口大甕,作為保鮮食品的“冷藏室”;或者把食品放在籃子中,用繩索繫上放在井下保存。

3、人工造冰

等到了大概唐朝末期的時候,有些工匠在開採生產火藥的硝石時,偶然發現了硝石的一大bug級用途。硝石的成分是硝酸鉀,它的物理特性就是溶於水時吸收大量的熱讓水結冰。於是人工造冰開始出現啦!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這項技術最早就用在了吃的方面。比如說人們捕撈到的海產品、水果、蔬菜,都可以用冰塊保鮮、冷凍運輸到更遠的地方。客觀上提高了當時物流業的繁榮,也提高了當時古人的生活水平。

4、瓷枕

中國自古被稱為“瓷器王國”,古人除了會用瓷器做碗、做花瓶外,還發明瞭瓷枕。瓷枕的枕面是一層釉,冰冰涼涼的,夏天枕於其上,睡起覺來當然涼快。所謂“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恐怕就是古人對瓷枕的熱情謳歌。古代的夏天同樣有蚊蟲,躲避蚊蟲同樣是度夏的一件要事。但那時蚊香並不普及,更沒有電蚊香片什麼的。所以,古人在夏天一般都要躲在蚊帳裡睡覺。睡久了,就睡出了花樣和情調。人們會在帳內懸掛茉莉、珠蘭等香花,夜帳中沁人心脾、香氣四溢。對今天的失眠症患者,用這一招催眠估計會有效。巧手的婦女還會用花枝編成麒麟、鯉魚等吉祥物掛在紗帳裡。有人還別出心裁掛上香囊,讓香囊中的藥材幫忙驅趕蚊蟲,堪稱不用燃燒的環保蚊香。

腦洞大開,炎炎夏日你想不到的古人避暑方法?

5、“竹夫人”

在唐代之前沒“涼屋”怎麼辦呢?人們可以抱著“竹夫人”睡覺。這個“竹夫人”它不是人,而是一種圓柱形的竹子編成中間鏤空的枕頭。

腦洞大開,炎炎夏日你想不到的古人避暑方法?

6、靜坐、赤膊、開襠

人們常說,心靜自然涼。唐人白居易專門寫了一首《消暑》詩:“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王維也有抱著古琴在竹林中席地而坐的經歷。“眼前無長物,窗下有青峰。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但更多社會底層人士需每天勞作以求溫飽,就不能像他們那麼一天坐著啥也不幹。

根據部分古時流傳的畫,古代的男人在夏天也流行“打赤膊”。另據一些專家考證,部分朝代的女性夏天則流行穿“開襠褲”。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連體的一種服裝),裡面多會穿脛衣。它是褲子的原始雛形,僅有兩隻褲管,上端用帶子系在腰部,沒有襠。

這種開襠褲是不單穿的,外面還會穿前後兩片“裳”。

7、人力風扇

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還有人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涼友”。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的扇子,搖起來比較省力氣,也比較有“檔次”。文人墨客喜歡在扇面上寫詩作畫,既可消暑,又添情趣。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主人涼爽愜意,僕人當然是要汗流浹背的。到了漢代,一種名叫“葉輪撥風”的大型納涼器具騰空出世,其消暑效果非常可觀。《西京雜記》中記載:“長安巧匠丁緩作七輪扇,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顫。”“滿堂寒顫”這四個字很令人震撼,不過又肯定要害得那“一人運之”的“一人”滿身臭汗。

另外,還有一種更高級的降暑方式叫“冰盤”,效果絕對不遜於今天的空調。

從冰窖中取出冰塊,放在一個大的陶器中,冰塊上放置一個可以旋轉的扇形道具。旋轉時,讓冷氣擴散到整個房間裡。此物堪稱古時的“空調”。

腦洞大開,炎炎夏日你想不到的古人避暑方法?

8、衣料清涼

作家孟暉寫過一篇《李清照的時裝》(收入《潘金蓮的髮型》),描述宋代女子通行的服裝樣式是“背子+抹胸”,就是對襟長衫搭貼身抹胸。

“女性們還習慣於身著薄羅或薄紗的背子,任兩肩、雙臂隱現在輕淺的紗羅中。這一風尚也是由來已久,唐代詩人王建在所作《宮詞》中描寫宮人服飾時,即有‘嫌羅不著愛輕容’之句。羅本已是以輕薄取勝的織物,宮人們猶嫌其澀重,而喜穿‘輕容’——據記載,‘輕容’是‘無花薄紗’,‘紗之至輕者’(宋·周密《齊東野語》)。”可見那時宮廷女子的時尚便是炎夏時穿著抹胸,外罩能看到肌膚的薄紗長衫——別說是奸妃,忠妃賢后都穿得如此清涼呢。《簪花仕女圖》描繪的就是晚唐、五代貴族女子這種消夏裝扮的動人風姿。

不過,穿得“薄、露、透”並非抵禦酷暑的唯一指標,何況袒露肌膚的穿衣之道並非貫穿於我國的各個朝代。夏季穿衣,還得衣料清涼。軟羅、輕紗這一類常見於古文獻中的夏季衣料,多為高級的輕薄絲織品,真正男女通用、貴賤不分的,還是棉、麻類織物。

從《韓非子·五蠹》中說堯帝“冬日麂裘,夏日葛衣”,大概說明祖先們很早就肯定了葛織物的涼快屬性。不過後來更受歡迎的是苧麻,孫機先生在《中國物質文化》一書中,介紹了這種被歐洲人稱為“中國草”的植物,是我國特產的優良紡織原料:“苧麻織物潔白清爽,清涼離汗,受人歡迎。”可貴的是,苧麻衣吸汗,還散熱快、幹得快。

苧麻布別稱“夏布”,紡織有粗有精,精細的夏布柔軟輕盈,據稱最細柔者可媲美絲綢輕紗,是專供皇家的高級衣料,而粗製的夏布則粗硬扎人,供窮賤之人穿用。粗和細之間的差別就是手工的紡織加工技藝,這也是夏布製作技藝能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原因。

9、洗澡爽身

古人洗手淨面,清潔身體,使用“澡豆”,作用相當於肥皂,大約漢晉時期已流行於富貴之家。澡豆不是豆子,而是加入各色香料、草藥的豆粉。製作澡豆,近乎從人口中奪糧,如果不想這麼奢侈,還可以用皂莢,也就是皂角。到了明清時期,香皂基本取代了澡豆,什麼茉莉花肥皂、玫瑰香皂,配料繁多,和今日的香皂的區別,大概就是“純天然”吧!

洗過澡,就可以敷爽身粉了。明朝人書中記載過一款“利汗紅粉”,主料是滑石粉,輔以心紅、輕粉、麝香,“塗身體,香肌,利汗”,夏季最宜。加入“心紅”,就是從水銀中提取的一種紅色顏料,是為了接近人的自然膚色,“浴罷華清第二湯,紅綿撲粉玉肌涼”(陸游《浣溪沙》),這般香豔的淡紅色爽身粉該是女性專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