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註:蘇寧易購19倍利潤增長從何而來?

媒體關注:蘇寧易購19倍利潤增長從何而來?

8月3日,業界知名新媒體《環球老虎財經》對外發布一篇標題為《解構千億蘇寧易購的“大象起舞”,19倍利潤增長從何而來?》的深度調研文章,引起了中訪網和各大財經媒體、社會公眾的關注。

據 《環球老虎財經》撰文:當傳統電商還在平面上畫餅時,蘇寧已經開始藉助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在三維空間中“蓋樓”。

2018年上半年,作為國內零售行業的“三極”之一,蘇寧易購在資本效率和運營效率上雙雙“大動干戈”。這種破釜沉舟般的運作,在其最新披露的業績快報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7月30日晚間,蘇寧易購發佈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蘇寧易購實現1107.86億元,同比增長32.29%;實現商品銷售規模為1513.19億元,同比增長44.63%,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9.97億元,同比增1957.38%。

而剔除出售阿里巴巴公司股權影響,公司亦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96億,同比增幅達到35.85%,淨利潤增速已經超過了營業收入增速,蘇寧線上線下“規模經濟效益”開始逐步顯現。

去年5月30日,蘇寧易購宣佈出售部分阿里巴巴股票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在美股漲勢如虹之際,蘇寧選擇急流勇退是為了什麼?按照蘇寧易購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自己的說法,蘇寧要做的,無非是“聚焦賽道”。

2014年開始,蘇寧憑藉自身優勢,集中內外部資源,聚焦雙線融合的智慧零售,在拓寬線上渠道的同時大力佈局線下門店。這種大膽的“二次創業”收效頗豐——蘇寧線上線下業務產生了協同效應——經營效率更高,經營質量更好。反映在財務報表上,就是各項運營成本在銷售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連年下滑,規模經濟效益卓絕。

“線下王者”蘇寧能如此快的完成蛻變,並從國美等純線下的“舊勢力”中脫穎而出,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

線上線下的“運載火箭”

經濟學裡的“Old School”經驗告訴我們,商業模式的快速普及,實則會提高資源獲得成本——即使是突破了人類傳播瓶頸的互聯網,也無法逃出經濟規律。

今年以來,蘇寧開始“反其道而行之”,在早就坐穩線下家電3C頭把交椅的基礎上,推出大開發戰略,選擇All in蘇寧小店以及零售雲加盟店等新業態,大力鋪設線下實體。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蘇寧易購合計擁有各類自營店面4813家,蘇寧易購零售雲加盟店765家,上半年累計新開各類店面近1900家。

媒體關注:蘇寧易購19倍利潤增長從何而來?

蘇寧的變革源於對線上流量成本徒增的先知先覺。2015年開始,在雲計算普及基本完成之後,線上綜合運營成本開始由降轉升,各類線上訂閱、關注、撮合交易所構成的獲客成本呈幾何倍數增長。微信訂閱號的人均關注成本在10元,互聯網金融等獲客成本普遍在百元甚至千元以上。部分人甚至發出“線上成本激增,不如‘站街’拉客”的感嘆。

相比之下,線下運營成本卻快速下降。根據相關統計,目前同業態的線下單客成本只有線上的四分之一左右。此外,線下流量“自帶人臉識別”,比起紛繁複雜的互聯網流量,可信度與轉化率均要高出一截。

根據中信證券測算,目前線上購物滲透率增速開始下滑,而在線上線下流量再平衡的趨勢下,未來的機會或許在線下。

然而,線下渠道的獲客成本雖低,但建設成本高、週期長,以及對線下經營經驗的要求都很高,線上線下有著無法復刻的“護城河”,這讓很多純線上企業渴望走向線下,而又陷入不知“東西”的迷局。

作為毫無疑問的線下王者,蘇寧易購對線上和線下的理解和把握顯然更勝一籌,雙線融合戰略從根本意義上實現了流量互通與真實流量驗證的過程,不僅讓線上流量享受到了線下的成本優勢,更讓線上流量獲得了向線下轉換的通道。

業績快報顯示,在線上互聯網工具的加持下,上半年蘇寧易購家電3C家居生活專業店、蘇寧易購直營店、蘇寧紅孩子店可比門店銷售收入分別增長5.26%、24.74%、49.08%;而在線下流量的支持下,上半年蘇寧易購線上平臺實體商品交易規模為883.22億元,同比增長76.51%,其中自營商品銷售規模634.53億元,同比增長53.40%;開放平臺商品交易規模248.69億元,同比增長186.71%。

從專業店到新設門店,從線下傳統平臺到線上開放平臺,蘇寧的線上線下體系如運載火箭一般呈現出非常清晰的逐級放量過程。

開源節流提高經營效率

雙線戰略在開源之外,節流效益亦非常明顯。經濟“Old School”經驗還告訴我們,零售行業是最為典型的規模經濟型產業,盤子越大、效益越好。

業績快報稱,2018年上半年,由於公司全渠道經營模式較強的規模效應,在收入較快增長的同時,租金、裝修、水電、折舊等固定費用率下降較快。報告期內,公司運營費用率同比下降了0.11%,三項費用率同比下降0.06%。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從2014年雙線格局初步成型開始,蘇寧的各項運營成本均在下滑,所以即使蘇寧在銷售廣告費用上加大了投入,但運營成本過去4年仍處在持續下滑狀態。核心運營費用在2017年已經下降到了2011-2012年的水準。

媒體關注:蘇寧易購19倍利潤增長從何而來?

而在銷售廣告投入加大的基礎上,推廣效率在線上線下互相輔佐的基礎上成本更低,也更可靠,獲客效率極度增長。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蘇寧投入廣告費用約46億元,相比於2014年大幅提升約2倍,與此同時公司活躍用戶數大幅提升,2017年12月相比於2015年12月月度活躍用戶數大幅提升5.6倍。這顯示,蘇寧擴大營銷本身即存在規模效益。此外,對應的單個活躍用戶數所需要的廣告支出大幅減少至約180元/人,邊際成本在擴大營銷範圍的同時逐漸攤薄。

而其內生體系衍生出的支付、物流甚至雲計算平臺,為蘇寧線上線下體系構建了管理集中式,場景分佈式的結構——蘇寧易付寶,蘇寧物流以及蘇寧雲計算,是蘇寧開放式平臺快速擴張的先決條件。

而這,恰恰是印證了蘇寧線上線下融合的合理性。2017年以來,A股賣方研究累計56次覆蓋蘇寧易購,其中44次給予最高的“買入”評級。蘇寧易購今年上半年股價累計漲幅14.56%,位列全A股個股漲幅前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