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至剡溪水美戲更佳 越劇小鎮明年初試運營

“萬年文化小黃山,千年剡溪唐詩路,百年越劇誕生地。”上世紀初,來自嵊州的“草臺班子”,乘著烏篷船沿著剡溪走進上海十里洋場,將越劇發展成全國第二大劇種。一百年後,在女子越劇發源地嵊州施家岙村,中國首個以戲劇為主題的越劇小鎮在此誕生。

去年此時,浙江嵊州越劇小鎮破土動工,閃亮登場。8月2日晚,這個備受矚目的世界級越劇小鎮再次發佈重磅消息:再過不到半年的時間,這座融合戲劇、文化、旅遊、影視、親子、農業等多個產業於一體的特色小鎮就將揭開神秘的面紗。

四大劇場,打造世界級戲劇生態

作為一個以戲劇和山水為核心的文旅小鎮,佔地面積3.68平方公里的越劇小鎮沿剡溪而建,將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戲劇生態環境,吸引全世界的藝術家聚集於此。

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以晚宴、經典、越劇場和古戲樓為構思的四大劇場。

送我至剡溪水美戲更佳 越劇小鎮明年初試運營

“晚宴劇場”,臨水而建。夜幕降臨後的圓形劇場內,千名觀眾環繞而坐,飽含原鄉情結的水上舞臺位居正中;首部駐場大戲已敲定越劇《追魚》,演至高潮,劇場內臨湖的“隱形牆”將完全打開,用長達50米的“寬屏實景”將小鎮與剡溪的夜景完美呈現,讓每一位觀眾驚豔而難忘。

送我至剡溪水美戲更佳 越劇小鎮明年初試運營

“經典劇場”,將專題演出元雜劇、明清傳奇和明清小說為藍本的戲曲劇目,以及古希臘戲劇、莎士比亞為代表的文藝復興戲劇和易卜生以來的現代、先鋒戲劇等經典劇目,雙劇場設置,可以邊走邊看、邊飲邊看。

“越劇場”,將原汁原味、全方位地呈現嵊州的越劇全貌,首部駐場劇目將上演越劇十姐妹的百年經典劇《山河戀》。

“古戲樓”,這是小鎮為嵊州本地的越劇團和全球瀕危劇種設立的“專屬劇場”,120個非遺劇種劇團,一個劇種只剩一個團,將在此傳承演出。小鎮將為這些原本小眾的戲劇表演形式提供為大眾展示的舞臺,保留珍稀劇種,實現文化傳承。

除了原汁原味的越劇表演,小鎮規劃的五大藝術板塊,目前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包括四大劇場、藝術家工坊、藝術大學、工匠村落和兒童影視基地。越劇小鎮文化旅遊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小男表示:“可以說,小鎮全年80%以上的時間都有戲,都有休閒方式可以體驗。”

傳統創新,戲劇浸入生活

戲劇,如何融入小鎮日常生活的脈絡?郭小男認為,“在這裡,既有經典的延續,傳統劇種的土壤,又能融合世界上最實驗創新、探索先鋒的戲劇。”

2018年3月24日,越劇小鎮成立了“國際戲劇小鎮聯盟”。當來自各國的專家學者,欣賞完非遺演出,瞭解了小鎮的歷史和麵貌,都深深為東方文化的優美而讚歎不已。小鎮,可以把自己的優秀作品介紹給世界,同時可以把世界級的藝術引入小鎮,形成國際生態。

劇場中,有幾個是郭小男設計的,他希望能嫁接傳統與現代,串聯起戲劇藝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其中,部分劇場將提供給全國的院團免費排練、合成。在郭小男看來,戲劇一定要有創新性的發展,要有時代的思考。“可以讓大家期待的是,小鎮的越劇真的是很好看的越劇,是你們所想象不到的方式。”

送我至剡溪水美戲更佳 越劇小鎮明年初試運營

風情各異的近十個小型戲劇工坊也是戲劇小鎮的核心所在,越劇傳習所、影視娛樂基地等場所,能讓戲曲、話劇、音樂劇、舞蹈、曲藝、實驗劇、先鋒劇、搖滾音樂等都都在此各得其所。除了戲劇,小鎮還將邀請繪畫、陶藝、服飾工藝等各種門類的大師及非遺傳承人,在小鎮安居落戶,讓遊客深入感受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三生融合,創造小鎮新生態

送我至剡溪水美戲更佳 越劇小鎮明年初試運營

百畝花海、千畝桑田,這裡是休閒旅遊的夢鄉;戲劇博物館、非遺展示區,這裡是文青們心心念唸的文化殿堂;從五星級酒店到各種民宿、設計型酒店,再到各色餐飲、酒吧,這裡是小資們樂不思蜀的歡樂場;影視拍攝、戲劇體驗、卡通樂園、親子採摘,這裡亦是孩子們玩樂嬉戲的童話王國。

作為一個從“無中生有”發展而來的特色小鎮,越劇小鎮起源於戲劇,以戲劇產業為特色,融入旅遊、文創、農業這三大產業,彙集成集戲、旅、文、農、娛、購於一體的“三生”小鎮。小鎮精心編排的越劇節目,都不是憑空而立,而是融入了小鎮的人文、風景、自然等多重元素。

以常駐演出《追魚》為例,它將劇作主題與水上舞臺完美結合,巧妙地通過一部作品綜合展現越劇表演、舞美、燈光、劇場、小鎮風情和自然風光等多重元素;它將在小鎮運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這裡的首席“代言劇”。

“我希望小鎮是一片淨土,這裡沒有貪嗔痴怨恨,而有的是藝術和美。”《邪不壓正》的編劇何冀平也來到發佈會現場,作為一個編劇,其實編劇這一行是很孤獨的,藝術家的內心是很孤獨的,“我們現在有一個地方大家可以聚在一起,我想這些孤獨的遊子終於有了歸處。”

送我至剡溪水美戲更佳 越劇小鎮明年初試運營

越劇小鎮的永久代言人茅威濤也頗有感慨:“今天,我想借蘇東坡先生的一句詩‘此心安處是吾鄉’,一個越劇人,戲劇人可以說在中國傳統的農耕時代誕生出來的所有的地方劇種,如果有這樣一個家園,我相信我們可以在那兒抱團取暖,可以抱團養老。”茅威濤說,這樣一個地方她將會讓越劇走得更遠,她會成為在世界的戲劇語境當中成為一種可能性。

枕邊山水近,戲裡日月長。經過一年的精心打磨,如今,越劇小鎮裡,一個個村落、一座座劇場、一家家工坊、一排排商店,爭相露出“初顏”。預計2019年元旦之後,劇場、商店們將首先拉開試運營的帷幕;到了明年“金九銀十”,這裡將成為當地炙手可熱的旅遊勝地;2021年開通的高鐵,還將把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送達距離小鎮僅10分鐘步程的嵊州高鐵站。

“湖光照我影,送我至剡溪。”1200多年前,李白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傳承至今的詩句。千年華夏文明,為嵊州留下了越劇、竹編、古沉木雕等數不清的文化瑰寶;穿越時間長河,它們將集體彙集到越劇小鎮,再造一個“夢裡桃源”,再現吳越文化的輝煌與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