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剎藏深山——探訪農禪合一龜山寺

千年古剎藏深山——探訪農禪合一龜山寺

炎熱的夏天,逃離城市的喧囂,尋覓古剎的靜謐,似乎成了最“治癒”的方式之一。從市區出發,經高速公路莆田西出口鳳凰加油站旁的山路向上,再沿著天龜線旅遊公路前行,大約15公里處,掩映在綠蔭之間的龜山寺,像是一位隱者,歷經千載沉浮,等待一個又一個有緣人。

■“龜洋積霧”美如畫

華亭鎮西北部海拔750多米的龜洋山上,峰巒重疊,嵐霧瀰漫,自古就有“龜洋積霧”之稱,這也是莆田新二十四景之一。龜山寺位於原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三紫凌雲”的三紫山頂,龜洋山上,其依北面南,迎面是一列如屏的幾座小山峰,左為筆筒峰,右為筆架山。

走近龜山寺,如臨詩畫之中。聽禪院鐘聲入耳,擁青山綠水入懷。它就這樣靜靜地沐浴在陽光下,雲掩山遮,涼風推窗,半掩半敞的寺門,紅色院牆與藍天青山相映襯。

“龜山福清寺是莆田四大叢林之ー,俗稱龜山寺。”市文物局局長連金焰介紹,該寺創建於唐長慶二年(822),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我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建築物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重建,奇峰繞峙、列岫爭聳、松林疊翠、泉聲如弦,是古剎四大景觀。

一彎荷塘映襯素雅的古剎,歷史仿若在這裡凝固。寺前正中的空地上,豎立著一排雕藝精巧的塔林,共有七座整齊地排列著,每座塔高約有5米,隔著寺前荷塘,與遠處的山峰遙遙相對。寺院廣場上的一排石龜威嚴肅穆,十幾只龜形狀各異,雕工精湛,栩栩如生,似在守護著這座千年古剎。

目前,龜山寺正在進行全寺翻修。現場施工負責人鄒黎明告訴記者,龜山寺現佔地面積共1萬多平方米,大小殿堂三十多廳,僧房寮舍150多間,組成錯落有序、莊嚴別緻的龜洋大剎建築群。

“沿著大剎中軸線共有三進,龜山寺沒有建立山門,第一進就是象徵著山門的天王殿。”鄒黎明介紹,這座天王殿最大的特色是雄偉古樸的面牆,全用優質的青方石建成,因為磨得光滑如鏡,幾乎看不出所有塊石之間接合的痕跡,好像是用一整塊巨石雕刻而成的。

記者注意到,天王殿高度10米許,包括兩邊“護厝”共有近600平方米。全牆詩偈以禪淨、農禪結合為主要內容,比如“菩提本無樹,真境當前悟”“一鋤一聲佛,吾心有淨土”等。

走過天王殿,正中是130多平方米的放生池。放生池的水倒映著兩側的鐘樓和鼓樓,翹首的簷角伸向藍天,偶爾的幾聲鳥鳴劃破沉寂的氛圍。與放生池毗鄰的,是一個宋造的大石槽,石槽裡種植的荷花亭亭玉立。“上面刻著‘水供眾食’的字樣”。龜山寺住持釋禪嚴雙手撫過古樸的石槽介紹,石槽由整塊石頭鑿就,蓄水量巨大,是宋之佑四年(1089)院主僧道存造為廚房蓄水所用,可見當時住寺僧眾之多。

■廢興沉浮禪在心

“龜山寺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一部濃縮的莆陽佛教廢興沉浮史。”釋禪嚴說,龜山古剎初名“龜洋庵”,因遭唐會昌五年(845年)滅佛之厄,開山祖師無了禪師隱於俗塵。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恢復佛教,無了禪師與徒眾相繼回寺,他修心不修表,回寺後帶發參禪,領眾斂資修寺,寺院不斷擴大,命名“龜洋靈感禪院”,住寺僧眾達500多人。

鄒黎明感慨,在只有羊腸小道的漫長年代,草木封山,蛇獸攔路,一磚一瓦一石一木,包括重逾千斤的大石槽,無一不是從山下肩挑手抬,一步一步上到山寺的。於是便有了“唐井吐杉”與“鴨母乙運石上山”等建寺傳說。

龜山寺漫山遍野都是森林草木,沒有可用作建築的石料。但寺內所用石料出自何處,怎樣運上山?釋禪嚴說,現存古代大小石料,都有當年刻記的一個“乙”字,有的已經看不清了,有的還清晰可見。這個字莆仙方言稱“鴨母乙”,相傳當年無了祖師在外地購完所需石料,每塊都用“一指禪功”寫上“乙”字,再運用佛力妙法,使所有石料都化成鴨子,驅趕上山。

在大雄寶殿左後角有一口水井,是無了禪師開山建寺之前挖掘的“龜泉井”,後稱為“唐井”。不管是連日暴雨或久旱不霖,井水不漲不退。因此,千百年來寺中的僧伽們,流傳著“大旱十年,唐井不幹”和“洪水為殃,唐井不漲”的諺語。

釋禪嚴介紹,傳說無了祖師當年往山裡購杉木,找到一個鉅富,提出要買“無尾杉”。財主聽後竟稱“任樂漫山自找,如有無尾杉,不取分文,全部砍去。”雙方立字為據。當夜無了祖師入定,請伽藍護法相助,連夜砍斷全山大杉之末。次日上山察看,財主驚若木雞,知道有佛力相助,欲悔不能,慨然應允。無了祖師又求諸佛法力相助,將漫山無尾大杉搬往大溪邊岸,順水而流,他速回龜洋,在唐井邊唸佛入定,無尾大杉連接不斷地從唐井裡吐出,直到龜山建寺完畢。有一僧人高喊“夠了!”無了醒來,井裡杉木即停止不吐,只剩下一棵杉木埋在井中,半截露出井口。

鹹道八年(867),無了祖師圓寂,徒眾為他建殿造塔。多年之後,塔被山洪衝沒,門人發現祖師全身浮於水面。閩王王審知得知消息,派人迎至福州府中供奉,不日忽聞臭氣漫府。王審知受驚,焚香禱告之曰“可還龜洋舊址建塔供奉。”剛說完,異香撲鼻。從此,龜洋“肉身祖師”名揚天下。其鍍金真身在寺內保存至今。

五代後梁貞明向(915-920)間,王審知資助擴大殿堂十餘座,易寺名為“龜山福清禪院”,至今一直沿用。明景泰五年(1454),一場無情大火,把規模宏大的寺院化為灰燼。天順三年(1459),邑內檀信籌資重建,歷時十多載,才恢復舊觀。

■農禪並重歷代傳

住持釋禪嚴帶著記者一行往寺外深山老林前行,只見周圍有許多參天大樹,樹幹挺拔蒼勁,樹冠青翠濃郁。釋禪嚴指著不遠處的一片茶園介紹:“這就是寺裡的茶場。”

“無了禪師禪修並重的理念是龜山寺特有的文化記憶,其和徒弟慧忠被稱為‘龜洋二菩薩僧’,開創了農禪並重、禪淨兼修的龜洋宗風。”莆田市圖書館副館長張翔介紹,據記載,龜洋山上嵐霧濃重,氣候陰涼,非常適合發展茶葉生產。相傳當年無了祖師開山之時便不斷培植茶種,其手闢的18處茶園盛產名茶,為留傳至今的龜山茶。當東方升起第一抹朝霞,當年無了祖師帶領僧眾“一鋤一聲佛”的信念,歷代相傳。

據介紹,相傳明朝國師禮部尚書陳經邦年少時,曾在寺內寒窗苦讀,與月中主持成了至交。萬曆癸卯年(1603)應月中之請,捐金重建法堂。月中禪師重興龜洋,墾複漫山18處茶園,茶葉比唐宋時更盛。當年所培植的名種很多,其中以禪師法號為名的“月中香”,相傳曾被選為朝廷貢品,後世傳為名種。

該寺在現代還湧現出兩位名僧大德,妙慈長老十多年如一日,堅持農禪並重、禪淨雙修,白天開墾茶園,入夜參禪持念,經他墾植的茶園就有十多畝,培植各種天然名茶,至今尚存。他自四十多歲移居龜山至84歲圓寂,除了1957年赴京出席第三屆全國佛教代表大會外,一直沒有離山。曾任龜山寺住持定光大師,一生戒行精嚴,後來漂洋過海在馬來西亞開闢龜山下院青雲亭寺,心繫祖寺,力謀興復祖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