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板塊:從「補短板」中尋找投資機會

紅刊財經 秦洪

本週A股市場出現了破位下行的態勢。其中,創業板指更是慘烈,擊穿了年初的低點,創下三年多點的低點1481點。不過與大類指數相比,基建產業鏈公司卻出現了相對抗跌的態勢,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水泥股、鋼鐵股、路橋建設股表現相對強勢,這一類與基建密切相關的產業或將成為未來的一個新的投資方向。

基建板塊:從“補短板”中尋找投資機會

新動向帶來投資新方向

眾所周知的是,我國以往的經濟增長模式是投資、出口、消費為引擎的三駕馬車。不過,近期全球貿易體系的變革趨勢越來越明顯,使得我國出口增速有所放緩,且未來的出口壓力還會愈發沉重。而在消費領域,由於房地產價格的持續上漲,降低了居民的消費潛能。因此,近段時間,我國宏觀經濟的增長有了新的挑戰與考驗。

為此,我國的經濟政策取向有所轉變。據報道稱,7月31日政治局會議佈局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提及“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要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等。

如此的表述意味著未來的宏觀政策方向出現新的變動:一方面是遏制房價上漲,意味著未來的貨幣政策寬鬆方向並不是房地產。因此,作為投資引擎中的房地產行業難以得到更多的資金滋潤;另一方面則是通過積極財政政策的更為積極的政策導向,引導著更多的財政資金湧向鐵路、公路、機場等等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

有意思的是,基礎設施建設有著更為清晰的、重點的投資方向:一是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就目前來看,這主要是指中西部地區,因為中西部地區的基建項目尚未飽和,仍有著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這正好又疊加了西藏鐵路備受關注的信息,如此就意味著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轟轟烈烈地拉開序幕。

這其實已有了一定的徵兆。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疆、寧夏、甘肅的固定投資投資增速分別下滑49%、18%、9%。但全年的固定資投資增速目標分別為15%、7%、7%。因此,在補短板的基建方向確立後,這些區域的下半年基建規模會迅速提升。目前已有上市公司的新疆項目復工,微觀信號已現,中西部地區的基建大發展的預期特別強烈。

二是要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這就意味著全國鄉村基礎設施會進一步活躍,這不僅僅是指鄉村公路,而且還包括河道整治、農村垃圾處理設備等等。這些項目的建設不僅僅會對管道、水泥等建材產品產生拉動效應,而且還會極大地改善農村面貌。如果再擁有一定的旅遊資源潛能,那麼,這就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美麗鄉村、鄉村旅遊等產業發展方向結合。如此一來,整個農村風貌會有質的變化,對近年來盛行的“農家樂”等旅遊產生極大的拉動效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所以,農村基礎建設也成為補短板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中西部地區建材板塊的業績彈性最強

據此,有分析人士認為中西部地區的基建受益類品種的未來走勢值得期待。在此,可以對照2008年10月底以後的基建受益類個股的走勢。當年由於國際金融危機,海外需求銳減,我國出口增速隨之迅速回落,為了緩解出口增速回落對經濟的壓力,我國出臺了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受此影響,水泥股等為代表的基建受益類個股率先啟動,引領著A股出現了強勁彈升的趨勢。其中,太行水泥(現已被金隅股份吸引合併)一口氣拉出了9個漲停板,從2.28元迅速拉昇至6.8元一線。後來雖經過一月有餘的調整,但仍再度出現一波拉昇,直至2009年7月觸及13元一線的高點。

反觀當前的A股市場,中西部地區基建受益的青松股份、天山股份等品種的股價走勢,並不如2008年底的太行水泥走勢強勁,主要原因就在於目前A股市場仍處於調整週期中,市場參與者心態極弱。且A股體量已較10年前的2008年不一樣。因此目前來看,補短板的基建項目對經濟、對A股參與者的刺激力度較當年的4萬億的力度要弱得多。所以,基建受益類個股在近期雖有所異動,但較2008年底相比較來說,還略微弱了一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當前的基建受益類個股的如此走勢其實為A股市場參與者提供了較為充足的建倉時間和較為低企的建倉價格。因為積極財政政策具有更為積極的效果,就東部地區來說,雖然因為東部地區的基建項目的體量與東部地區的此類上市公司的體量匹配並不是太理想,刺激力度並不是太強大,對相關水泥股、管材股、玻璃股、鋼鐵股的刺激效應不是太明顯。但是,對於中西部地區來說,基建項目所釋放的經濟刺激能量巨大,與這些地區的相關受益類上市公司的體量匹配較佳,刺激力度強大。

故,業內人士認為中西部地區的建材板塊將最為受益。因為建材產品具有較強的運輸半徑效應,比如說水泥行業,一般的運輸半徑在400公里至500公里。超過此運輸半徑,經濟效益就大大降低。鋼鐵、玻璃、瀝青等基建領域的相關產品也有類似的特徵,所以,擁有廣闊國土面積的中西部地區,一旦大規模的基建拉開序幕,那麼,已經率先在當地擁有鋼鐵、水泥、玻璃、瀝青等生產線的相關上市公司就會出現訂單需求迅速提升,產品需求端的改善預期迅速升溫。

但由於近些年的供給側結構改革,大量的中小企業、落後生產線關停關轉,因此,供給端也難迅速擴張。目前倖存下來大多是大型企業、先進生產線,這又主要體現在相關上市公司體系中,比如說水泥領域的天山股份、青松建化、寧夏建材、祁連山等,鋼鐵領域的八一鋼鐵、西寧特鋼、酒鋼宏興等。由於這些上市公司在未來將面臨著需求端增長,但供給端無法有效提升的格局,因此,此類上市公司的生產線的負荷會迅速提升。從產業經營的角度來說,這些重資本的上市公司,一旦負荷超過盈虧平衡錢,那麼業績的彈性將是驚人的。而這其實在近兩年來的全國鋼鐵、水泥類上市公司的定期報告中已得到佐證。比如說八一鋼鐵,在2015年還虧損25億元,到了2017年則是盈利11.68億元。如此巨大的反差,就說明了中西部地區的建材類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彈性將是驚人的,將是此次補短板的基建浪潮的最大受益者。

因此,在積極財政政策更為積極的信息明朗後,基建受益類個股的股價走勢雖然未能夠複製2008年底4萬億政策出臺後的太行水泥等基建類個股的強勁的持續漲停板走勢。但是,有望複製太行水泥等基建受益類個股在2009年上半年的表現,即股價重心在震盪中持續上移。也就是說,中西部地區基建受益類個股在本週四的強勁表現,只是一個開始。後續的股價表現仍可積極期待。

業績成長預期強烈,削弱週期性特徵

更為重要的是,基建項目的漸次落地、實施,將對基建類個股的未來走勢形成積極的影響。不僅是業績層面的成長預期,而且還在於如此的成長預期會迅速削弱基建股的週期性特徵,從而提振基建股的股價活力。畢竟在市場參與者心目中,基建股是一個週期性個股,目前A股對週期性個股的估值一般在10倍至15倍,甚至更低一些。但一旦基建項目落地、實施的信息漸趨增強,就意味著基建股的業績成長週期拉長,畢竟一個大型基建項目週期往往高達三、四年,甚至更長。所以,基建股的週期性屬性會迅速削弱,業績成長的預期隨之增強,戴維斯雙擊有望產生,這必然會對基建受益類個股產生巨大的刺激力度。

綜上所述,對基建受益類個股可積極跟蹤。其中,中西部地區的水泥、鋼鐵、管道、瀝青類個股可積極跟蹤。未來的大基建項目有望超預期,從而提振此類個股的中長期股價活躍度。就目前來看,天山股份、祁連山、青松建化、寧夏建材等水泥股值得重點關注。據資料顯示,2014年起西北水泥行業進入穩定成熟期,供給端基本無新增產能,在淡季基本做到供需平衡、旺季供不應求,行業波動性會越來越小。從地方政府十三五基建規劃以及目前的積極財政政策更為積極的輿論情況來看,未來數年的西部省份都將是持續穩定投入階段。而天山股份、青松建化、祁連山、寧夏建材在當地市佔率超三成,區域協同加強。目前的市盈率均低於10倍,市淨率僅1倍多一些,所以,這些水泥股在戴維斯雙擊下,股價的進攻能量一旦釋放,股價的活躍度還是值得期待的。

另外,葛洲壩、中國中冶、中國中鐵、中國鐵建、四川路橋、成都路橋等從事於橋染工程、鐵路基建類個股也可跟蹤。只是他們的體量大,大型基建項目的落地、開工,對他們的業績貢獻度可能會弱於中西部的建材股。但是,積極財政政策更為積極的方向,意味著未來的大型基建項目會很多,而且會有超預期的大型項目,從而有望延續著此類個股的業績演繹趨勢。至少可以保證此類個股業績的成長趨勢,進而也會弱化此類個股的週期性特徵,估值復甦也有望帶來股價的上漲。

而且,當前A股市場的境況也有利於未來基建受益股的活躍。因為目前A股市場雖然跌跌不休,疲態難改。但從一箇中長期的週期來看,A股市場其實已處在相對歷史低部區域,比如說在估值數據中,上證50指數、上證180指數已經出現了歷史低位的估值數據,金融股的估值數據更是創下歷史新低。與此同時,無論是上證指數還是創業板指的指數低位,均處在三年多的歷史低位區域。考慮到這三年多來的中國經濟增長、上市公司經營效率的提升等因素,目前的指數點位對應的估值,的確顯得低估。所以,越來越多的中長線資金開始嘗試性建倉。滬港通、深港通等北上資金在近期A股下跌過程中就出現持續淨買入的態勢。淨買入的標的證券又主要體現在金融股、基建受益類個股。由此,隨著中長線資金的持續淨買入,量變終會引起質變,從而帶來A股乃至低估值的大型基建股的股價復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