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演出大褂是有講究的,這一身僅有這四個人有資格穿

經常聽德雲社的相聲,應該可以發現,郭德綱和于謙的大褂上有刺繡龍,但是其他人沒有,有很多人產生疑問,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規矩,或者有啥講究,接下來小編簡單的說一下


德雲社演出大褂是有講究的,這一身僅有這四個人有資格穿
解放以後,各種曲藝繁榮發展。大褂的顏色也多種多樣,出現了紅、粉、黃甚至綠色。新興的相聲表演形式隨之出現,大褂也不能再滿足表演的需要,於是相聲的表演又出現了中山裝、“唐裝”、西裝等等。 但長衫大褂依然是其中的經典造型。
德雲社演出大褂是有講究的,這一身僅有這四個人有資格穿
網上有這麼一句話“一等大褂帶尿鹼兒,二等大褂閃緞面兒。三等大褂卷著袖兒,四等大褂腿兒不夠。”當然,這句話說的大褂等級只是大褂的價格等級,但是德雲社的大褂卻真的分著這“三六九等”!
德雲社的演出都是穿大褂這也算是對傳統藝術的尊重,當然還有個原因,那就是德雲社的經濟實力雄厚了,因為一身的綢緞大褂價格也是不菲的。
德雲社演出大褂是有講究的,這一身僅有這四個人有資格穿
德雲社的大褂不是隨便穿的,有很多的講究,一般的相聲演員穿的都是純色的大褂,基本上以灰色和黑色為主,不過新演員因為觀眾們不熟悉,所以很多人穿的是亮色的大褂,最典型的就是郭麒麟。很多細心的鋼絲會發現,郭德綱和于謙穿著龍紋或是祥雲刺繡的大褂登臺了多次,這個刺繡大褂很有講究。
德雲社演出大褂是有講究的,這一身僅有這四個人有資格穿
德雲社總共四人可以刺繡,那就是郭德綱、于謙、岳雲鵬與孫越,親兒子都沒有這待遇,看來郭德綱對於岳雲鵬還是非常喜愛的!

據說大褂材料質地也是在德雲社的一大特色了,絲綢大褂加刺繡,不僅美觀而且大氣,比如現在德雲四寶郭德綱于謙還有岳雲鵬孫越那都是絲綢大褂帶刺繡,當然這並不完全代表地位高低,因為這四人是德雲社的臺柱子,好的衣著也會在表演時給觀眾留下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德雲社演出大褂是有講究的,這一身僅有這四個人有資格穿
原來刺繡代表著名氣的大小,名氣大就開始在大褂上面刺繡,讓別人記住自己。德雲社總共四人可以刺繡,那就是郭德綱、于謙、岳雲鵬與孫越,連郭麒麟都沒資格穿。

德雲社演出大褂是有講究的,這一身僅有這四個人有資格穿
德雲社的大褂還有很多的顏色區別,自己觀察你會發現,新演員都會穿些鮮亮的顏色,讓觀眾能夠對其記憶深刻。名氣越大,大褂的顏色越深,因為名氣大的演員不能因為衣服的顏色轉移了觀眾們的注意力,也要表明出老演員的穩重!
德雲社演出大褂是有講究的,這一身僅有這四個人有資格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