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這首歌的第4分22秒,你才能聽到一隻空酒瓶的輕響

一首真正的好歌,每翻唱一次,又是一個新的故事。

無數個人口中的《烏蘭巴托的夜》,今天我們來說說大冰這一版。2009年一個女人站在大冰的小屋裡對他說:“多好的小屋哦,要一直開下去哦”為了她一句話,在房租從四位數漲到六位數的這幾年裡,大冰一直守著那家小屋,就算那個那個女人已經離開將近8年了。

那個女人當年用一支小小的錄音筆錄下的《烏蘭巴托的夜》,被大冰收錄進了自己的民謠專輯CD裡,一刀都沒有動,一幀都未曾修剪。在第4分22秒,一個男人碰倒了一支空酒瓶,有一聲叮咚輕響。

只有在這首歌的第4分22秒,你才能聽到一隻空酒瓶的輕響

女人叫兜兜,自由撰稿人,年過30,長居西安。

男人叫大樹,社會精英,正值不惑之年,工作在廣州。

兩人相識於婚戀網站,應了現在時興的那句話“網絡一線牽,珍惜這段緣”。大齡、異地、網戀……他們頂著多少現在人口中分手的藉口,愛的熱烈。在這樣的年紀遇到彼此,歲月使他們少了幾分轟轟烈烈,老掉牙的形容就是細水長流,愛河流淌了3年,卻被一雙名叫命運的手倒進了一盆狗血。

只有在這首歌的第4分22秒,你才能聽到一隻空酒瓶的輕響

2008年,兜兜被確診為癌症,晚期了,無藥可治,突然就要數著數過日子,這個柔弱的女人,強硬的要和她的大樹一刀兩斷,大樹在他事業最黃金的時期辭掉了工作,6個小時的飛機,10多個小時的嘶吼哀求沒能敲開愛人的門。百般打聽後,用一場病床前的求婚,換回了與兜兜短暫的餘生相伴的權力。

只有在這首歌的第4分22秒,你才能聽到一隻空酒瓶的輕響

2009年,兩人結婚,後來依照兜兜的願望開始旅遊,輾轉到了大冰的小屋,大冰給他們唱了《烏蘭巴托的夜》,沒有點燈,夾雜著蒙古語,悠悠揚揚地唱了4分43秒。走前兜兜抱著大冰喊了一聲“弟弟”,讓他把小屋一直開下去,然後穿著碎花連衣裙走過了拐角。

只有在這首歌的第4分22秒,你才能聽到一隻空酒瓶的輕響

回去後病情加重,接受化療的兜兜向大樹抱怨就不該回來。大樹心疼兜兜,拿出剩餘的積蓄盤下一間50平方米的屋子,仿照大冰的小屋的模樣,建起了一家火塘,命名為“那是麗江”。

門外是車水馬龍的紅塵俗世,門裡是兩個人的種花家。兜兜最後的時光在50平方米里度過,這小小的50平方米,是兜兜和大樹兩個人的麗江。

只有在這首歌的第4分22秒,你才能聽到一隻空酒瓶的輕響

到現在,大冰還會偶爾在小屋唱起《烏蘭巴托的夜》,是一定要熄燈的,全場保持安靜,誰說話就要把他攆出去,大冰說,怕吵著兜兜。

只有在這首歌的第4分22秒,你才能聽到一隻空酒瓶的輕響

/烏蘭巴托的夜,那麼靜,那麼靜/

/聽歌的人,不許掉眼淚/

…………

/烏蘭巴托的夜,那麼靜,那麼靜/

/唱歌的人,不許掉眼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