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企業如何共享中國—東協自貿區紅利和商機

看中国企业如何共享中国—东盟自贸区红利和商机

正式建成於2010年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從成長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典範到“升級版”的打造,至今已走過8個年頭。在這8年裡,東盟已經連續7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越來越多的企業正藉助中國—東盟自貿區(以下簡稱自貿區)分享雙贏機遇。

加速鍵:引領區域經濟一體化

裝有山竹、火龍果、荔枝等東南亞水果的越南大貨車絡繹不絕地進入越南貿易市場,中越工人迅速卸貨,然後裝上早已經在等待的掛有中國各地牌照的貨車,運往中國各地……

看中国企业如何共享中国—东盟自贸区红利和商机

在位於中越邊境線上的中國廣西憑祥市浦寨邊境貿易區,這樣繁忙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

來自越南的周經森已在中國憑祥經營水果貿易20年了。她和這裡的許多水果商一樣,在見證中國—東盟水果進出口比重變化的同時,也嚐到了自貿區“零關稅”的甜頭。

“越南的火龍果個頭大,很甜且保鮮期長,運到中國,一般我一天能發900多箱貨。”周經森說。

“20世紀90年代初,浦寨口岸一天走100多輛車就了不起了,現在翻了好幾倍。旺季的時候,一個商家一天能走40個貨櫃。而且很多商家規模做大後,都有了品牌意識,追求高品質。”

中國憑祥市國際水果商會會長湯成偉這樣告訴記者,他的很多老同行、老朋友,在憑祥做水果貿易,日子越過越滋潤,開上了好車,住上了大房子。

在自貿區正式建成之前,水果貿易作為自貿區“早期收穫計劃”內容提前實現零關稅,浦寨邊境貿易區迅速發展成為中國對東盟最大的交易市場之一。

看中国企业如何共享中国—东盟自贸区红利和商机

2010年自貿區建成後,以水果為例,自貿區協定稅率與最惠國稅率稅差在10%—30%之間,優惠幅度較大。藉此,中國老百姓能夠以實惠的價格吃上東盟的優質進口水果,中國水果行業的穩定、龐大的市場體量,也被許多東盟老闆看好。

“憑祥是中國—東盟自貿區發展的一個縮影,更是中國與東盟互聯互通建設,推動自貿區升級的重要節點。”廣西社會科學院專家趙明龍說。

快速增長的邊境貿易還催生了物流熱。作為企業、資金、技術集聚的窪地,如今中國憑祥全市的物流企業有100多家。

“我們商會共有80多家會員企業。2013年以前,我們的會員企業如果每天有一車貨物運往越南,就很了不得了。現在每天沒有十幾車的規模,你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憑祥市中國—東盟物流商會會長李萬軍笑稱自貿區給中國憑祥物流企業帶來的變化。

“升級版”:產業融合縱深化

在自貿區框架內,中國和東盟90%以上的商品實現了零關稅,由此帶來了雙方貿易的快速發展,但是自貿區“貿易長、投資短”的現象仍長期存在。

而隨著2015年以來,自貿區“升級版”的打造,區域內的投資和技術合作方興未艾,中國—東盟經濟走向深度融合。

6月正值中國高校的畢業季。抱著招賢納士的心態,廣西南寧代頓斯貿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謝衛東來到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參與“衣路工坊”項目洽談,以期為自己的公司在緬甸開設的工廠尋求“技術槓桿”。

謝衛東告訴記者,得益於自貿區“零關稅”的政策,在中國紡服行業“東南飛”的大潮中,自己的公司在出口服裝面料的同時,於2014年投資了緬甸市場並在當地佈局生產線。

“儘管當地勞動力成本低廉,但是緬甸紡服業欠缺熟練技工。我們在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下做生意,也面臨從貿易投資到技術合作的轉型。”謝衛東說。

在這樣的轉型中,廣西建工集團比廣西南寧代頓斯貿易有限公司先行一步。

糖業安裝建設、工程承包、機械和成套設備出口、國際貿易……廣西建工集團在東盟國家的業務看似條線眾多,然而這些業務的佈局均切合了東盟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並且使得該集團自身品牌、技術、資金、產能等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看中国企业如何共享中国—东盟自贸区红利和商机

廣西建工集團副總經理唐農生介紹道,為了緊抓自貿區打造“升級版”的良機,集團累計承接海外糖廠EPC項目、民用建築項目、機械和成套設備出口,國際貿易額累計超100億元。

廣西建工集團下轄的一安公司近年來累計簽訂海外業務合同額超80億元,在泰國建成的多個糖廠項目均被樹為行業典範,被譽為“創造了中國速度”。

新機遇:與“一帶一路”共享共榮

自貿區建成以來,不僅推動了中國與東盟各國的貿易往來,中越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中越龍邦—茶嶺等跨境合作也紛紛邁出探索步伐。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認為,通過自貿區建設,中國與東盟國家實現了優勢互補和共贏,可以說,中國—東盟自貿區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典範。

目前,中國與東盟都處於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無論是產業水平分工還是垂直分工,都有巨大的合作空間,經濟的互補性遠遠大於其競爭性。

“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作為經濟合作的新動能,重在促進雙方產業鏈的延伸和貿易結構的優化,形成良性互動、包容增長的合作新模式。”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發展研究部副部長徐梁說。

此外,東盟10國均是“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近年來東盟各國紛紛提出了各自的發展戰略和願景。

看中国企业如何共享中国—东盟自贸区红利和商机

許寧寧表示,自貿區發揮作用離不開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通關便利化等,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各國的戰略規劃相互對接,將使中國—東盟自貿區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北京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王躍生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道,“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東盟自貿區相輔相成。

“一帶一路”倡議涉及六大經濟走廊,在政策溝通、貿易制度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自貿區現存的貿易壁壘、關稅等問題。

“民營企業的參與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因素。同時在自貿區框架下,中國和東盟的同質化產品間存在的市場競爭又倒逼民企的自我提升,紛紛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王躍生認為,自貿區與“一帶一路”共享共榮的關鍵是利用好民企的力量。

看中国企业如何共享中国—东盟自贸区红利和商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