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要想富,先修路」——「四好農村路」 讓鄉村更美麗

近些年,舒城縣圍繞“四好農村路”的目標,不斷加速縣鄉道路建設,優化農村路網布局,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四好農村路”不僅為群眾生活、出行帶來了方便,更是打通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梗阻,成為了農民就業創業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

舒平大道是通往舒平村的主幹道,也是百神廟鎮實施的首個村村通工程。近年來,在上級支持下,百神廟鎮多方籌措資金,加速農村路網建設,新建了一批產業路,打造了一批旅遊路,連接了一批斷頭路。當地群眾告訴記者,以前多是泥巴路,現在不僅鋪上了水泥路、瀝青路,還通了公交車,路邊綠化也很好,出行條件比原來好了很多。

安徽舒城:“要想富,先修路”——“四好農村路” 讓鄉村更美麗

路通了,路好了,不僅給群眾出行帶來了方便,更是帶來了產業的發展,就業增收渠道的增多。

“我們村暢通工程實施之後,道路四通八達,引進了產業,促進了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發展就促進了產業脫貧和就業脫貧。孔雀園的道路就是村裡去年爭取資金20多萬元建好的。路建好之後,就引進了飛鴻孔雀園”,百神廟鎮舒平村村委會主任李明富說,飛鴻孔雀園主要進行孔雀馴養、繁殖以及相關工藝品加工銷售,它的興辦直接帶動了村裡12戶貧困戶就業。

安徽舒城:“要想富,先修路”——“四好農村路” 讓鄉村更美麗

路越修越寬,越建越好,農民的致富途徑自然也越來越多。在距離舒平村不遠的百神廟鎮鄭圩村,一條條寬闊的農村路也給那裡帶來了發展契機。

安徽舒城:“要想富,先修路”——“四好農村路” 讓鄉村更美麗

得益於四通八達的路網,鄭圩村電商扶貧驛站的土豬肉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最高峰每天銷售量可達2千斤。截止目前,驛站與34戶養豬貧困戶建立了加盟購銷合作關係,解決了12戶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安徽舒城:“要想富,先修路”——“四好農村路” 讓鄉村更美麗

路通了,車多了,產業興旺了,農村變美了,路的管養維護就顯得更加重要。

近年來,舒城縣按照“權責明確、分級管理、管養有效、獎懲有力”的原則,建立了縣、鄉鎮、村三級農村公路路長制管理體系,制定路長及鄉村道路專管員工作規章制度,基本消除農村公路沿線“髒、亂、差”現象,實現農村公路“暢、潔、綠、美、安”目標。

安徽舒城:“要想富,先修路”——“四好農村路” 讓鄉村更美麗

在農村公路運營方面,舒城縣除了提升城鄉客運能力,推進城鄉運輸一體化發展外,還在一些鄉鎮設立了交通綜合服務站點,打通了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最後一公里。2016年以來,全縣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04公里,建制村通車率達到95%,廣大農民有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

安徽舒城:“要想富,先修路”——“四好農村路” 讓鄉村更美麗

農村因路而發展,因路而變美,從土路、砂石路到水泥路、瀝青路,舒城縣農村公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遍佈鄉村的“四好農村路”彷彿一條條緞帶,裝點著龍舒大地,撐起了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新希望。


  • 來源:舒城廣播電視臺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