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翰:「愛心媽媽」爲何淪爲愛心「羞恥符」?

媒體成就了“愛心媽媽”,“愛心媽媽”讓這個社會多了不少溫暖。

郭翰:“愛心媽媽”為何淪為愛心“羞恥符”?

想著流浪的兒童,想著無家可歸的孩子,是因為“愛心媽媽”讓他們有了依靠。全社會感動,“愛心媽媽”李利娟也榮獲“河北省十大熱心腸人物”、“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第二屆共和國經濟建設功勳人物”、“第二屆全國百位功勳公益人物”等多項殊榮。這是社會的肯定,是李利娟“愛心”付出的最終回報。

然而,這兩天,“愛心媽媽”出事了,被刑拘了。原因是李利娟因涉嫌多起敲詐勒索犯罪、擾亂社會秩序犯罪,日前已被刑拘,公安機關並且查封了她名下的鉅額款項。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二十多年來,“愛心媽媽”不僅收養了無數孤兒,而且還創辦武安市民建福利愛心村。社會支持,政府高度重視,個人感動,讓這個榮譽集於一身的婦女,成為了愛心的“標誌”,然而,就是這兩天,一經媒體爆料,“愛心媽媽”卻淪為“愛心”背面的“羞恥符”,究竟是什麼讓“愛心媽媽”轟然倒塌,而且涉嫌多起犯罪?

消息一經爆出,不僅出乎意料,而且讓不少愛心人也感覺“不適”。高大的形象,突然間破碎褪色,之前的美麗面容,感覺這位“媽媽”,原來醜陋無比,相比之下,社會又如何詮釋“愛心”這個溫暖的詞語?

1996年,“愛心媽媽”開始收養孤兒,一絲陽光,照進這個社會每個人的心裡。二十多年過去,這份社會的大愛沒有變色,而且影響越來越大,“愛心媽媽”也跟著形象大增,無私地奉獻,成就了“愛心媽媽”的美名。

可如今,“愛心媽媽”原來不是這回事。從媒體的爆料來看,“愛心媽媽”不僅已經變質,而且問題還不小,似乎犯罪也是鐵定的事實。

那麼是什麼讓“愛心媽媽”不再有“愛”?又是什麼原因讓“愛心媽媽”走向猙獰?支撐“愛心媽媽”二十餘年不倒,又是什麼原因?這一切的一切,不僅僅只是討論,而應該值得更加深入的反思。

“愛心”不容猥褻,“愛心”必須繼續前行。“愛心媽媽”沒有了,“愛心”如何永恆?

“愛心媽媽”這齣劇,演砸了,不能讓“愛心”出現空白,也跟著謝幕。“愛”是社會的力量,有愛生命才能遠航。

而這出戏將如何起底,又將如何收場?讓愛永遠陽光,估計相關部門,還得拿出決心,認真思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