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批示《我不是藥神》熱點背後的「痛點」是什麼?

前言:《我不是藥神》不僅只是感人的情節,也不只是總理的重要批示。關鍵一點,民生問題不容等待,民生訴求必須重視。以對生命尊重為己任,改革的深水區,就是要敢於“利劍”出鞘,更要敢於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總理的重視,總理的批示,也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百姓的需求和期盼,也才能真正得到關切,生命權也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總理批示《我不是藥神》熱點背後的“痛點”是什麼?

總理批示《我不是藥神》熱點背後的“痛點”是什麼?

《我不是藥神》不僅轟動了影壇,也轟動了民生,最後引發了李克強總理的批示。

一度以來,病不起,成為一個廣泛的議論話題。很多家庭一病回到“解放前”,現實中比比皆是。

是什麼讓中國人“病不起”?可見,這就是一個“藥品降價保供”問題的關鍵,生了病怎麼辦?沒錢治怎麼辦?

李克強總理說,“現在誰家裡一旦有個癌症病人,全家都會傾其所有,甚至整個家族都需施以援手。癌症已經成為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要盡最大力量,救治患者並減輕患者家庭負擔。”

《我不是藥神》雖是電影藝術,可藝術來源於生活。活生生的電影內容,反映了無數生命與天價救命藥密不可分,而又遙不可及。沒有什麼比生命還要重要,沒有什麼比健康活著更有意義。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能夠火遍神州,為什麼能夠引起總理審批,每個人都明白,醫療改革,已經站在了臨界點上。“火”的背後,一定是“痛點”層出不窮。

總理批示《我不是藥神》熱點背後的“痛點”是什麼?

從這個意義來說,總理親自批示,這不僅是對民生訴求的積極回應,也是對行業整頓最大決心。就像當年農民工工資問題一樣,總理親自“討薪”,不僅給全國民工以鼓舞,也極大引發了熱度不減的民工討薪問題,如今慢慢走向正軌,這正是國家高度負責的有力證明。

而現在,擋在無數民眾面前的“病不起”,是不是也該有一個很好的結果?總理的批示會不會得到藥品廠家,以及相關部門好好的反思。這不僅只是《我不是藥神》退熱之後,再一次“浪返回流”的問題,而是一種民生訴求,就應該得到很好的關切。

這些問題,政府說了會不會算?總理批示之後,要不要得到重視?政策善意的背後,有沒有供應保障,老百姓該得的實惠,又會不會真正落實到位?恐怕這些真正的問題,都得在熱度過了之後,慢慢冷靜期盼著。

“高價藥”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了,“高價藥”背後的痛點,也不是受到一個兩個人的質疑。其中的問題究竟“梗”在何處?估計也只有掌握著藥品“命脈”的人群清楚。

群眾的事情無小事,群眾的訴求就是最高的指令。面對著“救命藥”問題,是慢慢來,還是慢慢等,或者說每件事都需要“熱度”之後,引發高層關心,也才能慢慢整改,那將會有多少家庭面臨困難,又會有多少病人有病無法得到醫治。

《我不是藥神》不僅只是感人的情節,也不只是總理的重要批示。關鍵一點,民生問題不容等待,民生訴求必須重視。以對生命尊重為己任,改革的深水區,就是要敢於“利劍”出鞘,更要敢於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總理的重視,總理的批示,也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百姓的需求和期盼,也才能真正得到關切,生命權也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