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開集團:責任地產踐行綠色發展

中國建設報

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大背景下,房地產業越來越關注綠色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在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環保理念要求下,房地產業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打造節能環保的綠色建築和生態宜居的人居環境,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為踐行“責任地產”的首都國企,首開集團近年來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綠色發展方式,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的房企發展之路。近日,首開集團與生態環境部下屬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通力合作,聯合啟動了“生態文化社區標準研究項目”,並結合2018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推出系列公益宣傳產品,號召公眾一起行動,為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為實現建築與環境和諧共生,首開集團將全面推進綠色發展戰略,致力於綠色建築與環保產業,輸出綠色、和諧、健康、環保、節能、低碳的理念和產品。”首開集團董事長潘利群表示。

打造“生態文化示範社區” 保護一平方公里溼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不僅要創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產品,而且要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特別是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

首開集團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打造“生態文化示範社區”,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的原則,提出了“保護一平方公里溼地”的目標。據介紹,首開集團在項目打造過程中關注所開發樓盤周邊的整體生態環境,有針對性地加以科學保護,實現居住區與周邊生態環境和諧共生,促進綠色發展。

葫蘆島市打漁山,對許多人來說是個陌生的地名。這裡分佈著大大小小的溼地,對候鳥而言卻是熟悉的遷徙補給站。作為首開集團“生態文化示範社區”的落腳點之一,在打漁山社區建設過程中,首開集團不斷踐行“行動者”使命,成為打漁山環境保護者的堅強後盾。

為了使打漁山植被更加豐富、更適合野生動物繁衍棲息,打漁山保護站站長聶永新20年前就開始鑽研當地自然生態知識,引種適合生長的生態物種,先後引進了黃菠蘿、玉竹等喬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在首開集團支持下,聶永新紮根打漁山環保事業。如今的打漁山鬱鬱蔥蔥,松柏蒼翠,山茶璀璨。

首開集團計劃2018年7月啟動打漁山研學活動,支持並鼓勵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青少年通過研學活動,參與生態保護,一起探尋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創新之路。通過科研、攝影、實驗、體驗等多種研學手段,從更寬廣的角度,準確實現青少年的自我定位,以保護地球生態的使命為起點,從觀鳥、護鳥、保護溼地做起。

除了打漁山,首開集團在四川省綿陽市打造的首開綿陽仙海龍灣項目,也已成為綠色發展的典型案例。綿陽市仙海水利風景區始建於2003年,是該省首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2008年2月起,綿陽市仙海水利風景區對外統稱綿陽市仙海旅遊度假區,並於2015年成功獲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省級旅遊度假區”、“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省級安全社區”等榮譽稱號。據瞭解,“十三五”期間,仙海旅遊度假區將加快推進首開仙海龍灣二期、商業街等項目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綿陽市城鄉統籌建設模範區。

“首開集團是首都的國有企業,主體又是上市公司,具有多重身份。明確作為首都國企的本質和行為,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時代命題。”潘利群直言,首開集團正在平衡多重身份關係,既要創造價值、保持增值,又要按照國家重大戰略安排,去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深入探索“被動房” 發展超低能耗建築

傳統建築用能單一落後、耗能巨大,同時產生大量廢物排放,與生態環境保護矛盾突出。近年來,大力發展綠色建築成為越來越多房企的選擇。建築業作為國家重要產業之一,其轉型發展有利於推動相關傳統產業技術升級與產品更新換代,拉動有效投資,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及建築業高質量發展。首開集團在此也有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鼓勵發展綠色節能建築的政策正不斷出臺。2017年12月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為載體,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增強城市宜居性,大力發展綠色建築,推進建築節能。

住房城鄉建設部此前印發的《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推進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發展是落實國家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的客觀要求,要求到2020年,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示範項目1000萬平方米以上。全國多地在發展綠色節能建築方面也作出了相應部署。北京、上海、重慶、安徽等相繼出臺了綠色建築強制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實現節能降耗、打造綠色建築、擔起社會責任,首開集團深入探索被動房發展。早在2016年12月的第三屆全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大會上,首開廈門領翔上郡39號樓就通過了第一批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評價。

被動房即被動式節能房屋,原指無需主動供應能量就能滿足採暖需求的房屋,實際則指高度節能和舒適的建築。德國被動房研究所是被動房研究和認證的權威機構,其對被動房的定義為“比既有建築節能90%以上,比新建建築節能75%以上;利用高性能圍護結構、太陽得熱、熱回收等技術,使建築不再需要傳統供熱系統,並通過通風系統供應持續的新風”。 “首開廈門領翔上郡項目是首開第一個被動房試點項目,也是全國在夏熱冬暖地區首個有實踐意義的被動房示範項目,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首開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項目採用各種節能技術,極大地提高了保溫隔熱性能和氣密性,實現室內舒適的熱溼環境和採光環境。同時,降低對主動式採暖和製冷系統的依賴,充分利用室內生活熱量和可再生能源,大大降低對一次能源的消耗,踐行了綠色地產的責任。

“首開集團沒有刻意追求業績,而是把實現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放在首位。”潘利群說,“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就是履行社會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