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即地狱,萨特的哲思

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无神论存在主义代表人。同时他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是西方社会主义积极鼓吹者。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在他幼年时期就去世了,他是在外祖父抚养下长大的。萨特3岁时右眼患了角膜翳,引起斜视后逐渐失明,但他仍聪明好学,儿童时期就对文学产生了强烈兴趣,开始阅读大量文学作品。上中学时开始接触哲学作品,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都对他产生了一定影响力。19岁时,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担任该校哲学教师。28岁进入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先后受到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熏陶。

他人即地狱,萨特的哲思

28岁这一年也是萨特个人特色哲学研究的开始,之所以说是特色哲学,是源于萨特把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说成是一种自由哲学,在他看人是自由的,人生在世就要不断进行自由选择,即便把一个人关在监狱里,那也只是束缚了他的身体,难以束缚其心灵自由飞翔。而对于如何获得自由,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对于你和你身边的人来讲,你们互为彼此的地狱,都在接受这个监狱的历练,只要彼此冲出这个地狱,就能获得自由,你不再是他的地狱,他也不再是你的地狱。此外,萨特还把其存在主义中一些艰深术语和概念用小说和戏剧来诠释。他的第一个剧本《苍蝇》改编于古希腊神话,其寓意重在强调自由的可贵,以激起人们对德国法西斯的反抗,他的独幕剧《隔离审讯》更是被法国人视为现代戏剧的经典,主要讲述了3个恶人下地狱后,也不忘睁着眼睛监视对方,彼此折磨着,剧情和他的“他人即地狱”哲理不谋而合。萨特长篇小说《自由之路》的主人公马蒂厄优柔寡断,面对选择他朝秦暮楚,终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之身,可在法国军队一溃千里时,怯懦的他居然参加了敢死队,独自死守钟楼阵地,最后倒在血泊中,他以“死”为代价现实了所谓的自由,成了自由英雄!萨特的自由论,我们在自然、生理及社会生活中都能找到驳论,如在海啸、地震前面我们根本来不及“自由”业已被卷入它们的“地狱”,我们也不能拔苗助长,想生产多少粮食就生产多少粮食,我们的生理结构也不能让我们像鸟儿一样飞翔,至于社会生活,我们更是处处见“地狱”,互为彼此的“地狱”,当我们在人类互设的炼狱中备受煎熬时,会不会狠狠抛出一句:“去你的萨特自由吧?”

作为一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特前期的文学多倾向于用文字来阐释哲学。后期的文学思想则有了改变,萨特提出了“介入文学”的主张,认为文学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作家要通过作品展现自己对当代社会以及政治事件的态度,从而捍卫日常生活中的自由。如他的剧本《恭顺的妓女》对美国种族主义的反映,《脏手》对共产党内部斗争的反映以及《什么是文学》等,都再现了萨特所提出的为我们时代而写作的口号。萨特虽因《词语》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却拒领这一奖项,成为诺贝尔文学史上拒领这一奖项的两人之一(另一位是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对此他给出的理由是官方荣誉他一项嗤之以鼻。在一次口述又将拒领原因改为:作家和文学有等级之分。

他人即地狱,萨特的哲思

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萨特积极参政议政,后人给他了“政治贤人”的头衔。他的政治生涯是从当一名气象兵开始的。主要工作是把自己观测到的风向及时向炮兵连汇报。单调工作之余他用阅读和写作来打发时间。在此期间他曾被德国军队俘虏,后他以自己有眼疾不能打仗为名,让德国军官相信自己只是一个以一只眼看世界的普通人,而趁机逃出了战俘营。逃出战俘营他回到巴黎创办了一个名为“社会主义与自由”的抵抗组织,想和其他抵抗组织联合起来对待德国军队,未曾想对放却把自己当成了德国奸细,不得已他解散了这个组织!时光流逝,7年后,已到不惑之年的萨特竟被邀请担任革命民主同盟执行委员,开始“介入”他真正意义上政治活动。可能萨特的政治生涯注定要充满坎坷,在担任执行委员会后不久,他就和领导人胡赛有了分歧,后竟然公开宣布和其对着干,此时,他的政治立场开始走上第三条道路(介于左翼与右翼之间)。50年代初期,萨特的政治思想逐渐倾向于共产党,并访问了苏联,发表了后来他自己承认的“撒谎”讲话。1955年9月,萨特协同终身女友波伏娃对新中国进行了为期45天的访问,并有幸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等登上天安门,参加了国庆庆典。1960年,萨特和女友在《革命报》(古巴最大报纸)主编邀请下访问了古巴,古巴对共产 “是一种直接的民主制”称赞有加,发出了“这是革命蜜月”的感慨。当萨特在在里约热内卢大学演讲时,直接抨击了戴高乐和马尔罗,受到该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这次演讲也让萨特成为了祖国的敌人,乃至一些老兵在大街上高呼“杀死萨特”。此后的岁月里萨特不间断地受到威胁和暗杀,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亲力亲为参加游行和静坐示威。

他人即地狱,萨特的哲思

生活中的萨特喜欢喝咖啡,不喝咖啡时就叼这个大烟斗。按常理来讲咖啡馆并不是静思的好地方,可另类的萨特就喜欢再这里思考,即便在咖啡馆每天面对公众的关注,萨特也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不做多余打扮,不耍名人派头,据说一次萨特在咖啡馆喝咖啡、静坐、思考了一天准备离开时,一个男顾客死盯着他看,在确认他是自己的崇拜偶像萨特后,非常失望,对妻子说:“原来萨特也有挖鼻孔的不雅习惯!”萨特的物质生活堪称简陋,虽然他的诸多著作让他一时腰缠万贯,但他却乐施好舍,不会理财,在再上视金钱如粪土,即便口袋里有上百万法郎,几天后也会空空如也!他的居所也可以用“悲惨”来形容,少的可怜的旧家具,几个烟灰缸,小半架子零乱的书。萨特的生活伴侣是“终生女友”波伏娃。之所以称波伏娃是萨特的终生女友,是因为他们俩相伴一生,却始终没有一纸婚约,可谓是契约书式婚姻实践者。相识时萨特23岁,波伏娃20岁,在看完一场电影后,萨特对女友说“我们签个为期2年的协议吧。”于是契约式婚姻宣告诞生。对此萨特的解释是:爱人之间不需要结婚,只保持亲密生活伴侣关系,相爱的同时又可保持自己的独立自由。不久后,两人又达成另一协议:双方互不欺骗,互不隐瞒。更特立独行的是,俩人一直租住在巴黎旅店里,且不同房居住,一个住楼下,一个住楼上,没有长时间同居过!但他们的爱情关系处理的很好,相伴50年来,只有一次因吵架闹分手。1980年,萨特逝去,6年后波伏娃也离开了人世,两人的遗体同葬在蒙巴纳斯公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