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羅馬帝國後期治權被迫一分爲二?

​盛世之後的三世紀危機、羅馬皇帝的行政區劃改革、東西地中海世界的結構性差異和應對蠻族的全面入侵是羅馬帝國後期分裂的根源。

為何羅馬帝國後期治權被迫一分為二?

請輸入圖片描述

(奧古斯都)

為何羅馬帝國後期治權被迫一分為二?

請輸入圖片描述

(極盛時期的羅馬帝國)

一:三世紀危機與羅馬的分裂

由奧古斯都開創的“羅馬治下的和平”(前31——180)崩潰後,羅馬帝國進入了著名的“三世紀危機”。農業萎縮、商業蕭條、奴隸起義、外族入侵,帝國政權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在政治方面具體表現為:在賽維魯王朝(193——235)維持了短暫的和平之後,帝國陷入了近一個世紀的內戰之中。 從公元235年至284年,出現了26個皇帝,其中只有一個是病死的。260年羅馬皇帝瓦勒良在與波斯的戰爭中被俘為奴隸後,帝國出現了無數的地方割據勢力, 出現了三帝國並立的局面。除了羅馬中央之外,另外兩大帝國分別為存在15年之久,統治高盧、日耳曼、不列顛、和西班牙的高盧帝國。存在10年之久,佔據敘利亞、阿拉伯、埃及和小亞細亞地區的

帕爾米拉帝國

為何羅馬帝國後期治權被迫一分為二?

請輸入圖片描述

(AD271年時期羅馬三帝國並立局面)

三世紀危機的解決靠的四個自行伍中崛起的將軍,由於他們都是伊利里亞人,故稱伊利里亞諸帝(268——284)。他們的統一策略簡單粗暴但是高效,聯合元老貴族、鎮壓百姓奴隸起義、吸收蠻族入伍、對割據勢力鎮壓。

鏡像對比:危機之後,龐大的帝國總會分裂,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直至元朝時才重建大一統。

帝國重歸統一,但註定不能夠長久。

二:戴克裡先和君士坦丁

為何羅馬帝國後期治權被迫一分為二?

請輸入圖片描述

帝國後期的著名皇帝戴克裡先首先實行了四帝共治制,帝國分而不裂,由兩位奧古斯都及其兩位下屬凱撒進行分區治理,各擁有20年任期限制以及繼承關係。但這種統治高度依賴戴克裡先的政治威望和統治者的道德操守,305年戴克裡先和另一位奧古斯都期滿卸任後,帝國再次爆發了內戰。

323年帝國西部統治者君士坦丁擊敗東部統治者李基尼烏斯成為全國唯一統治者,他廢除了四帝共治制,但同時又將全國劃分為四大行政區。儘管帝國重新迴歸中央集權,但很明顯皇帝已經不能夠像一個世紀之前那樣統治數十個行省了,被迫劃分更高層級來進行統治。330年君士坦丁遷都東方拜占庭,取名君士坦丁堡,帝國重心東移了。

395年,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羅馬。

為何羅馬帝國後期治權被迫一分為二?

請輸入圖片描述

(463年形勢圖)

戴克裡先和君士坦丁是帝國後期最偉大的統治者,但是其一系列施政方針卻導致本已四分五裂的帝國結構徹底崩潰

在政治上,兩位帝王將行政區劃層級增多

,使得羅馬在行政上分裂為四個獨立單位;在經濟上徵收實物稅拋棄貨幣支付手段,加速了帝國經濟向自然經濟倒退的過程;在軍事上面對邊疆蠻族的入侵,向其敞開國界,招募其入伍,導致羅馬軍隊進一步蠻化;君士坦丁遷都更是直接拋棄了羅馬西部世界。

鏡像對比:東漢將之前皇權直轄的郡縣之上設立州一級行政單位,平定黃巾起義之後,亂世的烽火便蔓延了數百年。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

當然時勢如此,他們能做得只有這些。只能為帝國續命,卻不能重建帝國。

三:地中海的東西世界

地中海可以分為西地中海和東地中海兩個部分,羅馬依靠武力強行征服(非統一)地中海世界後,無論從人口結構、文化認同還是經濟發展水平上帝國只能維持一種法律上、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統一。

人口結構上來講,帝國人口約5400萬,意大利人約有600萬,佔1/9。千年後的美國才出現了民族熔爐,而羅馬帝國則是真正的馬賽克。

文化認同上來講,在帝國東部通用希臘語,是所謂的希臘化世界,在帝國西部,通用拉丁語,這才是所謂的羅馬化世界,而且拉丁語和希臘語(除希臘和意大利外)都只通行於政府機關和城市之中,廣大農村仍然是無數語言混雜。

經濟發展

上來講,帝國西部盛行大奴隸制,而且以農業生產為主,而東部地區奴隸制並不發達,小農經濟仍然佔據主導地位,工商業發達。當帝國西部的奴隸制大農業發生危機時,東羅馬仍然保持著相當程度的繁榮。

鏡像對比:蒙古人靠征服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可三位大汗死後便隨即分裂。

從長時段角度來講,地中海世界分裂才是常態,羅馬帝國統一地中海四百多年(從前168年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算起)才是奇蹟。

四:無處不在的敵人

羅馬是靠征服一個又一個敵人建立帝國,薩莫奈人、希臘殖民城邦、迦太基人、馬其頓人、高盧人、埃及人、日耳曼人還有那個難纏的死對頭波斯人。

而在3、4世紀,帝國所有的邊境線上都冒出了敵人。

為何羅馬帝國後期治權被迫一分為二?

請輸入圖片描述

老對手波斯人已然健在,可是漫長的邊境線上突然湧出了無數敵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勃艮第人還有那可怕的匈人。

當帝國全境都出現敵人時,戰爭成為了常態,國家職能和國家機構都必須以戰爭為中心,相較於統一集權軍政體制,面對各主要方向而進行劃分的分區制則成為了更優選擇。

鏡像對比:7世紀的東羅馬帝國,面對在各個方向與波斯人、阿拉伯人、斯拉夫人和阿瓦爾人的戰爭,帝國被迫取消原來的行政區劃,實施軍政一體,權力下放的軍區制。

當敵人一窩蜂從各個方向湧上來的時候,帝國只能分裂成無數個王國來分別對抗他們了。

——————

漫長的和平和繁榮之後,帝國突然經歷了危機,政治分裂、蠻族入境、經濟崩潰。當某個強人通過武力強行重新恢復帝國後,面對已經天翻地覆的新帝國,他只能做出維持暫時統治而非長遠利益的決策。帝國逐漸封閉、衰敗和歇斯底里,而這時漫長的邊境線上到處都湧出了蠻族,他們毀滅了帝國。帶來了劍與火,但又為這個頹廢的文明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直至重生。

這是世界史上多麼熟悉的橋段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