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內寶寶最好別吃這幾種調料,可能會影響健康

每個人在亨飪過程中,肯定會加一些調料,調料可以使菜餚更加的美味。但是寶寶在一歲以前,還是不能吃調料,調料對寶寶的成長髮育還是有影響的。那麼,

對於寶寶飲食,媽媽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1歲內寶寶最好別吃這幾種調料,可能會影響健康

寶寶飲食添加調料的原則

1

糖--6個月後寶寶輔食要保證少糖

少糖:首先注意少糖並不代表少加糖,而且在選擇食物時儘量選擇含糖量較低的食物。糖只是提供熱量,並不能幫寶寶補充任何其他的營養素,除了調味對於寶寶並無太多的好處,因此在寶寶輔食中要儘量不加糖。

加糖的危害:

1、糖易產生飽腹感,太甜往往容易影響寶寶食慾;

2、攝入糖過多,易致寶寶對其他口味的排斥,長此以往導致寶寶挑食偏食;

3、寶寶吃糖過度,容易導致體內無機鹽代謝失調,促使肝臟產生大量的中性脂肪,進而增加小兒早期動脈硬化的風險;

4、寶寶飲食添加過多糖,無形中還增加了肥胖和齲齒的風險。

1歲內寶寶最好別吃這幾種調料,可能會影響健康

2

油--6個月後每餐可添加一兩滴植物油

少油:據中國營養學會關於嬰幼兒膳食營養的要求,6個月後寶寶輔食中可以考慮添加少量的植物油,一般每餐1-2滴即可。脂肪能夠提供寶寶成長所需的熱量,6個月前寶寶從母乳或者配方奶中攝入的脂肪已足夠。

隨著嬰兒對脂肪需求量的增大,可以在6個月後在寶寶輔食中添加少量的植物油,以補充寶寶成長所需的脂肪,特別提醒最好不要加動物油,不僅不利於消化還可能引起消化性腹瀉。

加植物油的好處:

1、提供熱量;

2、其特殊的香味能夠刺激寶寶食慾;

3、有通便的作用;

4、蔬菜中脂溶性維生素可溶解在植物油中被寶寶吸收利用。

1歲內寶寶最好別吃這幾種調料,可能會影響健康

3

醋--最好在2歲以後食用

醋屬於刺激性較強的調味品,最好在寶寶2歲以後再添加。過早在寶寶飲食中添加醋往往容易降低寶寶的味覺敏感度,造成寶寶越來越重口味。

如果在寶寶某些特定食物中需要添加醋,偶爾少量調味還是可以起到積極調劑作用的,不過記住少許即可。

1歲內寶寶最好別吃這幾種調料,可能會影響健康

4

醬油--最好1歲以後添加

在飲食中醬油常被用來改善食物的色、香、味,一定情況下能促進寶寶食慾。但注意醬油中的鹽分也較高,由此過早攝入醬油也容易導致鈉離子攝入過度,從而造成腎臟負擔,此外也會影響寶寶味覺的正常發育。

因此醬油也最好在1歲以後再添加,且每次1-2滴即可。由於醬油是由黃豆發酵而成,因此初次食用後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出現過敏狀況。

1歲內寶寶最好別吃這幾種調料,可能會影響健康

除了以上多種常見調味品可以逐步添加外,像蔥、姜、蒜等常見的天然調味食品刺激性較強,也要儘量等寶寶腸胃發育比較完善時再添加。

而像

辛、麻、辣等刺激性超強的調味6歲前要堅決杜絕添加,這些對於寶寶的消化系統傷害性極大,嚴重者可至寶寶口腔、腸道、胃等部位出現水腫、充血甚至糜爛,潰瘍等症狀。

小e強調

事實上,想要給孩子的食物“調味”,未必一定要加人工調料,用一些天然的食物做出合理的搭配,也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

如在給孩子做蛋羹時,可以放一些切碎的蝦皮,這樣一來,蛋羹的味道更加鮮美。而在煮粥時,白粥中可放進一些瘦肉、青菜、山藥、紅棗或是紅薯等,不僅味道更好,而且孩子攝入的營養也更加全面均衡。

希望e享家分享的東西對您有幫助!

e享家好月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