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到處都是錢」

白茶,徹底讓福鼎這座依山傍海的小城熱鬧起來了。

從三月初到福鼎,街上的外地車越來越多,近則福州、廈門,遠則內蒙、吉林、遼寧、北京、山西等地。五湖四海的茶商、茶客、媒體紛紛湧向這裡,茶葉交易中心、茶山上、農家院裡、海鮮店裡到處都能遇到。

“山上到處都是錢” -  福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白茶行情的火爆,正在重塑著福鼎。往年人口外流,有些原本400多人口的山村僅留下不到40人,而現在遠走他鄉的福鼎人陸續回來了:投資建茶廠、收購茶葉,白茶及相關產業的吸引力顯而易見。

當地的朋友告訴我們,去年福鼎新增茶廠500家左右,而且產能設計都是挺高的,相當一部分佔地超過600平米。加上這些新廠,福鼎春茶季的茶青消耗量可想而知。以前茶青交易除了集中在點頭市場,其餘的基本上都是茶農採青之後直接送到市場,去年出現了山腳下搶茶青的現象(政和也有)。今年情況有些變化,管陽鎮、磻溪鎮新建的茶葉交易市場也開始熱鬧了。

“山上到處都是錢” -  福鼎

以磻溪為例,24號、25號天氣非常好,茶青採摘的量很大,價格也高。到了傍晚的時候,從白琳鎮街到磻溪的路上、從湖林到磻溪鎮街的路上都出現了堵車的情況。這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山上收茶青的人,下山賣茶青的人,在路上堵得一塌糊塗。

“山上到處都是錢!”這在今年的福鼎絕非一句玩笑話,而是鐵打的現實。很多采茶工一天下來,採的茶青能買到1000元以上。去年很多當地工廠裡有人請假回家採茶,而今年連外面打工的人也辭掉了工作回到山裡。

“山上到處都是錢” -  福鼎

白茶的市場正在急劇地膨脹,如此大的商機,所有人都會想著如何從中獲取利潤,整個白茶產業鏈條,每個環節都有機會。舉個例子來說,專業包茶餅紙的團隊,現在已經在福鼎出現了。而政和今年還誕生了專業的採茶隊,高標準、高效率、價格透明對行業是大有裨益的。再比如炭焙工藝的嘗試猛增,生產工具和方式也有了創新。

除此之外,當然也有一些令人頗為遺憾的事情出現。比如荒茶,被齊頭剪平的、被重新施肥用藥的很多,荒茶山的面積在縮小,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效益不如茶園茶。再比如四川銀針冒充福鼎銀針,關於這個,我們還聽到了一些更讓人沮喪乃至氣憤的消息,在此不提。

今年,我們在山裡看的多,說的少。在我們看來,白茶這個行業,路還很長,不是以三五年為計量單位,而是十年、二十年或者更久,要有信念和耐力,才能走得下去。(來源:福鼎茶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