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風破浪穩前行——市委四屆四次全體會議以來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側記

迎风破浪稳前行——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以来全市全面深化改革侧记

全面深化改革,是發展進步的動力之源,對平涼來說尤其如此。破發展之羈,紓民生之困,謀奮進之局,平涼不甘落後。

市委四屆四次全體會議以來,我市堅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破解發展難題、激發內生動力、改善民生福祉的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戰略舉措,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改革決策部署,立足市情、把握重點,全力推進改革攻堅克難。

一個個重大改革方案在平涼落地生根,一項項重點改革任務順利推進,一批批務實創新的改革亮點閃耀奪目……全面深化改革,以破竹之勢在平涼各個領域全面“開花”、陸續“結果”,改革“紅利”加速釋放,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注入了澎湃動力。

科學統籌 以上率下

縱深推進改革有力有序

改革,如中流擊水,不進則退。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不遵循問題導向,不打破制約瓶頸,不啃下一批“硬骨頭”就難以實現突破。

站在平涼改革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平涼的決策者進行著深邃的思考。

“要始終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特別是要立足市情實際,緊扣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體問題,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以改革創新精神,破除一切束縛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藩籬’,為加快發展激發新活力,培育新動能。”市委書記郭承錄一針見血地指出。

“要堅持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發展,加快構建有利於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體制機制。”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如是強調。

改革既要有堅定的決心,也要有科學的部署。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充分發揮改革領導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全局、議大事,確保中央、省委改革部署在我市不偏向、不走樣、能落地。僅今年以來,就先後召開2次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6次市委常委會,安排部署改革工作,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審議重大改革事項,聽取改革工作彙報,研究解決存在問題,協調推進改革落實。確定了各類改革任務168項,審定專項和單項改革方案意見32個,做到了有路線圖、有時間表、有硬措施。

改革,必須要有正確的方向和定位。市委堅持把解放思想貫穿於改革的全過程,以觀念創新為先導統攬改革,自覺把平涼放到全國、全省發展的大格局中來審視定位,謀劃提出了“黨建統領,‘四化’統籌,交通先行,產業支撐,決戰脫貧,決勝小康,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總體思路,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統領全局工作的總方向總任務總抓手。這一總體思路經過近一年的時間檢驗,切合平涼實際,凝聚了人心,提振了信心,正在轉化為全市人民的具體行動和生動實踐。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市委深改組成員親力親為、以上率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啃最硬的骨頭”,分別領銜地方機構改革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等重點任務,以“頭雁”抓部署、抓推進、抓落實。各成員個個肩上有改革擔子、人人手上有改革任務,深耕自己的“改革責任田”。在市領導的示範帶動下,各級黨委深改組成員都領銜抓重大改革項目,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幹家,形成了親力親為抓改革的濃厚氛圍。

督察是推進改革落地落實的有力“武器”。我市始終堅持把落地見效貫穿於改革的全過程,改革推進到哪裡,督察就跟進到哪裡,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以督察之嚴,謀改革之實。市委深改組堅持每季度聽取1次專項小組工作彙報,各專項小組、各牽頭單位堅持每月召開1次工作協調會議調度改革工作,督促任務落實。

一份份實施方案相繼出爐、一張張進度表先後彙集、一項項改革舉措陸續出臺。平涼大地,一場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改革,正砥礪前行,蓄勢勃發。

立足實際 探索創新

更多“平涼經驗”破解發展之困

改革,如挽弓勾箭,直擊靶心。

如何選準改革的突破口至關重要,這也考驗著每一位決策者的能力與智慧。

從如何抓建項目到怎樣經營城市,從落實“五個一”產業推進機制到創新實施“九大沖刺行動”,從堅定不移推進大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到基本完成平涼工業園區體制機制改革……

這些改革,既有直面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突出問題、旨在立行立改的具體舉措,也有著眼長遠發展的工作方法和制度建設;這些改革,既有改革阻力較大、多年都啃不動的“硬骨頭”,也有涉及多部門、跨領域,牽一髮動全身的“牛鼻子”。

我市在推進深化改革中,既積極跟進上級推出的各項重大改革舉措,又注重結合實際探索創新在節骨眼和要害處用力,不僅做好“必答題”,還答好“自選題”,把體制機制這個“軟件”強化起來,把潛在的優勢轉化為現實優勢、獨特的優勢轉化為發展的優勢,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改革成果,形成了具有平涼特色的改革亮點。

——創新實施“九大沖刺行動”,大力推行“五個一”產業推進機制,形成了脫貧攻堅“平涼模式”。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和實幹導向,創新實施了龍頭帶動全覆蓋、“三變”改革全鋪開、金融保險全加入、危舊住房全清零、勞動就業全對接、教育醫療全跟進、社會救助全兜底、黨政幹部和社會各界全參戰、黨建統領全保障“九大沖刺行動”,握指成拳向貧困發起總攻,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根據平涼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總結提煉出“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行一個產業一名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規劃實施方案、一個運作平臺、一套運行機制的“五個一”產業推進機制,帶動牛果勞富民產業邁步發展。藉助“三變”改革的東風,探索形成了莊浪縣“國有公司+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靈臺縣“黨組織+勞務公司+龍頭企業+貧困戶”等一系列產業精準扶貧模式,脫貧質量效果和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緊盯“六大任務”,基本完成平涼工業園區體制機制改革,闖出了工業發展“平涼路徑”。堅持把工業園區發展作為工業強市的第一抓手,緊盯“體系構建、園區建設、企業培育、投資拉動、創新驅動、人才引進”六大任務,全面剝離園區社會事務職能,持續強化搞好規劃、制定政策、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優化環境、協調解決園區企業發展中的問題、建設中小微企業孵化基地等七大經濟管理和投融資職責,“扁平化”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實施運行,實現了園區瘦身提質、健身增效。設立了園區企業服務中心和中小企業孵化中心,做到了“零土地”項目1個工作日完成工商登記註冊,“熟地”項目50個工作日內取得施工許可,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建設領域施工許可“3550”目標任務且更加便捷高效。

——堅定不移推進大景區體制機制改革,高規格策劃主題活動,打響了文化旅遊“平涼品牌”。制定了《崆峒山大景區體制機制改革總體方案》,形成了大景區旅遊資源“三權分置”和經營權移交方案草案,改組了平涼文化旅遊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祥源鳳凰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開發崆峒山大景區的戰略框架協議,相應機構調整、人員安置、債權劃轉等工作任務加快推進、有效落實,崆峒山大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高起點規劃、大手筆運籌、全要素提升、全社會參與”的主導思想,高規格策劃第三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平涼分會場——2018年平涼·崆峒文化旅遊節,舉辦了盛況空前的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平涼”大型電視文化活動、“弈決崆峒”世界道教名山圍棋邀請賽、萬人太極拳展演、甘肅崆峒山-湖北武當山武術交流活動、第二屆中國業餘圍棋“7段王”爭霸賽、“風物之旅-崆峒行”系列活動等,帶動全市文化旅遊熱起來、火起來,提高了平涼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激發了經濟發展新動能。

——堅持“六項原則”,推進“四個轉變”,探索了經營城市“平涼實踐”。堅持以人為本、城鄉統籌、項目支撐、產城融合、生態優先、改革創新的原則,加快建設中心城市、縣城、重點小城鎮,全力推進城市發展由“建設主導型”向“規劃主導型”轉變,由“依賴財政投入”向“經營城市和社會多元投入”轉變,由“單一產業支撐”向“主業引領多元支撐”轉變,由“簡單的要素聚集”向“內涵品質提升”轉變。逐步整合分散運營的城市資源,將熱、水、氣、商砼等有形資產和城市品牌、經營權、冠名權等無形資產打包進入融資平臺,放開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市場,為加快城市發展聚集資金,實現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服務功能、聚集效應、承載能力、經營效益全面提升。

——聚焦項目生成和運作“四個渠道”,提煉項目謀劃和爭取“八個方面”,推出了抓建項目“平涼思路”。把項目建設作為拉動實體經濟發展的主引擎,總結提煉出從中央和省列、市縣主導、招商引資、優化環境自然生成等“四個渠道”生成和運作項目,從創新思路、科學規劃、政策對接、招商引資、民生實事和社會事業發展、平臺建設、統籌運作、優化環境等“八個方面”謀劃和爭取項目,為全市各級幹部抓建項目、發展產業理清了思路、教會了方法。進一步優化提升了重大項目“三個一”包抓責任制,確定市級領導包抓一個在建項目、對外招商引資一個重大項目、研究推進一個重大前期項目,黨政主要領導多次赴省進京銜接彙報,國家宏觀經濟研究院、鐵路總公司、西部戰區空軍首長機關先後來平實地調研,承載全市人民多年熱切期望的平慶高鐵、天平動車、平涼機場等民生性、基礎性重大項目取得重大進展。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從體制機制和重點難點入手,平涼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不僅凸顯出“平涼經驗”,也為加快平涼發展厚植了新優勢。

扭住重點 善作善成

各領域改革蹄疾步穩落實見效

改革,如擂鼓鳴號,千帆競發。

全面深化改革,觸及經濟、農村、黨建、紀檢、民主法制等多個領域,頭緒多、任務重。我市扭住重點、盯住難點,分類施策、攻堅突破,改革形成整體推進、善作善成的良好態勢,以劈波斬浪之勢向前奮進,多項改革領域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以前我們來辦營業執照至少要跑好幾次,而且需要等半個多月,現在網上辦理太方便了,我今天提交了資料後,兩三天就能把營業證辦下來。”在崆峒區東街工商所辦理電器營業執照的米祥祥這樣讚歎。

群眾方便的背後,是我市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的結果。

今年前六個月,我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8373戶,市場主體累計達到10.46萬戶。市場的變化,同樣見證著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的紮實成效。

哪裡有問題,改革就跟到哪裡。

——經濟體制改革按下“快進鍵”。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核心,今年以來取消調整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3項,首批取消證明事項29項,公佈兩批“最多跑一次”事項412項,加快建設市區合辦政務服務中心,9月份投入使用後將進駐市區兩級6個分中心、17個部門辦事大廳、73個部門單位,涉及各類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便民服務事項1792項,真正實現全城“只進一扇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措施,繼續淘汰了一批落後產能,不斷強化房地產市場精準調控,全力消化商品房庫存,全市房地產市場保持健康平穩發展。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方面,國稅、市地稅正式合併,市縣兩級稅務機構掛牌成立,加快建設陝甘寧三省區區域金融中心,完成全市7家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工作,平涼成為全省首個實現縣區農村商業銀行全覆蓋的市州。

——農村綜合改革立新求變。積極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各縣區均如期通過省級驗收,有力有序推動土地流轉,全市土地流轉面積102.89萬畝、流轉率為18.7%,規模經營面積81.18萬畝;農村“三變”改革全面推開,全市225個村陸續開展“三變”改革,參與“三變”改革的經營主體285家、村集體經濟組織138個、農戶2.39萬戶,1.03萬戶農戶獲得入股分紅2572.2萬元。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設施蔬菜、馬鈴薯、中藥材等特色農作物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涇川縣鳳凰村、崆峒區天源牧業等一批生態觀光、遊園採摘、農耕體驗新業態快速興起。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深入。不斷推進基層黨建改革創新,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了以“強化‘四個意識’和政治擔當,推進組織創先、機制創新、作風創優”為主要內容的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著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縱深發展。

——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市縣兩級監察委員會掛牌成立,完成市紀委監委組建掛牌、職能劃轉、人員轉隸、線索移交和機構調整。保持反腐高壓態勢,今年來全市立案查處各類違紀案件248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55人。持續深化作風建設,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01起、處理183人。

——民主法制和司法體制改革進展順利。紮實開展了平涼市物業服務管理條例草案和平涼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立法調研。出臺了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加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等意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和民族統戰工作不斷強化。法治政府建設有序推進,市、縣區兩級政府全部組建了法律專家諮詢委員會,政府部門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

克痼疾、除藩籬,一個領域一個領域盯、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抓,在市委深改組統籌協調下,各改革專項小組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壯美磅礴的改革藍圖,正一步步轉化成全方位治理能力提升的生動實踐。

為民便民 釋放紅利

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

改革,如鐘響磬鳴,必有回聲。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更好地統籌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緊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關切,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郭承錄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眾。”王奮彥強調。

我市始終堅持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破解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把準群眾訴求脈搏,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努力讓群眾享受到深化改革帶來的實惠。

“沒想到現在住院先不用交錢,緊著看病,到出院的時候統一結算報銷,沒想到政策這麼好!”今年61歲的華亭縣上關鎮半川村村民寧海珍,因風溼性關節炎住進了華亭縣中醫醫院,說起這次入院經歷,她一連幾個“沒想到”。

公立醫療機構實現全覆蓋的新農合“先看病後付費”支付模式,只是群眾從改革舉措中受益的一個小小的切面。

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引領,我市社會事業領域改革持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面,緊緊圍繞建設陝甘寧三省區醫養中心,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藥品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出臺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實施方案,全市114個基層衛生機構全部開展簽約服務工作,組建簽約服務團隊1529個,簽約服務人口87.9萬人。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方面,謀劃確立了建設陝甘寧三省區職業教育高地的思路目標,平涼職業技術學院完成整體搬遷,陝西師範大學平涼實驗中學建成招生,“全面改薄”“溫暖工程”項目進展順利,特崗計劃覆蓋全市七縣區。

“現在黨的政策好了,各村都建起了文化廣場,活動越來越多,村民們都希望這樣的演出多到農村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7月16日晚,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文化惠民演出活動走進華亭縣西華鎮演出,在村文化廣場觀看節目後的西華村村民王小娟說到。

以堅定文化自信為基石,平涼文化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強化文化惠民富民活動,廣泛開展隴原紅色文藝輕騎兵文化惠民演出,市縣兩級策劃舉辦群眾文化活動28項70餘場次,帶動鄉鎮、村(社區)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催生了華亭山寨鄉峽灘村農民春晚、崆峒區崆峒鎮榆樹村王家莊獎學聯誼會等一批群眾自發組織、社會影響較大的文化活動。推進精準文化扶貧,年內完成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鄉村舞臺)改造提升34個,配送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器材9套、村級70套,落實2018年度免費開放資金925萬元。

喝上更乾淨的水、呼吸更清潔的空氣、享受更良好的環境,也是群眾的期盼。

炎炎夏日,天藍雲闊;徜徉平涼,山青水綠。標註著平涼空氣質量的曲線,拉動的實際是平涼人的幸福指數。2017年,平涼城區空氣質量有效監測天數364天,優良天數達330天。今年前6個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146天。

以守住綠水青山為底線,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效明顯。紮實整改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全面實施全域無垃圾治理,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堅持實施造林綠化,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平涼市被環保部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了綜合協調、分級負責、聯合執法、問題督辦四項機制,河道管理保護和水環境綜合治理不斷加強。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對溫室氣體排放重點企業進行摸底統計,提出了重點控排企業名單,全市累計核發排汙許可證117戶。

改革,也讓我市經濟發展獲得更多機遇和更強動力。今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5.76億元,增長7.0%,在14個市州中排名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105.5億元,增長9.3%,排名市州第一;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37.17億元,增長18.2%,增幅位居全省市州前列。

發展無止境,改革永遠是“進行時”。引領經濟新常態,回應百姓新期待,改革畫卷在一項項鼎新之措中展開,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鼓點將更加激越昂揚。

往期精彩回顧

【招生】平涼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招生公告

迎风破浪稳前行——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以来全市全面深化改革侧记

分享快樂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快樂。快把快樂分享給您的夥伴們吧!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朋友圈”。

微博號:plrbtxwb123

出品:平涼日報社融媒體工作室

技術:崔烘獎

監製:李建軍

法律顧問:張忠義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