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當競爭法培訓:刷單行爲的反法規制

刷單行為,最初進入公眾視野的是2016年央視的315晚會,晚會中曝光了一系列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情形中,網絡刷單赫然在列。根據央視的報道,淘寶網、大眾點評網等多個平臺上的部分賣家均存在刷單現象,只要賣家支付商品的本金和刷客的佣金,作為對價,刷客們就會根據賣家提的要求完成刷單或者刷信譽的任務。實質上在生活中也充斥著刷單的廣告,大學校園中張貼的最常見的兼職廣告就是刷單,其中部分的刷單行為嚴重擾亂網絡電商的正常運營秩序,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那麼刷單的行為表現主要有哪些?,《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其的規制又有哪些?反不正當競爭法培訓將根據上述問題進行知識分享。

反不正當競爭法培訓:刷單行為的反法規制

刷單一詞實際上是網絡環境下的產物,對其定義有觀點認為刷單就是網絡虛構交易行為,刷單行為參與人通過偽造資金流和偽造物流等方式虛構交易流程,從而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培訓對其表現形式進行總結,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提升信譽型正向刷單。這類刷單行為通過大批量的虛假交易或者虛假好評,造成該網店瀏覽量或商品銷售量增加、商品質量教好的假象,進而獲得在網絡電子平臺上較為靠前的搜索排名,從而增加實際的商品瀏覽量和銷售數,在同行競爭中佔據優勢。

第二種是貶低信譽型反向刷單,與提升信譽型正向刷單針對自己店鋪或商品相反,這類刷單多是網絡賣家針對競爭對手的店鋪或商品所採取的行為,其目的在於通過刷單行為降低競爭對手的搜索排名,或者惡評競爭對手的商品實現不正當競爭。比如全國首例的淘寶刷單入刑案,北京智齒數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在淘寶網註冊成立網上店鋪,經營業務為論文相似度檢測業務,而董某也在淘寶網經營論文相似度檢測業務,為了打擊競爭對手,董某僱傭並指使大學生謝某,多次以同一賬號大量購買南京智齒數匯公司淘寶店鋪的商品,共計1500單,在給予好評後又退單。淘寶網監控中發現該店鋪交易異常,認定其從事虛假交易刷銷量,對其店鋪做出商品搜索降權處罰。降權後,網友無法通過淘寶搜索論文檢測的關鍵詞看到原本排名前三的該店鋪,進而導致其訂單交易額損失15萬餘元.上述案件就是非常典型的反向刷單案。

第三類是欺詐平臺套現刷單,與上述兩類刷單行為目的不同,此類刷單行為主要目的是直接獲取財產性利益,多出現於O2O行業中,虛構交易鑽平臺政策漏洞獲取大量利潤。例如全國首例通過滴滴刷單軟件進行刷單套現案,常某得知通過領取滴滴打車優惠券的途徑可以刷單賺錢,於是其購買刷單軟件,學習刷單技術,在滴滴平臺惡意註冊司機和乘客賬戶獲取滴滴公司發放的打車優惠券,然後虛構打車交易,再將領取的優惠券向其註冊的司機賬戶支付,最後從滴滴平臺提取現金完成套現過程,短時間內就非法獲利3萬餘元.

目前反法對刷單的規制主要是從行政責任方面,新《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當商家進行刷單行為時可能會面臨工商監管部門停止刷單行為、消除影響、處以罰款等處罰。除此之外,《網絡交易辦法》、《廣告法》、《刑法》中都有對刷單行為的規制。

嚴正聲明:本文章內容為佑碧艾商務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LEB)原創作品,LEB對該作品享有全部著作權。歡迎轉發,如需以任何形式轉載請註明作品出處及標註作者(LEB)署名,違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特此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