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西醫結合的思考

對中西醫結合的思考

中西醫結合不是不好,而是目前的中西醫結合得不好!在現階段最好不要再宣揚中西醫結合,不僅害了中醫,也害了西醫。

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服務的對象都是人,它們儘管思維方式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稱得上是相向而行。在中醫處於低落的情況下,拯救中醫的方法不是走中西醫結合道路,而是迴歸中醫傳統師承方式,取消學院制的中醫人才培養模式。

過去的中醫培養方式,是手把手地教,這種手工作坊式的師承方式,延續了數千年,早就了中國歷史上的無數卓有建樹的名醫,中醫相火鼎盛,代代不息。現行的學院制培養模式,如同流水線產品,批發式的培養一批又一批中醫本科生、碩士和博士,也形成了中醫學面臨著"中醫學術異化"、"中醫思維淡化"、"中醫技能退化"、"中醫特色弱化"的嚴峻局面。現狀撐起中醫表面繁榮的局面還是建國以前或建國初期的一批中醫,他們都以到來耄耋之年,這之後中醫該怎麼辦?

中醫的衰落只能自救,通過發揮中醫的特色,利用中醫的優勢,取信於民。在中醫人自己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又去學走西醫的路子,無異於邯鄲學步。中醫非常深奧,西醫也是如此。一個人中醫學得半瓢水,西醫學得半瓢水,加起來是不可能等於一瓢水的。如同將一百本書讀一遍,不如將一本書讀一百遍。

對中西醫結合的思考

中醫學得精深,可以治病;西醫學得精深,可以治病。何必非要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到頭來中不中,西不西,也就是造成目前中醫困局的根本原因。過去,西醫沒有進入我國之前,中醫能夠獨立生存,西方國家沒有中醫,也能夠獨立生存,兩種截然不同的醫學,獨自好端端的,硬是要拉在一起,如同兩個性格不合的男女指腹為婚,哪有幸福可言!

一位外國顧客,走進中餐館,就是要吃到純正的中餐風味,而不是在那兒吃麥當勞、肯德基。同樣地,一位中國顧客走進西餐館,是想吃純正的西餐風味,而不是在那兒吃北京烤鴨、蘭州拉麵等。

中西醫結合是西醫與中醫發展到高級階段的必然趨勢,但是,現階段不是解決中醫發展與創新的問題,而是解決中醫繼承與生存的問題。中西醫結合不僅加速了中醫的沒落,也影響了西醫的獨立性與發展。我國西醫有哪一樣自己原創的西藥,哪一種高端醫療設備,不是進口,現在臨床治癌的靶向藥物美國早在是五年十年之前的已經開始應用。

對中西醫結合的思考

目前全國2800多所等級中醫院,但沒有一家真正傳統意義的中醫院,基本都是中西醫結合醫院。我國中醫人才隊伍不斷地萎縮,據政協委員鎖賀祥和馬志偉的不完全統計,全國中醫醫生1949年有27.6萬人(都是地道的中醫),到2004年還是27萬人,55年沒有增長。全國人口總數由5億增加到接近14億。現全國中醫藥工作人員約50萬,其中真正地道中醫不到1/10。按人口折算地道中醫人數,建國初期有5.5個/萬,而現在僅僅是0.36個/萬。作為中醫發祥地的我國,中藥在國際銷售份額不到5%,而一個小小日本,竟然達到90%。

現階段的提倡中西醫結合,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有好高騖遠、拔苗助長之嫌,是真正的吃力不討好。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壽命不斷提高,慢性病發病日益增加,與好中醫大夫的日益減少,是當前衛生事業的主要矛盾。人們要找到一位好中醫大夫,比大海撈針還難。一位中醫大夫,只用中藥,不用西藥,就會逼迫他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思考、不斷地總結,中醫水平自然而然地一天一天地長進。如果來了一位病人,該中醫大夫,一把中藥上去,又一把西藥也上去,病好了,不知道怎樣好的;病不好,也不知道是出在中藥還是西藥上,成了糊塗官打糊塗百姓。

同樣地,多多怪事,我國的中成藥百分之七八十是西醫大夫開出去的,西醫大夫對中醫可以說是隔行如隔山,怎樣用中藥。比方說複方斑蝥膠囊,說明書是這樣寫的:複方斑蝥膠囊主要功效破血消瘀,攻毒蝕瘡,用於原發性肝癌,肺癌,直腸癌,惡性淋巴瘤,婦科惡性腫瘤等。這說明書,明顯不符合中醫的要求,誤導不少西醫腫瘤大夫凡是肝癌、肺癌、直腸癌等都用到它,完全不考慮複方斑蝥膠囊僅僅適合血瘀毒結的實證癌症患者。這種中藥西用的現象比比皆是,對病人不利的,也損害了中醫的聲譽。

對中西醫結合的思考

無論西醫用中藥,中醫用西藥,無意之中養成了大夫們的思維惰性,不在自己的知識領域內去思考,而是應付了事。

中醫要發展,按照中醫的規律辦事,中醫不用西藥;同樣,西醫不用中藥。給病人一個選擇的機會,要吃中藥,選中醫院;要吃西藥,走西醫院。病人來到中醫院,拿的是西藥;來到西醫院,取的是中藥,豈不是掛羊頭賣狗肉?情何以堪?人民日報曾經大聲疾呼,中醫西化嚴重,後繼不是乏人,是後繼無人!因為沒有傳人都失傳了,多可惜啊!?

中醫的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像是張果老倒騎毛驢,漸行漸遠,怎樣拯救中醫?唯一的道路,就是中醫去西化!!!中醫去西醫化之後,知恥而後勇,置於死地而後生。只有這樣,中醫的春天才會到來!目前正值中醫的寒冬,只有為數不多的臘梅在綻放。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對中西醫結合的思考

中醫與西醫本應在良性競爭中生存、發展、繁榮,中醫要自信,過去幾千年延續下來,自有其合理性,否則早就在歷史的長河中淘汰。中醫是靠療效,而不是數據來說服人。中醫界瀰漫著一種自卑的情緒,好像中醫的療效,沒有小白鼠小白兔點頭,沒有外國人點頭,其正確性就值得懷疑。還有一種就是將中醫理論翻譯成外文,讓外國人也來信服中醫。比爾•蓋茨推廣計算機技術,憑著計算機本身的優越性來吸引全世界人學英語,去了解計算機,同樣地,中醫將其卓越療效顯現出來,外國人自然要學中文來了解中醫。

中醫要走自己的道路,才會走出自己的精彩!將中西醫結合的千秋重擔交付給後人吧,相信將來他們有智慧去完成這人類最偉大的健康事業!我輩的當務之急,讓中醫重新迴歸我國主流醫學地位,服務人民。

對中西醫結合的思考

請大家看過之後發表意見,或點贊,或轉發!有意者請關注“康文草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