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2號(蔗洲)安置房回遷

建平2号(蔗洲)安置房回迁

閩侯新聞網訊 “盼了這麼久,終於盼到分房回遷,心裡特別激動!”上街鎮蔗洲村拆遷戶張其桂完成選房後望著漂亮的安置房小區,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7月30日、31日,建平2號(蔗洲)安置房順利完成分房,拆遷戶實現了盼望已久的回遷夢想。

全縣面積最大的安置房項目

建平2號(蔗洲)安置房佔地252.86畝,總建築面積28.1367萬平方米,共建40幢樓房,建有2680單元,是我縣最大的安置房項目。本次分房回遷的是建平2號(蔗洲)安置房一期,安置戶為旗山湖項目,工程學院項目,商住地項目,公安分局項目,輪船港項目,中心共享區項目等6個項目共575戶拆遷戶,共安置1062套,安置面積92055平方米。

30日,記者在回遷現場看到,小區門口拱門上“歡迎業主回家”幾個大字傳遞著溫暖。小區裡蔥鬱的草坪、景觀樹,格外清新亮麗,讓人心曠神怡;安置房外立面採用現代風格設計,簡潔、新穎;安置房內,房間佈局寬敞明亮,採光通風效果也尤為突出。

記者注意到,該小區周圍就是高檔商品住宅區,毗鄰地鐵2號線、福州新客運西站,福銀高速福州西出口及橘園洲互通。“這裡交通方便,小區綠化量大、環境優美,能媲美高端小區。”選房現場,不少拆遷戶在熱烈地討論安置房環境、戶型等有關事宜(如圖),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拆遷戶實現盼望已久的回遷夢

張其桂今年65歲,他告訴記者,全家上下有5口人,原來他家裡的木質結構和磚混結構老房子共有近600平方米,由於涉及商住地項目建設用地被拆遷,這次一共分到了7套安置房。“政府把我們安置在這麼好的地段,而且今天分房流程清晰,工作人員服務熱情,我分到的新房,樓層與方位都很好,簡單裝修後,即可拎包入住,以後就可以在新房子裡安享晚年,實在太高興了!” 在新房內這兒看看、那兒瞅瞅,張其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蔗洲村的拆遷戶黃杜海原本近400平方米的老房子,因為旗山湖項目建設被拆遷。此次他共分到了5套安置房。“沒拆遷以前住的是低矮破舊的樓房,雨天陰暗潮溼,乾燥天又怕發生火災。”黃杜海說,“如今新小區是電梯房,鋪的是瀝青路,還設有1200個車位,不論選址、設計、建設、配套都比原來居住條件好很多,感謝縣委縣政府重視民生民情,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實事、大好事。”

斥資9595萬元修繕附屬配套及外牆

記者瞭解到,該安置房於2009年動工建設,2010年主體結構完工,該項目在總平及附屬施工時,由於消防通道部分和邊角地無法交地,導致該項目一度停工。

為了讓拆遷戶早日回遷,我縣成立了大學新區建設指揮部,縣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召集相關負責人召開協調例會,現場辦公、指揮、協調解決該安置房建設回遷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集中力量攻堅。

“安置房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安置房的提速回遷、品質提升,讓拆遷戶住得舒心,是建設宜居新閩侯、建設和諧社會的具體措施。”上街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原本該安置房分7個標段建設,相關的資料都沒有留檔,為了加快推進回遷工作,工作人員紮根一線攻堅,有的甚至全省各地跑,找到7個標段的施工單位,一家家收集資料歸檔。建設時,縣分管領導還帶隊前往福州其他先進小區學習借鑑建設工作,就連景觀綠化的植被種類,他們也經過層層討論、多次會稿才最終決定,確保事關民生的安置房保質保優。

去年10月,總投資約9595萬元的該安置房附屬配套及外牆修繕項目動建,該項目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32幢樓建築面積23.8萬平方米,工程造價約6991萬元,先行招投標並實施,目前已經完工,原計劃9月才啟動回遷,現在比計劃提前了約2個月時間。二期8幢樓建築面積4.3萬平方米,工程造價約1254萬元,待項目用地範圍內西側約8300平方米房屋拆除完成後再招投標實施。

“拆遷戶選房回遷後,我們力爭一年之內讓拆遷戶拿到房屋產權證,同時我們還同步啟動了該安置房小區的物業招標工作,確保好的物業公司入駐管理,讓安置戶住得舒心!”上述負責人表示,上街鎮將繼續攻堅克難,倒排節點迅速開展相關工作,為建設“旗山睿谷”作出更多貢獻。(閩侯鄉音記者 吳國棋 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