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故事寫的是清澗還是延川

2018-07-01 10:41

小說

/

路遙

路遙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西省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在農村一小學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後被改編為電影。1991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還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電臺廣播。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

著名作家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故事寫的是清澗還是延川

那麼路遙出生在清澗,成長於延川,藝術來源於生活,文學亦如此,很多作者為了創作需要都會到某些地方親身體驗生活,《平凡的世界》中的故事,路遙先生寫的是清澗還是延川呢?路遙的童年在延川鄉里讀小學,初高中在延川縣中讀,延川縣中學在延川縣影劇院上去的坡上,書中應該有寫,放學回家要下坡,坡下有縣城的閱覽室,路遙的大部分課外知識和了解外面世界的機會都是從這間閱覽室開始的,只要是有字的,不管是小說還是報紙都讀。書中的黃塬是延安市,書中有寫,丁字形的交通形狀,其實就是延安的東關大橋,清涼山腳下!銅城是銅川,為了寫煤礦,路遙在那裡體驗很久的煤礦生活!路遙獲獎後,十分激動的在延川影劇院廣場發表了演講!至於現在為什麼說是榆林,原因在於路遙的家人還在榆林沒來延安,再者,榆林市政府為了自己的文化建設的需要。其實不管是延安還是榆林,路遙都是陝北高原的兒子!活著的時候,路遙和延安,榆林各級政府領導關係都很好,路遙回來了就是親戚,好吃好喝好招待!路遙長大了也經常回原生父母家,當然更會照顧養母一家人,具體的詳情,大家可以看看路遙的自傳,《早晨從中午開始》!

著名作家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故事寫的是清澗還是延川

黃原。書中對黃原的介紹是:該城被連綿的群山包圍,黃原河由北向南穿城而過,於幾百裡外注入黃河,市區在黃原河上建有二橋,連結東西兩岸。小南河向北流來在老橋附近和黃原河交匯。在小南河與黃原河匯流處外側,有一座小山包,在半山腰一方平土臺上,有一座始建於唐朝的九級古塔,明代時進行過一次大修整。此山便得名古塔山。古塔山是黃原城的天然公園,也是這個城市的標誌。這所有的地理特徵都和延安市的地形地貌極其吻合,所以黃原說的是延安。

著名作家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故事寫的是清澗還是延川

銅城。第一次看書的時候想到一座盛產煤礦的城市卻叫做銅城,對於這個問題很納悶,後來才知道是和銅城的原型銅川有關。銅川是關中地區重要的資源城市,書中說銅城離西安很近,所有銅城的原型應該就是銅川市。

雙水村。雙水村的原型應該是路遙的出生地清澗縣王家堡村。雙水村裡的兩條河、小橋、神山、小廟、小學校、棗林、等景物的地理位置及環境描寫,與王家堡村幾乎全部吻合。現在村民仍依山而居,石板窯洞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整個村貌至今保留清澗傳統建築特色,與小說中雙水村的民居生活環境非常相似。

著名作家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故事寫的是清澗還是延川

原西縣和原東縣。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原西縣指的是米脂縣。書中喬伯年書記說“原西的婆姨原東的漢”,對應的正是陝北人常說的“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同理原東指的是綏德縣。二說是原西縣指的是延川縣,路遙是在延川縣讀的高中,孫少平在原西縣讀書的時候關於原西中學的介紹和路遙當時所讀的高中的情況相差不多。原東指的是延長縣,書中說原東縣富裕,有石油。而延長縣正是以石油而聞名的。

天妒英才,永遠懷念陝北高原的驕傲--路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