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策略】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

☆☆☆☆静心读书不容易,苦心编题不容易,耐心码字不容易……所以,如果我恰好有,你恰好需要,请动动你的手指头,或

点赞、或转发、或关注。你用时一秒,我却至少两天。真诚感谢你们的鼓励。☆☆☆☆☆

【应试策略】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

从词语的角度赏析句子

一、哪些词语值得赏析?

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叠词等。这些词语的准确运用,会让平淡的句子增色添彩,韵味无穷。

二、这些词语的特点是什么?

动词能形象而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

形容词则能生动传神地刻画所要描写的对象的状态。

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的事物特点。

拟声词是摹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准确地使用拟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叠词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

【应试策略】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

三、怎样从词语的角度赏析句子?

先看几个例子:

例1: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

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精彩的片段——雪地捕鸟,怎样来赏析这段文字呢?

首先,让我们找出赏析点,圈画出“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走”“拉”“罩”九个动词,

其次,思考动词的作用,“准确生动而又极有层次地”,然后写出这句话的内容。

第三,最后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写出表现了谁的什么情感。

综合起来这个句子中“扫开”等九个动词的运用,准确生动而又极有层次地写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孩子们捕鸟时紧张等待、充满希望及小心谨慎的情景。

例2.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

这同样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的片段——百草园景色的描绘。

首先,我们还是从赏析点入手,圈画出“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 肥胖的”“轻捷的”这些形容词。

其次,结合形容词的作用“生动形象”,然后看这个句子写了什么内容。

最后,表达了谁的什么感情。

综合起来这个句子中“碧绿”等形容词的运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百草园的美丽,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方法总结

通过从动词、形容词的角度赏析句子,类推出从词语的角度赏析句子的方法,即

第一步:阅读句子,这个句子中运用了哪些词语。

第二步:写出这些词语的特点作用。

第三步:写了什么(文本的主要内容)。

第四步:表达了谁的什么感情(赏析句子前一定要整体感知)。

遇到此类题目可以直接用这种方式来解决。

【应试策略】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

五、巩固练习

从词语应用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阅读《生机勃勃太阳花》)

题目设计: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出三朵小花。

2.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什么奇迹呀?”

“你们这样的花树。”

“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2015年安徽省中考语文阅读《槐花》)

题目设计:.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了看,眼睛又大又圆

3.朱自清《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的运用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1.“闪”字准确生动地突出了太阳花开得快,给人以出其不意的感觉;同时写出了其可爱的特点。

2.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印度朋友闻到槐花清香飘拂、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时的动作和惊诧的表情。 体现了印度朋友看到槐花是惊喜之情。

3.“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表现了春草的活力,表达了作者的惊喜的感觉。

你答对了吗?如果你OK了,你妈妈再也不担心你学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