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水汤汤见证亳州变迁

涡水汤汤见证亳州变迁

涡水汤汤见证亳州变迁

涡水汤汤见证亳州变迁

涡河像一条绸带,从亳州城缓缓流过,见证了亳州曾经的酸涩和不堪,也见证了亳州今日的繁华和幸福。

涡水汤汤见证亳州变迁

1996年,我调进城区工作,租住在亳州市区百货大楼后面的一位亲戚家。那时候的涡河,跟闻一多先生笔下的《死水》差不多,是蚊子的天堂,是苍蝇的乐园。水的颜色就是王羲之练字的墨池,乌黑乌黑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白沫,有的地方若有若无,有的地方一尺多厚,看着就令人作呕。两岸的河坡上都是垃圾,煤灰、菜叶、剩饭、屎尿,塑料袋、碎布头、破铁烂铜,混杂一起,还有好几处地段成了大粪场子,隔几道街都能闻着臭气。大风一刮,赤橙黄绿青蓝紫,漫天飞舞,联合国升旗一般。成群结队的野狗,龇牙咧嘴地在垃圾堆里扒拉着、追逐着、狂吠着,单个人从那经过,稍不注意,腿上就可能“血染布衣裳”。

夏天,河两岸的居民,一天到晚门窗紧闭,风扇不停,睡觉的时候,耳边还是不停地有“哼哼”声,身上还是时不时的有东西在抓挠。夜晚,去河岸上乘凉,即使武装成阿拉伯少女,扇子不停地扇,手不停地拍打,裸露的皮肤上照样给你弄好多个桃花晕。

涡河何时能天蓝水清,风朗味纯,成为游玩和乘凉的桃花源呀!

2005年,刚成立五年的地级亳州市的领导者,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一下拿出13.04个亿,对涡河进行整体性多层次全维度的治理。涡河两岸人民的梦想成为了现实,亳州城市的品位也上了新的台阶。

白云变苍狗,沧海成桑田。今天的涡河,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文化带。河水清澈透亮,晶莹似翡;两岸的芦苇,青碧蓊郁,摇曳生姿;游轮抛洒的白色浪花,如雪如练,如瀑如纱。鱼儿“皆如空游无所依”,欢快地吐着泡泡,高兴时也来个飞跃,夸耀一下自己的肥硕,表达一下“鱼之乐”。成群的水鸟在水面翔集,一会儿展翅滑翔,一会儿钻入水中,一会儿静卧水面,一会儿直冲蓝天,“啾啾啾”的曼妙叫声,不时地在涡河上空飘荡。水清苇绿,鱼欢鸟鸣,恁恬静的景致,恁赏心的画面,想不驻足就难。

涡水汤汤见证亳州变迁

涡河景观带,一年四季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谢了春红,盛了秋黄。从雨水季节开始,迎春花、梅花、杏花、桃花、梨花、樱花、紫荆、月季、蔷薇、玉兰一个个赶趟儿似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举行一场盛大的花事接力赛,尽情展示自己的美艳,肆意呈现自己的俏雅,拉拽着游人的眼球,更拉拽着游人的脚步。草坪和植被,被河水滋润得抹了油一般,幽幽盈盈,青翠欲滴,葱茏妖娆,仿佛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让人忍不住地想多瞅两眼,想伸出手抚几抚。近水处的石头上,一天到晚有钓竿在甩动,钓者如雕塑一般,静静地瞅着晃动的鱼浮,钓的是鱼,更是快乐的心情和富足的生活。

清早的涡河是运动者的佳苑,是音乐者的美地。慢跑的,快走的,练五禽戏的,打太极拳的,打羽毛球的,练体操的,练剑的,练散打的,塑形体的,跳广场舞的,一个比一个带劲,一处比一处跃动。清脆悦耳的笛子声,高亢嘹亮的唢呐声,深沉雄浑的萨克斯声,靓丽婉转的葫芦丝声,似天籁如仙韵,愉悦着人的耳膜,更愉悦着人的身心。

西边的天空铺满云霞的时候,休憩一下午的涡河拉开了欢腾的序幕。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景观带里,悠闲自在的边走边聊,叙叙家长里短,说说古今中外,炫炫时尚衣服,“哈哈哈”的舒心笑声引逗得鸟儿扇翅,鱼儿摆尾。华灯初上,两岸的霓虹闪烁,河面呈现“长虹卧波”景观的时候,表演进入高潮。从东到西的几个小广场上,有唱戏的,有溜旱冰的,有健身的,有跳交谊舞的,有跳健美操的,有放电影的,有制作泥塑的,有驯狗的,多么欢跃的场面,多么欢畅的生活。树荫下,花丛中,成双结对的小鲜肉们,“微雨燕双飞”,耳鬓厮磨,喁喁私语,诉说着缠绵和相思,也描绘着温馨和希望。

涡水共蓝天一色,亳城与改革齐飞。清清涡河水,悠悠向东流,带给远方的有湿润,有丰收,更有亳州人民和谐美满的生活和亳州四十年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孟现华)

相关回顾

涡水汤汤见证亳州变迁涡水汤汤见证亳州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