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1個動作,男童3級燙傷!醫生:記住這5招!能救命!

近日,寧波一3歲男孩被開水燙傷,外婆用老家土方法給孩子胸口上撒鹽,不料加重傷情,造成孩子3度燙傷。

老人1個動作,男童3級燙傷!醫生:記住這5招!能救命!

燙傷3度是什麼概念?我們看看下錶:

老人1個動作,男童3級燙傷!醫生:記住這5招!能救命!

傷口上撒鹽,痛上加痛,難以想象一個3歲的孩子,怎麼承受得住?

外婆好心辦了壞事,想必也很自責和愧疚。

可是看看評論,千奇百怪的土方子真不在少數:

老人1個動作,男童3級燙傷!醫生:記住這5招!能救命!

撒鹽、撒辣椒、塗花生油、豆瓣醬……這哪是在治傷啊,這分明是在炒菜啊!

那麼,寶寶燙燒傷,到底該如何進行正確的急救和護理呢?

寶寶燙傷後的3大常見誤區

在傷口撒鹽

“在傷口撒鹽殺菌又消毒”,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呢?

其實,這個土方法一般遵循“生理鹽水能消毒”的原理。

  • 生理鹽水是濃度為0.9%的鹽水,可用作消毒、補液及其他醫療用途。生理鹽水不會降低或增加正常人體內的鈉離子濃度,對健康沒有影響。
  • 而食用鹽不僅無法起到消毒作用,相反還會導致傷口周圍組織細胞嚴重脫水、壞死,會刺激神經讓人感覺更加疼痛,加重傷情,使傷口遷延不愈。

因此,開頭這個事例中,小兒燒傷科醫生才會肯定地說,如果沒在傷口上撒鹽,孩子的傷情也不會發展到3度。

此外,各位寶爸媽還須牢記:

當孩子燙傷時,切不可聽信偏方塗抹醬油、醋、酒、牙膏、肥皂以及草木灰等,以免造成創面細菌感染,影響醫生對燙傷深度的判斷。

盲目戳破水皰

是否戳破水水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小水泡(小於2釐米):一般不戳破,以免留下疤痕。
  • 大水皰(>2釐米),或處在關節處:較易破損,為避免不小心弄破水皰,造成更大的傷口,應及時就診,由醫生用無菌注射器從低位扎破或剪一個小口,輕輕壓擠出裡面的皰液。
  • 水皰已破潰、滲液:需用消毒棉籤擦乾水皰周圍流出的滲出液,並用生理鹽水清洗創面。

燙傷創面出現黑色焦痂:說明燙傷已經相當嚴重,此時不要弄破水皰或焦痂,應儘快去醫院處理和治療,進行專業的包紮,並酌情使用抗生素或破傷風抗毒素,以預防感染。

不脫/亂扯浸溼的衣服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被燙傷後,會驚慌失措,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跑。

卻忘了給孩子脫下被熱液泡透的衣服,衣服上的高溫會使孩子的皮膚繼續受損。

需要注意的是,在給孩子脫衣服時,也不要胡亂撕扯,小心將受傷的表皮拉脫。應拿剪刀將袖子剪開,避免衣物對傷面的摩擦。

寶寶燙傷後的正確處理方法

家長現場如何急救?

當發生Ⅰ度、Ⅱ度燙燒傷時,家長不要手忙腳亂,應按照以下五個步驟進行急救處理。

第一時間要用流動的涼水沖洗燙灼傷部位至少20分鐘。

冷水可將熱量迅速散去,降低對皮膚深處的傷害、減少寶寶的疼痛感。

在沖洗過程中,要小心去除覆蓋傷口表面的衣物,不可強行剝脫,寶媽也可藉助剪刀。

如果衣物已經粘在皮膚上,就不要硬拉扯了,以免加重對皮膚的損傷。

將寶寶燙燒傷的部位泡在冷水中持續10~30分鐘,其主要作用是緩解寶寶的疼痛。

使用乾淨、無菌的紗布輕輕蓋住傷口,這樣做可以減少外界對傷口的刺激和感染。

老人1個動作,男童3級燙傷!醫生:記住這5招!能救命!

寶寶燙傷後,如何減輕瘢痕形成?

如何預防瘢痕的形成?

I度、淺Ⅱ度燙燒傷不長瘢痕,而針對深Ⅱ度、Ⅲ度燙燒傷,最根本的預防瘢痕的方法就是儘快修復創面(3周之內)。

因為3周以後我們的身體就要進行纖維癒合了,而纖維癒合都是瘢痕,也就是說我們要用瘢痕來進行自我修復。

此外,還要做好以下預防手段:

  • 彈力壓迫法

在還沒長出來的有可能發生瘢痕的部位進行持續不間斷的彈力壓迫,造成纖維細胞缺血缺氧,從而減少纖維的生成,也就能預防瘢痕了。

  • 藥物療法

可以使用積雪苷霜、肝素鈉尿囊素軟膏等等,減少瘢痕的形成。

  • 激光治療

此外,還可以用硅膠模貼外敷,同時要加強功能鍛鍊

以上這些都只是起到輔助作用,瘢痕多的話還是需要手術。

寶寶發生燙傷後,留下的瘢痕還能去掉嗎?

很遺憾,我們人不能跟壁虎、蚯蚓比,壁虎斷了尾巴還能長出新的,蚯蚓切成兩段還能變成兩條完整的蜒蚓。

而我們人類受了傷,就不會再生的跟原來一樣了。受了傷,就是滿身傷傷疤。

因此,瘢痕一旦形成,就猶如鋼筋混凝土般又硬又韌又佔位,再想治下去就很難了。

及時植皮能減輕90%—95%的瘢痕,如果不植皮,瘢痕可能得一大片,但是植了皮,瘢痕就只是幾條線或者一小圈。

最後,科長不得不鄭重提醒各位寶爸媽:

夏季一定要讓寶寶遠離地燈、金屬滑梯、塑料健身器材、空調外掛機、汽車排氣管、石凳、垃圾桶等易造成高溫燙傷的地方。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

更多育兒難題,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家庭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