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打出這張牌,那我們要和微信,說再見了?

置信大家都曉得,馬雲不斷想做交際,前後推出了交往。不過很惋惜,最後還是掛掉了。相同的道理,騰訊馬化騰也不斷想做電商,先後做過拍拍與易迅,最後也沒有辦法,不得已而投資了京東。

而馬雲為什麼想做交際呢?馬雲現在有沒有做出一款能與微信相比的交際軟件?由於馬雲在看來,樹立本身的交際體制,這關於阿里巴巴久遠來說,是十分有協助的,而僥倖的是,馬雲現在也做出了一款比較不錯的交際產品,那就是釘釘!

馬雲打出這張牌,那我們要和微信,說再見了?

2017年12月27日,阿里巴巴釘釘的CEO陳航(花名無招)在釘釘內部的工作群宣佈,釘釘註冊用戶打破一億,釘釘官微隨後轉發了這一音訊。

無招說,“1075天,我們實現了一個小目標,用戶數到達1個億。感激團隊同窗們在這1075天裡,沒日沒夜的忘我付出。我們曾經協助1億用戶實現簡單,高效,安全,以人為本的工作方式! 前路漫漫,讓我們保持初心,智慧,持續為4300萬中小企業做一點有意義的事!”

也就是說,現在馬雲的釘釘曾經擁有了接近2億的用戶,固然離微信的10億用戶還有不少差距,但不少網友表示:我們不盼望看到騰訊一家獨大,支持馬雲做遊戲與交際!

馬雲打出這張牌,那我們要和微信,說再見了?

比照釘釘和企業微信的數據,釘釘當前能夠說優勢明顯,但何璽想說的是,釘釘當前固然優勢明顯,但肯定要當心騰訊的反殺。

之所以說要當心騰訊的反殺,主要在於釘釘現在在用戶端尚需求持續優化。比如其口碑在管理者和平凡職員之間的南北極分化問題,比如體驗交互問題。

固然運用釘釘的主要決策者是企業的管理者,但企業員工的意見也是很緊張的,由於員工吐槽而停用釘釘的事變並不少見。此外,體驗和交付也是必須注重的地方,要曉得,中國用戶曾經給各種個性化的APP給慣壞了,假如體驗交互與互聯網大眾化使用的程度差距較大,也會有人來做改動的。

而不少網友表示:現在釘釘曾經在企業效勞站穩了腳,大家都很等待釘釘推出個人版,到時候網友們肯定會支持,同時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要當心騰訊的剽竊!

馬雲打出這張牌,那我們要和微信,說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