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發布

首份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發布

本報北京7月25日訊(記者 張晨)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日前發佈《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這是我國首份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德智體美和學校教育教學等狀況進行了客觀呈現。《報告》顯示,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人生價值取向積極,具有良好的行為規範;學生學業表現良好,對課程和教師的喜歡程度高。但同時,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相對薄弱,學生家庭作業時間過長,參加校外學業類輔導班比例較高,學習壓力較大。

據瞭解,2015年—2017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組織實施了第一週期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監測以四年級、八年級學生為對象,分年度開展德育、語文、數學、科學、體育與健康、藝術六個學科監測工作,並對各學科的課程開設、條件保障、教師配備、學科教學以及學校管理等相關因素進行測查。抽取了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973個縣(市、區)的572314名學生參加監測。同時,監測還對19346名中小學校長、147610名學科教師及班主任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基於監測數據主要發現:

——學生人生價值取向積極,具有良好的行為規範。學生國家認同感高,九成以上的學生為自己作為一名中國人感到自豪,96.2%的四年級學生和97.9%的八年級學生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學生具有良好的行為規範:在勤勞節約方面,四年級、八年級學生日常表現良好的人數比例分別為87.5%、95%;在誠實守信方面,四年級、八年級學生日常表現良好的人數比例分別為89.2%、95.3%;在團結友善方面,四年級、八年級學生日常表現良好的人數比例分別為81%、81.1%;在遵守公德方面,四年級、八年級學生日常表現良好的人數比例分別為93.6%、97.3%。儘管學生在行為規範方面總體表現較好,但仍存在不足。例如,只有68.4%的四年級和68.6%的八年級學生做家務勞動,只有53.1%的四年級和38.2%的八年級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校和班級勞動。

——學生學業表現良好,綜合應用能力相對薄弱。本次監測依據國家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語文、數學、科學學業表現進行了測查,並採用國際通用的程序和技術方法,將學業表現劃分為四個水平段,分別是:待提高、中等、良好、優秀。監測結果顯示,四年級、八年級學生語文學業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別為81.8%、79.6%,達到優秀水平的比例分別為21%、22.7%。四年級、八年級學生數學學業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別為84.6%、78.9%,達到優秀水平的比例分別為23.8%、26.7%。四年級、八年級學生科學學業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別為76.8%、83.6%,達到優秀水平的比例分別為16%、12%。監測結果也顯示學生在綜合應用能力方面偏弱。如在科學學科上,四年級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別為75.7%、74.9%,低於科學理解能力約5個百分點;八年級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達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別為83%、76.3%,分別低於科學理解能力4.1和10.8個百分點。

——學生心肺功能、速度素質達標率較高,但肥胖、近視和睡眠不足問題較為突出。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四年級學生肺活量達到及格標準的比例(達標率,下同)為98.1%,優秀率為33.4%;八年級學生肺活量達標率為95.9%,優秀率為31%。四年級學生50米跑達標率為96.3%,優秀率為18.3%;八年級學生50米跑達標率為94.7%,優秀率為21.4%。監測也發現,學生肥胖比例較高。四年級男生肥胖比例為8.5%、女生為5.1%,八年級男生為8.5%、女生為6.2%。學生視力不良問題突出。四年級、八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36.5%、65.3%,其中四年級女生視力中度不良和重度不良比例分別為18.6%、10.4%,男生分別為16.4%、9%;八年級女生視力中度不良和重度不良比例分別為24.1%、39.5%,男生分別為22.1%、31.7%。學生睡眠時間總體不足。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2017年)規定,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保證10小時,初中生9小時。監測結果顯示,四年級學生睡眠時間在10小時及以上的比例為30.7%,八年級學生睡眠時間為9小時及以上的比例為16.6%。

——學生家庭作業時間過長,參加校外學業類輔導班比例較高,學習壓力較大。學生的家庭作業時間、是否參加校外學業類輔導班和學習壓力感受是衡量學生課業負擔的重要指標。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分年度調查了數學(2015年)、語文(2016年)學科分別在以上三個指標上的情況。

監測結果顯示:四年級學生數學、語文單科平均每天作業時間在30分鐘以上的比例分別為33.6%、40.4%,在60分鐘以上的比例分別為14.7%、21.5%,在2小時以上的比例分別為4.4%、8.7%;八年級學生數學、語文單科平均每天作業時間在30分鐘以上的比例分別為50.2%、45.5%,在60分鐘以上的比例分別為19.2%、15.1%,在2小時以上的比例分別為4.6%、3.4%。四年級學生參加數學和語文校外輔導班的比例分別為43.8%、37.4%,八年級學生參加數學和語文校外輔導班的比例分別為23.4%、17.1%。三成以上學生感到很有學習壓力。以數學學習為例,四年級學生表示在數學學習上感到很有壓力的人數比例為30.7%,八年級學生表示在數學學習上感到很有壓力的人數比例為49.4%。

——學生對課程的喜歡程度高,但部分課程的課時設置和內容安排欠合理。四年級、八年級學生喜歡語文課的比例分別為93.8%、89.1%,四年級學生喜歡科學課的比例為91.5%,八年級學生喜歡物理、生物和地理課的比例分別為82.4%、86.6%、80.1%;四年級、八年級學生喜歡音樂課的比例分別為89.6%、87.9%,喜歡美術課的比例分別為88.6%、81.8%,喜歡體育課的比例分別為92.9%、87.3%,喜歡品德課的比例分別為89.8%、83.5%。同時,監測發現,語文、數學周課時數偏多,體育、藝術周課時數偏少,如四年級語文周課時數多於6節的學校佔比為72%,數學周課時數多於5節的學校佔比為67.2%,體育周課時數少於3節的學校佔比為44.3%,藝術周課時數少於3節的學校佔比為12.9%。此外,科學課中,學生參與動手實驗、實踐調查的機會較少,如八年級學生在本學期物理課上做過3次及以上動手實驗的比例為38.7%,從來沒有做過動手實驗的比例為23.8%;生物課上做過3次及以上動手實驗的比例為19.3%,從來沒有做過動手實驗的比例為47.1%。

——教師受學生喜歡程度高,但部分教師探究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有待提升。四年級、八年級學生喜歡班主任的比例分別為91.6%、79.6%,喜歡語文教師的比例分別為94.7%、87.4%,喜歡音樂教師的比例分別為90.8%、84.4%,喜歡美術教師的比例分別為88.6%、81.1%,喜歡體育教師的比例分別為90.5%、84.7%,喜歡品德教師的比例分別為90.8%、82.1%。四年級學生喜歡科學教師的比例為91.2%,八年級學生喜歡物理、生物、地理教師的比例分別為83.4%、84.3%、81.3%。監測發現,科學教師開展探究教學的能力有待提升,63%的四年級科學教師、61.2%的八年級物理教師、75.5%的八年級生物教師和80.7%的八年級地理教師的探究教學處於低或較低的水平。另外,79%的四年級品德教師和71.3%的八年級品德教師認為其專業知識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尤其是在法律知識、地理知識、心理健康知識等方面。

此外,《報告》還顯示,學校文化氛圍濃厚,育人環境較好,九成以上的小學和初中使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校訓、辦學理念創設德育環境;學校教學資源配備較為充足,92.4%的小學和97.4%的初中有圖書館,但教學資源使用率有待提高;家長最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身體健康、人身安全,但在親子溝通、教育方式上有待改進。

《報告》指出,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成效顯著,教育公平取得重要進展,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貢獻。但是也必須看到,當前義務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不能很好滿足廣大人民對優質教育更加迫切的需求。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也表明,當前仍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美育、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相對缺乏、課業負擔偏重等問題。

《報告》基於監測結果,從健全德育工作機制、補齊體育和美育短板、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資源使用率、完善家庭教育指導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中國教育報》2018年7月27日第0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